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商丘 >> 走进商丘 >> 印象商丘 >> 浏览商丘

火文化的传承

2013/10/16 16:06:20 点击数: 【字体:


    自从燧人氏发明了人工取火,成为一种文化,就引起了人类社会的密切关注与高度重视,就开始了火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就开始了火文化的不断总结、研究与探索,使之逐步完善、发展与创新,一步步开启火文化的全新天地,演绎出一幕幕精彩、壮丽的新篇章。

    1.在古人们欢呼雀跃中传承的火文化

    与所有人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的火文化,极其显著的特点是人类的广泛参与性,在崇火、爱火、采火、用火的过程中使其得到广泛地传播、发展与创新。

    远古时期的人们,在条件恶劣的生活环境中,为了生存与生活,为了防御与竞争,为了生存的安全与无忧,为了生活的顺心与快乐,在朝思暮想而无所求得火的极度困惑与痛苦之中,猛然之间,居然有人悄悄发现了火的密码,找到了寻求火的途径,开启了人工取火的大门,那种高兴,那种振奋,那种震撼,自然是无以复加,难以描绘,以致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然而,面对成功实现人工取火这一伟大壮举,面对人们心中的至高无上、无与伦比的珍贵财富,当时的人们,在尽情狂欢、一再欣赏、反映体验之余,想到最多的是将人工取火这一人类最原始的文化广为传播,成为更多人的幸运,圆更多人的梦想,为更多的人造福。特别是被人们誉为三皇之首的燧人氏及其下属子孙们,更会就人工取火的推广与普及摆上重要位置,并采取得力措施,指示专人分头将人工取火的技术传向四方,让其子民们充分感受到火的光明和温暖,体验火的激情与亢奋,分享火的幸福与欢乐,以致产生更强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实现整个部族的团结与和谐。如此,人工取火的技术,便从燧人氏的手中,从睢阳出发,远播四方。负责传火之人,也会受到热烈地欢迎,接受隆重的礼遇,以致被尊为圣火传递的使者。同时,在人工取火的传播过程中,也不免夹杂一些个人崇拜的色彩,使火文化缔造者燧人氏的形象得到升华,成为人们心中的神灵和崇拜对象。

    起初,火文化的传递极具机械性,但就是这种传递的机械性同样能够让人们引发新的思考,既然钻木能够进行人工取火,其他方式的人工取火同样有可能存在。人们既然能够从猫头鹰、啄木鸟啄击燧木发出的火花中受到启发,进而发明钻木取火,同样能够在追击野兽的过程中从手中飞出的石块与地面石头碰撞产生的火花而引起联想,进而发明出以石击火。于是,在火文化的传递与传承过程中,又会有《太阳公主送宝石》的传说流传于世间,使火文化的内涵得以不断丰富。

    对于生活在远古时期的人们来说,火的发明与使用,极大地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使他们开始有了一种人的自尊,完全不同于所有禽兽,可以炮生为熟,除腥化臊;燃放光明,驱赶黑暗;取暖御寒,实行自卫;进而推行火耕,发展生产;教化民众,传播文明;由居而不安,极度恐惧,朝不保夕,到安居乐业,成为世界生物的主宰。如此命运的变化,在当时的民众心中,岂能不生发一种自然的火崇拜,生成一种自然的火图腾?有了这种心中的火崇拜和火图腾,那种对火的珍视与敬慕,必然促成一种共同的力量,全力以赴将发明火的技术传递得更远更为广泛,必然生成一种社会性的强烈反响,成为全民性的自觉。从历史情况看,火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断然可以认定为官、民的双管齐下。从发明了钻木取火的三皇之首的燧人氏,到五帝中的第二帝、第三帝、第四帝的颛顼、帝喾、帝尧,和在睢阳任火正的阏伯及其后人,漫长的历史证明了官方对火的高度重视。《内则》有云:“左佩金燧,右佩木燧。盖有日时,以金燧取火甚易,无日则以木燧也。”这,至少是3000多年前的真实写照。因为《内则》成书于公元前1000多年。如此“左佩金燧,右佩木燧”者,不可能是平民百姓。也许有可能与唐代五品以上武官上朝必须佩带火镰(火石袋)极其相似,是一种对相当级别官员的要求。以致再后来,可从元太祖成吉思汗和清高宗乾隆所佩带火镰的情况中能够得到印证。

