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城城址——烽火台
【阅读提示】
匡城,是目前商丘保存至今的、为数极少的春秋战国城址之一,位于今睢县城西15公里匡城村西北。
匡城,是一个有内涵的思想之城,春秋时期“承匡之会”曾在这里举行,孔子周游列国而游匡。
匡城,是一个有积淀的文化古城,女娲传说在这里诞生,“临危不惧”的典故源于此,古有“匡城八景”。
匡城,也是一个有支撑的经济之城,匡桑曾是“丝绸之路”的基本保障。
2000多年来,匡城风云迭起,战国时期“犀首以梁与齐战于承匡”;文韵厚重,至今仍有狼烟洞、关帝庙、烽火台、抚琴台、战国古城墙等景观。
匡城,自建城开始,就和故事连在一起。
无论岁月怎样把往昔的繁华和鼎盛一点点消磨殆尽,可我们总还是能在这往事如烟中,寻觅到砖隙瓦缝里所传出来的那遥远时代的点点滴滴的沧桑流韵。
“千载伯功斜日暮,一声牧笛暮烟横。承筐曾纪春秋笔,野老犹传郤缺名。”
这座始建于春秋的古城,以特有的史络与文脉,行走至今。断断续续的残缺土城墙,诉说着悠远的苍凉;古庙台上斑驳的青苔,弥漫着清冽的空静。
当笔者驻足于这座古城里,触摸和谛听的,是游心于千载之上,那极富韵律与美感的脉动,与生生不息的传承。
如今,匡城已被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烽火台,狼烟不再
盛夏季节,笔者走进匡城古城。
7月27日,考察完睢县平岗镇的无忧寺塔、后台乡的圣寿寺塔后,沿着曲曲折折的乡间公路继续北上,来到曾是乡政府所在地的匡城集。
在匡城集北,笔者看到“承匡城寺”的大门口,几位老者在纳凉闲谈。走进寺院,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高十几米的土台,台上树木郁郁葱葱,台前碑碣林立,其中“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匡城城址”碑在门亭的保护下显得格外醒目。
据77岁的匡城集村委会原治安主任冯学仁介绍,这个高台就是古城保留下来的“烽火台”,位于城墙的拐角处,当地人称“匡王冢子”。解放前后,烽火台依旧很大,后来当地村民不断在此拉土盖房填坑,台逐渐小了下来。现存的烽火台不及原有的1/2,高11米,周长约110米,从下至上均为夯土层,厚约10厘米,夯窝为马蹄形。
烽火台下,至今尚有“狼烟洞”,可通至杞县圉镇(古代圉国)。此洞长22.5公里,相传是曹操的藏兵洞。实际当是古代战时做报警用的地道。
如此长的地道,地道口在哪里?能否进去体验一下呢?笔者怀揣好奇之心,在冯学仁的带领下进入寺院后院探寻。
驻足在坐西朝东、依烽火台而建的老母殿前,冯学仁和寺院负责人们都指着一层最南面的一间屋说,当年的狼烟洞洞口就在这里。
当笔者提出想进洞探奇,他们不无遗憾地说:“这个洞口,前两年还可以进去。后来因盖老母殿,已经给砌在殿南墙里面了,现在没有办法进去了。”
采访洞口封起的原因,古洞年久失修怕砸伤人是其重要因素之一。而另一个原因则带有神秘色彩,冯学仁说,当年文物部门用考古仪器勘察古烽火台,发现狼烟洞深处有一巨蟒,怕它伤人,因此建老母殿时,就把洞口给封起来了。古洞千年,里面有大蛇生存,当是可信的。
再者,这狼烟洞是否真的通到杞县圉镇呢?这个疑问在匡城寺僧人王孝文的解答中得到了验证。王孝文今年70岁,早年出家为僧,守护寺院多年,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和他颇有感情。
王孝文说,他曾去圉镇卫生院看牙病,对洞是否从匡城通到圉镇也很好奇,就向当地人询问。刚好为他看病的老医生对这些逸闻趣事颇为熟知。于是很肯定地告诉他,狼烟洞确实通到圉镇,而且洞口就在卫生院东屋最南头一间。老医生并带领王孝文到洞口处,掀开洞口所盖石板让他察看。因无人入探,此洞仍是一个不解之谜。
考察完狼烟洞,笔者沿44级台阶而上烽火台。台上建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关帝庙。该庙始建于何时已无从考究,只是从出土的石碑上看到,曾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清道光九年(1829年)重修,现存的是1996年当地群众按原有样式重修的。关帝庙青砖琉璃瓦,庙前香炉里香烟袅袅。
据史料记载,关帝庙庙旁曾植有五棵高大的柏树,当地老百姓叫它“五柏一所庙”。清道光十年(1830年)《重修关帝庙碑记》载有:“溯厥创始,惜无所在,惟悬钟上记有重修于万历八年,襄亦历世久远矣。”
关帝庙后曾有一抚琴亭,原是“匡城八景”之一。相传孔子周游列国,曾被匡人围于此。孔子临乱不惊,与人讲礼,五日后解围。为纪念孔子,后人在此建抚琴亭。
据冯学仁介绍,在烽火台西北约500米,至今尚存匡城城墙遗址,高约2米,延伸约1公里,黄土夯筑而成,其土质与当地土质明显不一样。1989年版《睢县志·古迹》:“该城西部土壁仍有部分残存,迤逦一公里许。”
