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腿高跷,也叫蹦蹦猴。形成于明末清初,距今有360余年的历史,具有较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群众基础。独腿高跷流行于获嘉县一带,在当地具有较大的影响。独腿高跷传承关系明晰,在表演技法、服装化妆、音乐伴奏、会礼会教和高跷制作工艺等方面基本保持了传统风貌。其故事情节多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教育人们明辨是非,疾恶如仇,对少年儿童更具有独特的启智作用,具有较强的表演艺术价值。在各类高跷中,独腿高跷表现出了它的超凡脱俗,独树一帜,实属罕见,是具有民族民间艺术特点的文化娱乐活动,在历史、文化、艺术和民俗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和认识价值。
2009年被定为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