    火的民间传承可以想象,它毕竟至少是一种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必需,一日三餐,必须用火,家家需要。随着疆域的拓展,人口的增多,生产的发展,官方发明存留的火种,不可能满足广大民众的需求,民众的用火必须以自采火为主。“旅雁上云归紫寨,家人钻火用青枫。”(唐.杜甫《清明》)“夜发敲石火,山林如昼明。”(唐.柳宗元诗)“家童,将火镰、火石引起火来,用三角石头把锅放上!”(元.李好古《张羽煮海》第三折)可见民间取火的普遍性。再说,自从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以来,人们为了生活的需要与方便,不能不在人工取火方面下点功夫,学点技术,以确保平常之所需。况且,随着取火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取火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只要拥有了工具,稍微留心研磨,就会受益终生。如清代有关记载:“取火之具有火镰,缝皮为包,安铁为刃,内装火石一片,火绒一团,欲用火取火绒豆许,放石上以刃敲之,顷刻即得火”。在漫长而又古老的历史长河中,自燧人氏去世后,睢阳每到春节就有祭祀火祖、“添新土”、“取新火”的风俗习惯,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睢阳农村民间依然保留着用火镰和老花镜取火的传统。这就足以证明火文化民间传承的必然性与自然性。

    2.不断创新发展中的火文化

    纵观历史,可以说,人类对火的认识和利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自从人类发明了钻木取火,开创了人工方法取火的先河之后,古代的人们又相继发明使用了阳燧、火镰、火镜进行取火的人工取火方式。到了近、现代,人们又发明了火柴、打火机、自动点火等先进取火器材及技术,使人类用火越来越方便。

    阳燧是利用太阳能取火的最早取火器,据今约有3000年的历史西方神话中,有普罗米修斯冒生命危险用桂皮制成的空心管在太阳神阿波罗太阳战车轮子下为人类盗天火的美丽传说。而到了我国西周时期,不用普罗米修斯照样可以随时向太阳借来“天火”,这就是“阳燧”。

    关于阳燧,历史文献上有很多记载。《淮南子·天文训》:“阳燧见日,则燃而为火。”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阳燧面洼,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内,离镜一二寸,光聚为一点,大如麻椒,着物则火发。”《考试记》载:“铜锡各居其半合金铸成的凹面镜,太阳光下形成焦点以取火,因此,又叫鉴燧。”

    阳燧的原理后来发展成太阳灶,在科学考察、登山运动、地质勘探等野外活动时使用非常方便。1990年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圣火的采集就是用的太阳灶,在喜马拉雅山的唐古拉山口由17岁的藏族圣洁少女达娃央宗用太阳灶向日取火,采集了纯洁的圣火火种,经全国火炬传递最后点燃了十一届亚运会的主火炬。

    火镰的发明与使用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 发明火镰取火的年代,据推断应该在战国时期至汉代。一开始的火镰就是用一块铁片与石头相击而冒出火星点燃易燃物进行取火。后来,为了击石的方便,逐渐将铁板做成弯弯的镰刀形状,因而得名“火镰”。再后来,人们为了便于用手握住镰刀状铁板,给火镰镶上了木柄。“火石”和“火绒”,是使用火镰取火的必备物品。为了便于携带,木柄逐渐演变成荷包,里面可以盛放“火石”和“火绒”。

    火镰的取火原理也是摩擦生热,当火镰的铁与火石高速高压摩擦时产生热量,点燃了摩擦产生的铁屑,发生氧化反应又放出热量形成了火星,点燃易燃物“火绒”。据清代记载:“取火之具有火镰,缝皮为包,安铁为刃,内装火石一片,火绒一团,欲用火取火绒豆许,放石上以刃敲之,顷刻即得火。”

