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西门豹凿渠引漳水灌溉邺下田地,后人称之为西门渠,或称漳水十二渠。曹操时期和石虎时期又都重新修复过,取名天井堰。
西门豹的建造方法是“磴流十二,同源异口”。“磴”就是高度不同的阶梯。在漳河不同高度的河段上筑12道拦水坝,这就是“磴流十二”。每一道拦水坝都向外引出一条渠,所以说是“同源异口”。据记载,每个磴相距300步,连续分布在二十里的河段上。根据地形考察,这二十里河段应当是安阳县安丰乡渔洋村以下的二十里河段,渠口开在拦水坝的南端,12条渠都在今安丰乡境内。
12道拦水坝实际上是低溢流堰,俗称滚水坝。每条渠的进水口都设有闸门,可以调节水量。现在西高穴村西北漳河还有一个“闸门口遗迹”,人们传说是西门豹渠的闸口。这种多渠口引水的方法,既方便调节水量,又可以拦洪防灾,在世界水利史上是一项伟大的创举。【原标题:漳水十二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