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全得益于党的好政策!”这是肖天顺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的肺腑之言。2011年9月,他斥资数万元创办了“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红色教育基地,创建了全国首家县级汤阴县延安精神研究会。肖天顺坦言,他是在党的好政策引导下富裕起来的,对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有着切身体会。创建红色教育基地,就是想让年轻人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牢记革命历史。
肖天顺出生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肖习武1949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解放后曾先后担任村干部、支部副书记。肖天顺记得,为了让村民吃饱肚子,他的父亲常常把自家的补助粮食送给特困户。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他父亲先人后己的思想和行为,鼓舞着村里的干部群众。1956年,国家为治理水灾修建琵琶水库,生他养他的村庄被水库占用,搬迁到了羑河村,由于勤奋苦干,肖天顺被推选为生产队队长。靠艰苦奋斗的精神,他组织强壮劳力在羑河滩淘洗河沙出卖增加社员收入,生产队因此买来了拖拉机,壮大了集体经济。
改革开放成为肖天顺大展身手的良机。他利用紧邻107国道的有利地形,开办了加油站、商店。1995年,肖天顺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投资500万元开办了河南省羑里工程塑料厂。他诚信经营,注重并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使企业越办越强。2006年又扩大再生产,在宜沟工业区投资880万元成立了河南景翔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安排当地200余名农民就业,带动了一方经济飞速发展。肖天顺致富不忘党的关怀和乡亲们的大力支持,2011年年近62岁的他在“景翔生态园”创建了红色教育基地,2012年挂牌成立了延安精神研究会,大力传播弘扬延安精神。
肖天顺的行为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他配合汤阴县政府收集整理党史图片和汤阴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有关珍贵资料,并在教育基地竖起了汉白玉毛泽东主席像,精心设计制作版面,建起了展览厅。他垫资200余万元,修通了通往红色教育基地的道路,兴建了办公接待楼。为了用延安精神哺育后代,他不辞辛苦跑省会,千里迢迢上北京,到西柏坡向革命前辈、老干部、老党员虚心求教,学习外地经验。
肖天顺经常和爱人、儿子、儿媳坐在一起回顾历史,教育家人努力工作,报效国家。
肖天顺的精神深刻地影响着自己的家人。
儿子肖国彬毕业后从事塑料化工、耐磨材料、机械制造等的开发研究工作,经常到耐磨材料需求旺盛的企业同工人、技术人员、工程师交流,了解耐磨材料领域的最新技术及其在工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开发了专利产品环纳复合板材,并申请了两项国家专利。2011年10月被河南省科技厅、省发改委评为优秀科技型企业,2004年肖国彬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肖国彬搞好企业不忘回报乡里。2005年捐款1万元支持羑河村小学建设,2007年以来,出资近3万元资助大学生和孤寡老人。2008年,当他得知有两村民得了大病,毅然拿出5万元,帮助病人度过难关。肖国彬说,他要做一名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的共产党员。2008年初,他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汤阴县第十届杰出青年。
肖天顺的儿媳张超,2006年1月担任大学生村官。在做好村里工作的同时,为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她创业发展,自筹资金在宜沟镇琵琶寺水库创建了汤阴县景翔生态有限公司,组建了景翔休闲度假生态园。由于成绩突出,张超多次被有关部门授予“优秀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杰出青年”、“创业明星”、“巾帼创业标兵”、“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肖天顺一家三个共产党员,相互关心支持、相互勉励共进。儿子、儿媳常说,只要父亲能把红色教育搞好,为青年人增加精神食粮,我们将创造条件支持父亲办好红色教育基地。安阳市、鹤壁市、汤阴县许多单位的干部群众常常到延安精神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调研,接受教育,至今已接待25000人次。
肖天顺说:“延安精神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谁坚持了延安精神,谁就走上了成功之路。一个人要有明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要研究、宣传、弘扬延安精神,让延安精神代代传承。”本刊记者 赵力志【原标题:肖天顺:让延安精神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