    火镰是随身取火的工具,是人们把玩的艺术品,火镰上浸透着我们先民的智慧之光。火镰在我国使用了几千年,直至上世纪50年代,在睢阳农村,一直在使用火镰取火。

    火镜是人类向太阳取火的又一新发明 火镜取火是通过凸透镜的原理来取火的,也是利用太阳能取火的工具之一。在古代睢阳农村,人们有用冰块取火的。冬天,在阳光充足的日子里,人们把冰块做成扁圆形,中间厚四周薄,象放大镜的样子对准太阳光聚焦来点燃易燃物,可以很快取得火种。

    发明玻璃后,人们逐渐发明了放大镜、望远镜、眼镜和照相机等光学仪器,其中凡是属于凸透镜的,在太阳下能把阳光聚焦成亮点的,都可用于人工取火。2005年7月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采集的“科技进步之火”,就是利用天文望远镜采集的。只不过,其天文望远镜是多组光学透镜的组合,综合效果还是相当于凸透镜,因而可以当火镜用,只不过具体操作应该是复杂多了。

    火柴已传世将近200年  1826年英国药剂师约翰·沃克(John·Walker)发明了火柴。次年他把火柴盛于圆筒形的火柴盒内在作坊里向外出售,内装一块砂纸,这就是现代最早的实用火柴。

    1840年前后的道光年间,英国使臣把火柴当作贡品,献给道光皇帝。当众划燃演示,“士大夫见之莫不惊奇,叹为鬼物”。这是中国人开始见到火柴。1867年中国海关报告全国进口了7.92万罗(每罗12打,每打12盒)黄磷火柴。只不过,黄磷火柴不仅容易引起火灾,而且药头有巨毒,7颗药头可以致人死命。火柴输入中国时称“自来火”,国人称之为“洋火”,北京人也称之为“取灯”。

    1877年上海制造自来火局,作为首家中国人办的火柴厂,其生产“马牌”火柴广告见于当年“申报”报端。从此至1899年中国开办了18家火柴厂。

    火柴是在近现代历史中极为方便的取火工具。但由于后来打火机等新型取火工具的问世,火柴在圆满完成近200年使命后,正在渐渐离我们远去。但是,或基于一种怀念,或基于引人注目的宣传效果,或基于其他因素,如今的一些商家如宾馆、酒店等,仍在刻意使用印制有商家广告的火柴。

    打火机成为当代主要生活用火工具 原始的打火机是一套火枪式打火装置,用扣动板机击打火石产生火花点燃干树叶的方式进行取火。1823年德国化学家备具莱纳发现氢气遇铂棉会起火,于是研制了一套由玻璃筒等制成的装置,以硫酸、铂棉、锌片为材料的打火机,虽然体积大、易破碎、硫酸溢出有危险等缺点,但却成为没能普及使用的世界第一只打火机。1920年法国出现了灯芯式打火机,后将灯芯浸苯改成苯打火机,其原理是用打火的火花点燃灯芯取火。

    现代的打火机已变得小巧玲珑,采火十分容易,携带十分方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众化。现代打火机的外形不管如何变化,其主要由燃料和发火装置组成。按燃料划分,打火机有液体打火机,有以汽油、煤油等为燃料的打火机,有以丁烷等为燃料的气体打火机;按打火方式分,有火石打火机和电子打火机。火石打火机是用机盖上的钢制齿轮锉在人们按动打火机按钮时,磨击火石产生火花去点燃燃料取火,这和火镰敲石取火的原理完全一样。目前,电子打火机多用积层电池或水银电池,通过微型变压器或集成电路等电子电路升压至9千伏左右,产生电火花点火。如今,一些打火机除了点火外,由于出现各种别出心裁的新颖造型,倍受人们喜爱,已逐渐成为人们收藏的艺术藏品。

    电子化、自动化点火是人工取火的发展趋势 自20世纪后期开始,我国科技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电子和微电子技术领域发展迅速,各领域点火方式都向电子化和自动化发展。早在发动机发明之后,汽车、轮船、飞机等使用的发动机内的点火已实现了电点火。上世纪后期煤气灶大部分都用上了电打火的点火器。在矿山开采、修建隧道、河道除礁等诸多爆破作业中,大多采用电点火进行引爆,以求安全。目前,我国向太空发射卫星和宇宙飞船时的火箭发射点火都采用了高科技的全自动点火。神舟五号、六号、七号宇宙飞船的发射和北京奥运会主会场圣火的点燃,证明我国拥有先进的点火技术,伟大的中国人民有能力征服宇宙,开发宇宙,让航天技术为人类造福。

