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名人名家 >> 书画鉴赏与收藏 >> 浏览郑州

韩非的形名辩说形式

2014/12/25 15:40:05 点击数: 【字体: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是战国末年最大的唯物论者,也是一位杰出的实用逻辑家。为适应当时封建统一的法权政治之需要,他提出了“循名责实”、“形名参验”的逻辑理论。他站在唯物论的立场上,主张依法检名)注重功效,极力反对空谈形名理想、徒论主观法禁的虚辞,、把形名与政治统一起来,使逻辑辩说方式能够成为“与世宜”、“与世有功”的东西。他虽然没有从逻辑上直接提出思维形式的具体结构和形式定义来,却在实际运用中总给出一套实用的逻辑方法。从今本《韩非子》五十五篇(尤其是《问辩》、《说.疑》、《说难》、《储说》、《说林》、《难言》及《解老》、《喻老》诸篇)的议论形式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概括出韩非形名参验逻辑的五大辩说形式,即辩式、说式、解式、喻式、难式。下面,我们拟就}6种辩说形式一一予以解析。

  一、辩式—辩言的形式

  什么是“辩式”的形式结构呢?韩非在讲“辩”的问题时并没有明白定义出来,因此,我们很难替他找出一条与普通逻辑同义的说法。但是如果从论辩的文章中看嗜它的构成形式。则不难理解出韩非在表述“辩”的形式上,就是运用墨、荀所谓辩说推论的逻辑形式。下面,我们选些有关“辩式”的例证来说明。

  韩非认为“辩”的内容,不能靠形式造作出来。《外储篇》说:如果“徒使文辩辞胜,而一反事之情实”,那就要“以文乱法”了。如果“言无端末,辩无所验”,那就是“淫辞”,或称“靡辩,,(《亡征》、《南面》)。凡“辩”必须达到“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劫奸栽卧)o韩非是反对“以博文为辩”,反对“辞争之论”的。在《问辩篇》里他提出了“辩”的积极意见。认为辩言与政治议论的功用是互相r联系的,辩言取舍,必与耕战—生产斗争相结合。《八经篇》’说“辩者言之信也。”如果“坚白无厚之辞章”,则必以法术禁止。这正是说韩非主张辩式是为形名法术的政治服务的。树居《问辩篇》的看法,我们分出关于辩的值得注意的六条原则:

  (1)辩生于不明。为什么有“辩”的形式个韩非认为“辩”的发生,起于对思想对象的不明。实际就是对是非的不明。所以“辩”就是明是非的思想形式工具。不过韩非所说的“是非”,主要是指形名政治问题而言的。

    (2)“言无二贵,法不两适”,辩言必须按形名法则进行活动。所谓“言无二贵”,即指正确言论或是或否,都要有所肯断,不能含混不清或无定。所谓“法不两适”,即指思维形参必须按照准确的法则运用,不能违反矛盾原则的规定((3)辩言必须责实。言当于实者是,不当于实者非;(参看后面有关矛盾原则的说法。)当则利,不当则罪。诡辩争论不休,正因它无视法(名)令的严肃性,所以在辩言的形式上,就会有意玩弄玄虚,造成形名不当的谬论。

  (4)辩言必须有目的,不能无的放矢。辞争之中必有取舍,而取舍则必以功用为毅的。如果“积辩累辞,离理失术,(《难势篇》),则必为妄发之言。

  (5)辩言不能离群众,讲话不能用难于理解的辞句,也不能用烦琐空洞的“博辩”,更不能有违反政治或不合法式而又无理的“抗辩”方式。

  (6)辩言要结合耕战要求,实事求是。.如果只是讲些耸人听闻,无视宪令的诡辩,那就虽名为辩,而实则不如不辩之为是。

  上面这六条讲“辩”的基本原则,同荀况所论辩言的思想是一致的。不过苟况在《正名》、《儒效》诸篇里所说的辩言,属于名言原则的问题多,。而韩非则重在实际政治的问题多。两者在当时都是有实际意义的辩言形式。因为战国末年的辩察之士,大都反对政治统一与名实一致的名法要求。韩非认为辩言不能离实际,所以极力反对儒墨的“辩智”,谓用孔墨之辩,实无用于农民耕作之战。所以说杨墨之辩,天下人虽皆有所察,然而午百年,也得不到真正解决。故坚持循名责实为辩,而力斥形名空论之辞。他忽儿说持“白马非马”服齐下之辩者,但是又说“乘白马而过关,则顾白之赋‘由此可见。玩弄虚辞必难逃于“考实按形”的法禁。但是我们必须注意,韩非对墨辩的逻辑理解有片面性,也有的是错误的。因为他企图以所谓“形名法禁”来统一名言的逻辑形式之用,是与荀况所谓“制名、定实、慎率民而一焉”的理论一致的,而与墨辩名实论逻辑思想是不同的。

    二、说式—推论证明的形式

  墨辩和荀况《正名篇》都把“说”的形式方法,作为一般推理与证明的形式来运用。韩非所谓“说”,没有墨荀所谓“说”的明确定义,但是作为一般思维推论或论证的形式来看,韩非对“说”的形式运用,实在更为广泛、灵活。“说”既具有辩难的矛盾分析方法,亦具有概念定义的形式性说明。在《难言》、《说难》、《说林》、《八说》、《内外储说》、《十过》、《亡征》、《诡使》、《六反》、《五蠢》等篇里,可以直接找出很多运用“说”的表述例证,特别是在它运用矛盾相反的辩难形式中,所谓“说”的逻辑力量,表现得最为突出。本来古代讲同异律的逻辑,并不自韩非开始,但由于韩非在“说式”的形式运用中,处处都能明确对立互证的方式,突出地把矛盾规律提到科学认识的形式上来了,从而使“说式”的逻辑组织有了丰富的形式结构。这个问题留在后面论“难式”时再加分析。

  韩非认为“说”的形式性质,是表示要使所说的理由清楚,同时还要明确其所以为说的内容。《八说篇》谓:

  “说有必立而旷于实者,0这是肯定“说”的形式必有所立;所立的内容,是由客观实在抽象(旷)得来的。《说难篇》

  韩非的形名辩说形式,一、27认为:运用“说”的形式不难,辩明自己思想意识也不难,尽情地议论是非也不难,真正难的是把“说”的形式与内容,完全结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2期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