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乡 >> 文化遗产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浏览新乡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马皮舞(获嘉县)

2022/8/12 21:03:09 点击数: 【字体:


马皮舞源于河南省获嘉县的杜官滩村,主要分布于获嘉县的杜官滩、徐营、小呈、中和、小张卜、陈孝等村镇。杜官滩村位于黄泛区,滩旷人稀,历史上歹人多有出没。贫苦的生活与特定的环境导致这里的村民们性格豪强。自明代初年就大多喜武术,善拳脚,有“家家练拳,户户刀剑”的说法。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豫北大旱,飞蝗满天,饿殍载道,杜氏族人四方逃难,流离失所。该村杜氏族人从始祖杜昆开始就习练“大洪拳”并代代相传,受生活所迫,一部分精通武功的杜氏族人沦作“响马”,到豫南、河北一带打家劫舍,一发不可收拾,致使杜氏家族恶名远扬。杜氏族长万般无奈,从江南请一风水先生,按其指点,在村西修一座“五道庙”和一座“牛王庙”,并择定吉日杀马祭天,祈求玉帝派下天神收复响马。“五道庙”意思是祈愿杜官滩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牛王庙”意在牛、马相绑,取“牛坠马”之意,意思是让村上响马回心转意,返村过太平日子。这些为“马皮舞”的形成提供了契机条件,形成了一种和宗教中的“马皮”有着直接关联,又与宗教“马皮”有明显区别的一种汉族舞蹈艺术形式。

“马皮舞”是杀马祭天时举行的一种仪式。其主要人物是手执山麻大鞭或春秋大刀的“王爷(古代宗教中通神的人)”。旧时的大鞭是用祭天的马皮制成,在杀马祭天时,将马皮撕缕作鞭,拜祈玉皇大帝派“马皮舞”第十代传承人、道士李道通下凡,用大鞭收复响马,令响马改邪归正。因道士李道通道号“金龙”,故此鞭也被称为“金龙马皮鞭”。后来因为马皮做成的大鞭太沉重,为轻便起见,民国期间才改马皮大鞭为山麻拧成的大鞭。

“马皮舞”在当地曾产生过重大影响。据杜官滩村老辈人讲,民国时期一个夜间,获嘉县土匪头子岳狗头率人到杜官滩村抢掠大户杜殿登,发现杜殿登的马房大院里正在排练“马皮舞”。岳狗头被“马皮舞”中的正义思想所感化,在佩服表演者的武功之余,当即表明身份,退兵回营,发誓做关公、岳飞,义对百姓,杀寇报国。这就是杜官滩村老辈人所说的“马皮退狗头”的故事。

“马皮舞”的主要道具有山麻大鞭(长7米余,外编山麻,内包长约3米的棕绳,呈龙形,重约17至20公斤)、春秋大刀、钳架(木制)、拦棍等,“钳架”上缀有铜铃,随同舞步作响,从而代替音乐伴奏。
 
“马皮舞”的演员由以下人员组成:一人扮王爷,手执山麻大鞭或春秋大刀居队指挥。另有八人或十六人扮马作舞。扮马者即为“响马”,其身背钳架,架上彩绘关羽、张飞、赵云、岳飞等画像,与“响马”形成鲜明对照,即所说的“架下响马,架上英雄”。扮马者皆打赤脚,现今演出一般是王爷一人打赤脚,扮马者不再打赤脚。王爷必须身怀武功,能自如挥动20公斤的大鞭气不喘心不跳,并能指到哪儿打到哪儿。“马皮舞”的表演有如下程式:首先是“鞭打四门”,扮马者根据鞭向变换队形。然后是“刀点四门”,王爷弃鞭换春秋大刀。扮马者根据王爷刀法变化,进行“八字花”、“拜将花”、“掏股花”、“二龙戏珠”、“互亲互敬”、“团团圆圆”等舞蹈队形变化。最后是王爷赤脚过铁鏖表演。

“马皮舞”武、舞相融,武、舞兼备,是民间武术和宗教舞蹈及宗教信仰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和浓厚的宗教气息。作为一种民间信仰,通过“五道庙”、“牛坠马”、“杀马祭天”时将马皮撕缕作鞭等方式,令响马改邪归正,以及“马皮退狗头”的故事,充分展示了中原地区劳动人民劝人向善、立地为佛的朴素哲学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团结,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2009年6月12日,《马皮舞》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责任编辑:admin文章来源:新乡市文化广电和外事旅游局
0
下一条:大平调上一条:柳位高跷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