    实践证明,火伴随了人类发展的全过程,同时还将不断地为人类造福;取火技术的变革与发展,离不开科技事业的进步与创新;取火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必将推动人类各项事业不断谱写出新篇章。

    3.深入人心的火文化

    火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创新与演变,影响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人们的认识影响深刻,对汉语言文字的影响愈加深远。

    古人对火早有深刻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说文》)“离为火。”(《易•说卦》)“火,日气也。”(《论衡•诘术》)“人火曰火,天火曰灾。”(《左传•宣公十六年》)“国曰灾,邑曰火。”(《谷梁传•昭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公羊传•襄公九年》)古人称火为“阳之精”。“火者,阳之精也,火性炎。”(《后五行志》)“阳精散而分布为火。”(《河图•汴光篇》)古人把火称为五行之一,认为它有气而无质,可以生杀万物,神妙无穷。古人认为,独有火在五行中有二,其他都只有一。所谓二者,是指火有阴火和阳火之分。古人又把火分成有天火、地火、人火三种,认为天火有四,地火有五,人火有三。天之阳火有二:太阳,真火;星精,飞火。天之阴火有二:龙火(称龙口有火),雷火。地之阳火有三;钻木之火,击石之火,戛金之火。地之阴火有二:石油之火(古人称油贮存到一定数量会自然起火),水中之火(古人称江湖河海,夜动有火)。人之阳火有一,丙丁君火(就是心、小肠的所谓离火)。人之阴火有二,命门相火(谓起于北海,称坎火,游行三焦寄位肝胆),三味之火(纯阳,乾火)。总共阳火六,阴火也六,共十二。

    随着历史的前进与进步,与火相关的固定词语、词组,或流行于人们口头上的语言,逐渐丰富、演变与翻新,将火的形态、气势、品行、性格、内涵等描绘得栩栩如生、丰富多彩,变化无穷、淋漓尽致。
嵌有“火”字的取火工具有“火链”、“火镜”、“火捻子”、“火煤子”、“火柴”、“打火机”等等。用火设备、设施有“火筒”、“火墙”、“火锅”、“火灶”、“火炕”、“火笼”、“火炉”、“火盆”、“火塘”、“火罐”等等。按火的用途、场地、形态分,有“篝火”、“野火”、“灶火”、“香火”、“灯火”、“烟火”、“明火”、“暗火”、“旺火”、“稳火”等等。火燃烧的范围、程度为“火情”;火燃烧的状态为“火势”。取有“火”字的地名有“火地岛”、“火焰山”、“火奴鲁鲁”等等。与火有关的运载工具有“火车”、“火轮船”等。与火有关的动物有“火狐”,与火有关的植物有“火龙果”,与火有关的禽类有“火鸡”,与火有关的化工产品有“火碱”,与火有关的工业用材料有“火砖”等等。
形容像火一样颜色的有“火云”(红云)、“火采”(红光)、“火旆”(红色的旌旗)、“火树”(形容开满红花的树)。生火时夹煤炭、柴火的剪形用具,或形状像剪刀的烫发工具为“火剪”或“火钳”。生产能喷出天然气的井叫“火井”。与军火有联系的有“火药”、“火铳”、“火枪”、“火炮”、“火箭筒”、“火箭弹”、“火箭炮”、“火焰喷射器”等。还有随军做饭的“火头军”,英雄胯下的“火龙驹”,哪咤脚下的“风火轮”,神话中的“火凤凰”等。

    渔船上的灯光为“渔火”;战事为“战火”;心中的烦恼为“窝火”;发脾气为“发火”;火灾为“失火”;灯烛或火把为“灯火”;天气炎热为“下火”;称人群的聚散为“合火”、“散火”;指枪炮弹药为“军火”;场面剧烈为“火爆”;生意兴隆为“红火”;同伙自相残杀、并吞为“火并”;用火烧法攻击敌军为“火攻”;比喻极为悲惨痛苦的生活境地为“火坑”;描述大片炽烈的火或苦难、苦恼或邪恶的境地或状态为“火海”;烧火的火力强弱和时间长短,或演技的水准、关键时刻为“火候”;指阳性、热性一类的物象或亢进的状态为“上火”、“败火”;指战争的起止为“交火”、“开火”、“停火”;脾气暴躁称“火暴性子”;十分亲近称“打得火热”;形容某些紧张激烈的场景为“火热的斗争生活”。