2009年7月所立匡城城址省级文物保护碑,提供了古城址精确数据及资料:“匡城,又名承匡城,南北1000米,东西1500米,现西城墙尚可辨认,距地面1.5~2米。城墙内含战国陶片。1979年原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学者来此考察,确认为战国城址。”1986年,睢县文物部门在搞文物普查时,曾在此地征集到一块出土的战国绳纹大瓦,该瓦长53厘米,宽50厘米,且保存完整。
据当地群众讲,当时建城时曾得南海观音的帮助,并且关帝庙很灵验。当地人办喜事,只要事前一天晚上到这里烧香求瓷器,写上需要的数目,第二天五更来取,多少碟子、多少碗,保证一个不少。“我记事时是这样,到1958年后就不灵了。”王孝文说。
秦公筑城 承匡置县
关于“匡城”之名的来历,颇有意思:相传东周时,秦康公(公元前620年~前608年)假借刚即位的周匡王之名占地筑城,称匡王城;后交由宋人管理,改名承匡城。
据《左传》《战国策》记载,春秋时,承匡为宋国西部边境要地。至战国初期,此地入于魏,为魏国属地。
秦灭魏后,于此地设承匡县,承匡城为县治所在。《水经注》:“谷水首受涣水于襄邑县东,东迳承匡城东。”不久因城内低洼积水,乃东移县治所于襄陵(约在今睢县城湖西1公里范围内),名为襄邑。承匡城遂废。
《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圈称云:襄邑,宋地,本承匡襄陵乡也,宋襄公所葬,故曰襄陵;秦始皇以承匡卑湿,故徙县于襄陵,谓之襄邑,县西三十里有承匡城。”
春秋战国时期,在匡城发生两个大事件:一是“承匡之会”,一是“承匡之役”。
春秋时,曾在此举行“承匡之会”。《左传》有“(鲁)文公十一年,叔仲惠伯会晋郤缺于承匡”的记载。
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争夺中原霸权。从公元前618年开始,趁晋国内乱以及秦晋连年战争,楚国北上争霸的势头更加猛烈。
公元前618年秋,陈国倒向楚国。公元前617年,楚、陈、蔡、郑四国准备联合伐宋,宋国无奈暂时表示屈服。但由于楚国骄横,欺压宋君。宋国作为晋国的铁杆盟友,马上请求晋国支持。
公元前616年夏,晋国正卿赵盾命睿智多谋的晋国上卿郤缺与鲁国大臣叔仲惠伯在宋国的承匡碰头,“谋诸侯之从于楚者”,大概是试图通过外交努力,重新把陈、蔡、郑三个国家争取过来。
这次外交努力虽然成果不卓著,但对于郤缺而言,意味着在晋国内斗纷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赵盾已经把自己当成最亲密、最忠诚、最能干和独当一面的心腹了。
战国时,在匡城附近,曾发生“承匡之役”。《战国策·齐策》载:“犀首以梁为齐战于承匡而不胜。”
战国时期,七国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公孙衍、张仪都是纵横家的代表。公孙衍,战国时期魏国人,在魏任犀首之官,人因以犀首称之,主张合纵。张仪宣扬连横。他们在政治上和私人关系上都是对手。
公元前390年,齐曾攻取魏的襄陵(《史记·魏世家》《六国年表》)。此后齐、魏两国一再在襄陵交战。
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楚国大将昭阳率楚军攻打魏国,击杀魏将,大破其军,占领了八座城池。
战国四公子之一齐国孟尝君田文与楚国联合。因田文曾在魏国为相,颇为熟悉承匡城地形和公孙衍战术,便建议昭阳的十万将士做正面攻击军,自己率领齐国‘疾如锥矢’两万技击,协助昭阳迂回作战,先行攻下承匡城,令魏军首尾不能相顾。
随后,齐军在田文的带领下,乘魏军和昭阳的楚军激战后,魏军疲弱之时,突然袭击魏军。犀首公孙衍率领魏军与齐军战于承匡,未能取胜,落败而逃。
张仪这时在魏,认为魏王不听他的话,致使国家处境危险。公元前322年,魏王因此任命张仪为丞相。张仪要秦、魏两国和齐国结成连横阵线。公孙衍设法取得韩国当权的支持,破坏了张仪联合秦魏的政策。公元前319年,张仪被迫去魏,公孙衍代张仪为魏相。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合纵攻秦,追击至函谷关而还。
关于匡城,还有一则史料记载,《春秋·僖公十五年》(公元前):八国诸侯“盟于牡丘,遂次于匡”,以救徐国。《中华古代地名大辞典》认为此“匡”当在睢县匡城,误矣。春秋匡地有四:一在卫国(今河南长垣县司家坡),一在宋国(今睢县匡城),一在郑国(今河南扶沟县北),一在宋国(按《山东通志》,今山东金乡县凤凰山北)。按地理位置与行军路线判断,牡丘在今山东茌平县东5公里,徐国在今山东郯城一带。诸侯当会盟后,当驻军在金乡县,然后直线救徐,而不可能拐个大弯到睢县。因此,此匡与睢县匡城无涉。
汉代以后,匡城作为一个重要集镇而存在。明代,在匡城置匡墙里,属锦翠乡。清咸丰三年(1853年),置匡墙社。民国时,属四区(长岗)。解放初,属八区(尚屯)。1977年在此建匡城人民公社。1984年改乡至今,为乡政府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