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名人名家 >> 书画鉴赏与收藏 >> 浏览郑州

韩非的形名辩说形式(3)

2014/12/25 15:40:05 点击数: 【字体:

;经”、“说”、“证”及“断”四个系统形式,就是韩非“说式”的构成形式。这里不仅是与墨辩的“经”、“说”有逻辑的联系,而且把《大、小取》的“说故”及“其说故”、“其说在”等推论形式,同样运用在“说明”与“论证”过程中了。

  又《储说》一篇分内外,内篇又分上下,外篇分左右,而左右又复分上下。内篇上,说七术的意义,七术分立,明君执术以御臣下,利之在己,故曰内。术各有“经”、有“说,,.

  有“证”。“说”又有“说”,又各分有其“说,,’’证”,如此连棣而演绎之,形成所谓“连珠式”之论证说明。故韩非的《内外储说》六篇,实创为“演连珠之体”,汉魏人多用以为文艺的一类形式0韩非的形名辩说形式总之,韩非的“经、说、证、断”这种格式,我们可以从表述.的方式上概括为推论的四个程序和步骤:

  (1)提出主题:例如《储说上》的“七术”经文及《储说下》的“六微”经文所提出的诸条即议论的主题。

  (2)分析论证:即分析各条经文,说明所具内容的典要。

  (3)验证论点:即依经说各事例,参验名实证明,断论经文论点所据的真实内容。

  (4)开展连珠式的演绎推论形式,表明“说式”的系统议论之逻辑意义和步骤。

  这就是“说式”的论证步骤,包括矽卜储说左右‘的二十个主题的“经、说”演绎证明,统称为韩非的“说式”系统形式。

  三、解式一解析式的论证

  韩非在《解老篇》提供了一种论证式的推论形式,我们称之为“解式”。这种形式有时表现为定义式的分析形式,有时就是一种演绎推论的形式,更有时表现为一种归纳证明的方法。形式上完全为一种联锁推论,逐层揭出新义。

  “解式”作为推论式,’它突出地表现为假言推论式。这种论式是墨辩以后新的发展。韩非在《解老》、《说难》、《难言》诸篇中都运用了这种思维形式,它主要表现为对论断的复合关系与因果性的有机联系。的说明,有时很精细地作出分析综合的论证。

  韩非所谓“解”,在认识上是代表古代唯物论的逻辑解析法。例如《老子》书中论“道”

  的概念,始终是在“有名”“无名”两个正反概念问题上作些主观形式的分析说明。韩非则直从“道”的客观规律性上来解析出“道”与“理”的两个实质范畴。他认为:“道是万物之所然,万物之所成”的普遍性存在;“理则是成物之文,万物之理”的特殊性规律。道与理相应,则万物恃之以成以化,以形以变。由变化之功,以处见其形。这就是逻辑上对“道”的解析说明方式。

  其次,韩非的“解式”,每用逻辑上多段联锁形式来作分析证明的论断。如《解老篇》解析老子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一段,就是用多段论证的。原文可以分列为:

  “德者,内也;得者,外也。

  “上德不德,言其神不淫于外也;“神不淫于外,则身全;“身t全之谓得;“故得者(得,德也),得身也。—即得者外也。”

  由此继续解析下去,并用反证的形式,分解出“上德是以有德”的理由,结果使联锁形式变为:

  “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诩,固。

  “为之,欲之,则德无舍;“德无舍,则不全;“用之,思之,则不固;社会种学叽践" 1981年2期·哲学“不固,则;无功;“无功,则生有德:

  “生有德,则无德;(依王先谦增生有二字),“无德,则有德;“故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这个结论是由前一推论的理由得’出的。但本推论是按反证的前提立论来推演的。

  再其次,“解式”也有联锁分比的形式。例如解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两句话的辩证关系,韩非就是用两段分比的假言命题进行推论的。有的是同一前件而异其后件的,结果正反两式,仍同归于一证。如谓:

  “行端直,则思虑熟;行端直,则无祸福。”

  但是,也有的是相反相成的两个倒推倒证的形式,如谓:

  a全寿福贵之谓福,而福本于有祸,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盖福本于有祸而福本于有福。”

  由此结论到:“福兮祸之所伏。”

  “解式”的形式组织,是复杂多样的。譬如,有的把大前提用几个并列的命题表达出来,又有的用几个正负不同的命题并列为小前提,从而形成一个联锁推论式,.且省略必然的结论。例如《解老篇》说:

  “乘天明以视,寄天聪以听,托天智以思”,把这三者作为三个并列的大前提,又以:

  “目不明,则不能决黑白之分(色),“一“目不能决黑白之色,则谓之盲,……“盲则不能避昼日之险。……”

  作为三个相反对应的负命题,形成联锁并列小前提。‘结果却省去了“盲目则不能乘天明以视……”等等三个应列出的并列结论。

  《解老篇》的形式推论很多,有的属于论证性的,.有的属于正反相成的辩证式的。除上述者外,还有用假言推论的。如谓:

  “积德而后神静;神静而后和多;和多而后计得;计得而后能御万物;能御万物则战易胜敌;战易胜敌,而论必盖世;论必盖世,故日无不克。”

  这就是用假言命题以示可能解释的道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假言的用语与一般形式不同。本条的命题都用“则”或&ld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2期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