    战友为“火伴”;厨师为“火夫”;负责救火的兵为“火兵”;燃烧着的木炭或煤块为“火炭”;腌制或熏制的猪腿为“火腿”;喻非常热、滚烫,或用火剪烫发,为“火烫”;日子过得好称“红火”;喻速度极快为“火速”;表面没有芝麻的烧饼为“火烧”;将人绑在柱上用火烧或用火烧拷问为“火刑”;战场上有浓烈的硝烟气味或常用来比喻激烈的冲突与激烈的斗争为“火药味”;灯火一个接一个连成龙一般的形态或炉灶和烟囱之间的倾斜通道为“火龙”。

    借喻眼光敏锐、洞察力强为“火眼金睛”;比喻被人利用,担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任何好处称作为“火中取栗”;形容灯火通明、烟火灿烂的节日夜景为“火树银花”;比喻事态十分严重为“火烧眉毛”;形容心情极为焦急或热得受不了为“火烧火燎”;比喻增加人的愤怒或使事态更加严重,为“火上浇油”;形容极为愤怒为“火冒三丈”;比喻极其艰险的境地为“火海刀山”。形容事态扩展速度极快为“烈火燎原”;有关情况特别是军情十分紧急为“十万火急”。与火密切相关的历史掌故有“火烧曹营”、“火烧赤壁”。

    带有“火”字的常用成语还有:炮火连天、一片火海、人间烟火、灯火辉煌、烟熏火燎、风风火火、红红火火、自相水火、无名孽火、杀人放火、烽火相连、灯火万家、战火纷飞、性如烈火、心焦火燎、香火不绝、无名之火、窝火憋气、水火无情、扇风点火、怒火冲天、狐鸣篝火、黑灯瞎火、洞若观火、刀耕火种、春风野火、洞若观火、星火燎原、薪尽火传、万家灯火、火光冲天、水深火热、煽风点火、如火如荼、热火朝天、惹火烧身、炮火连天、明火执仗、怒火中烧、救火投薪、骄阳似火、交梨火枣、急如星火、火冒三丈、篝火狐鸣、隔岸观火、负薪救火、赴汤蹈火、烽火连年、烽火四起等等。更有“玩火者必自焚”,“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城头放火,殃及池鱼”等固定词组。

    歇后语有:到火神庙求雨,找错了门;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城隍庙里着了火,小鬼的嘴里都冒烟;救火踢倒了油罐子,火上浇油;生火不用柴,怎么着;火钳子上阵,算不得兵器;炸药的捻子,点火就着;烤炉火吹电扇,热冷结合;到了火车站,鬼(轨)多;剃头挑子,一头热;森林里升火,就地取柴(材);稻草人放火,害人先害己;野牛闯进火海里,有命没毛;用人家的火做自家的饭,爱占便宜;腊月里搧扇子,火气太大;数九寒天一盆火,人人欢喜;瞎子点火,白费蜡;端着饭碗串门子,无须动火;蜡人玩火,自顾不暇;飞蛾扑火,自取灭亡;袖子里的火,抖落不了;抽烟不带火,沾光;挠火棍量白布,抹黑;纸里包火,瞒不住等等。同时,据不完全统计,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关“火”字傍的汉字,有200多个。可见,“火”是何等深入人心!

    有关火的语汇如此之多,内容如此之广泛,含义如此之庞杂,的确令人叫绝。这一现象的生成,源于火文化,源于人们对火文化的独特思索与创造,进而丰富了火文化,发展了火文化,成为火文化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赋予火文化十分鲜明的特色与特点,将火文化演绎到了一种极致的境界。随着社会的发展,如此现象将会进一步推陈出新,变幻出新的意境。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睢阳区文联(2011-10-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