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位高跷流行于卫辉市东北部的柳位、下街、河园等地,至今保存较好、仍在进行传承活动的是东柳位村高跷队。柳位高跷的产生与唐朝治理黄河的功臣柳毅有密切联系。据《柳毅史考》等有关资料印证,柳位村是柳毅的出生地,东柳位村至今还存留着柳毅故里碑和柳毅庙。相传,柳毅为治理黄河殉职,被唐高宗封为河神,家乡人民为纪念他而成立高跷队,并沿袭至今。
过去,东柳位村有著名的华严寺、柳毅庙等寺庙,香火非常旺盛。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农历三月二十二日村民为纪念河神柳毅的功德,要举办柳毅大王庙会,庙会上村民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文艺演出。东柳位高跷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步得到完善和发展。
清光绪元年(1875年),东柳位村高跷艺人焦德组织成立柳位同乐会。焦德多才多艺,组织能力很强。在他的带领下,柳位高跷(时称文武高跷)表演内容日趋丰富,表演形式也逐步完善。经过一代代高跷艺人对道具、服饰、唱段等诸多方面进行修整和完善,不断增加唱曲内容,使文场变得更加丰富。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柳位高跷达到极盛,民间有“十二里地跑一邦,去看雨霖背小箱”的俗语。
柳位高跷的表演队伍一般需要七、八十人,其中场上演员二十多人、音乐伴奏二十多人,此外还需要护架及其他服务人员若干人。表演时演员分别扮演公子、小姐、老太、书生、瞎子、丫鬟、小丑等戏剧角色,在乐器伴奏下进行各种高跷动作和戏曲折子戏表演。
高跷队在表演前一般要先拜神,之后开始打圆场,进行舞蹈、对白、演唱等各种表演。表演时入场和出场都要用长号(戏曲上用的尖子号)、大铜器开道。长号声音尖细嘹亮,为演出营造了神秘、热烈的气氛。
表演内容分为文场和武场两种。文场表演以模仿各种人物的动作为主,舞蹈节奏由慢到快,并走出各种阵式和花样。常走的阵式有:老龙大摆尾、珍珠倒卷帘、行弦、牵象、抬花轿等。唱曲穿插于文场之中,所唱均为民间小调,曲调悠扬,很有地方特色。武场表演常以穿插着惊险动作的舞蹈来叙述故事。常演的故事有《扑蝴蝶》、《呼圣僧进京》、《打渔杀家》、《小双玉私访》、《湘子三渡林英》、《刘二姐栓娃娃》、《断桥》、《伍大郎观天书》、《瞎子望灯》、《石愣赶脚》、《刘海砍樵》等十几出戏。武场常常表演一些高难度的惊险动作,如上桌、跳
桌、翻跟头、仰叉、盘叉、单叉等。
音乐伴奏也分文场和武场。武场乐器主要有锣、鼓、镲,根据剧情的不同击打出不同的节奏。武场音乐节奏鲜明,气氛热烈。文场乐器主要有梆子、板、笙、板胡、曲胡、坠胡等。演奏的曲子有南阳曲子、凤阳歌等。
文场表演时,跷加重击地的声音也增强了表演的节奏感。柳位高跷向前行走不同于一般的高跷直走,而是是跷拖着地走,难度很大,同时还要做很多独特的动作,如扎草、蹲桩、探海、跟头,仰叉、盘叉、单叉等。且文场的伴奏只用一只鼓,声音低沉,节奏缓慢,给人一种从远古走来的错觉。
柳位高跷的演出主要在庙会、春节等重要的节日进行,庙前的广场或农村的大街就是柳位高跷的表演场地,整场表演从开始到结束一般需要近一个小时。
高跷腿是高跷表演的主要道具,高跷腿乃柳木腿、榆木板、槐木叉,脚踏板离地二尺,下挂铜铃,跷高1.1米。为适应武术动作的需要,高跷腿往往比其它高跷腿粗壮。传统的跷腿上还饰有人物、动物等装饰图案,表演时用麻编的绳将高跷腿绑到演员的腿上。
演员以传统戏剧生、旦、净、末、丑等人物角色的油彩脸谱为主,佩带头饰,着古代民间百姓服装。常用的服饰有网子、水纱、头饰、鬓花、绣球、裙裤、衣包、蓝衫、书童巾、长袍、胡须、员外巾、长衫、坎肩等。演出时使用蝴蝶杆、霸王鞭、茶盘、宝剑、蝴蝶杆、扇子、鱼竿、竹篓、打狗鞭、篙、布娃娃、烟袋、拂尘、凳子、棒槌、篮子、便壶、毛驴架、鞭子等道具。此外,演出时还要配上横幅、彩旗、火铳等营造气氛。
随着老艺人的大量去世以及愿意传承高跷艺术的年轻人减少,柳位高跷的表演内容、演出唱段、表演技巧在不断失传,急需进行抢救性保护。
2011年12月19日,《柳位高跷》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