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商丘 >> 走进商丘 >> 印象商丘 >> 浏览商丘

龙塘:神奇传说造就千年古镇

2013/3/29 11:26:34 点击数: 【字体:

核心提示

  在民权县城西南10公里处,有一个年轻而又古老的集镇———龙塘,又名龙塘岗、龙躺墒、龙台岗。明朝时期,这里曾是豫东与淮北商品交流的名镇之一,其五里长街行人如织,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被誉为“睢北巨镇”。其实,龙塘的知名度远不如“王莽赶刘秀”、“鲁班下凡造关帝阁”等传说声名远扬。

 

龙塘:神奇传说造就千年古镇

记载民国时期捐资修建关帝阁的石碑。

 

龙塘:神奇传说造就千年古镇

现存唯一的有关关帝阁容貌的照片(翻拍)。

   “骡子,咱能不能不下驹?”

  西汉末年爆发了农民起义,王莽当起了他的短命皇帝。而刘秀起兵于南阳,他要到河北招兵买马,回来的路上,被王莽率领的军队围追堵截。而刘秀是一个性情中人,人缘很好,上天有意让他坐江山,处处保佑他。

  据当地人讲,当时刘秀骑的是一匹骡子,正好赶上快要下驹,这下可急坏了刘秀。如果骡子在半路上下驹,岂不被王莽的追兵追上杀头?“骡子,咱能不能不下驹?”刘秀对骡子哀求道。“那我不就绝后了吗?”骡子回答。“今后就用马和驴配种吧。”骡子一听也行,就瘫卧在草地上,淌了一片鲜血。这匹骡子休息片刻后,又起身驮着刘秀飞奔而去。

  骡子为了保住一个开国皇帝的性命,大义舍身,从那时起再也不会下驹。但刘秀这个说话算数的皇帝践行了他的诺言,让驴马进行交配繁衍骡子的后代。这个段子信不信由你。而在龙塘的北部,有一个叫葛笆草陈庄的村子,至今有一大片葛笆草地的草拔出来,其根部都是红色的,人们都说是骡子卧在草地上淌血染红的。

  在烈日的暴晒下,刘秀一路奔跑,人和骡子渴得没有办法。行走中发现路边有一口井,然而,刘秀却望井不能解渴,因为他没有打水的工具。

  “老天啊,你能不能让这口井歪一下,让我和骡子尽情地饮个够?也能救我一命啊!”刘秀哀求道。

  说话间,这口水井真的由竖直变为倾斜,一股清泉从井里流了出来,让刘秀和他的骡子饮了个痛快。据老年人说,这口歪着的老井就在龙塘附近的邓庄村村头,20多年前还保留着,可惜的是,后来实行生产责任制,有人把它填平了。

    “蝼蛄,原来是你救了我!”

  话说王莽率领追兵一路追杀刘秀,时隐时现,总是追不上,他气急败坏,就快马加鞭,加紧追赶。而刘秀势单力薄,精力不济,眼看就要被追上,刘秀感到生存无望,就乞求苍天救命。

  正在这时,刘秀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一农夫正在耕田。刘秀就跑上前去对农夫说,后面有大批人马要追杀他,看能不能想想办法,躲过这一难。农夫说:“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无处躲藏,我怎么救你呀?”

  刘秀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就急中生智,对农夫说:“我躺在你刚犁过的地墒沟里,你下一趟犁地的时候,把我埋在地下吧。”农夫只好采取这个办法,让刘秀躺在了地墒沟里。

  当农夫刚犁好下一趟地,把刘秀埋在地墒沟里时,王莽率领追兵已经赶到。“刚才有个人路过这里,他现在哪儿?”王莽追问农夫。“不知道。”农夫回答。

  “不可能,我们明明一路追来,看到在你所耕田的地方消失了,莫非刘秀能有上天入地的本事?刘秀啊刘秀,你就是入地三尺,我也要把你给挖出来!”王莽咬牙切齿地说。随即,他命令所有官兵把农夫所耕的田地,用利剑和大刀全部挖了个遍,唯独没有挖牲畜站的那一片。

  原来,刘秀就躺在牲畜蹄子下面的一片地里,是牲畜保住了刘秀的生命。牲畜的蹄子压住了刘秀的身体,刘秀说:“好心的牲畜啊,你能不能把你的蹄子抬起来一只?”牲畜听了刘秀的话后,就自觉地把蹄子抬了起来,让刘秀的龙体免受了被踩踏的折磨。从那以后,牲畜只要是站着休息,都会有一只蹄子稍微抬起来。在农村,如果你仔细观察牲畜站立的姿势,一定能发现这个细节。

  刘秀躺在地墒沟里时间长了,呼吸非常困难。这时,他感到鼻孔非常痒痒,原来有一只蝼蛄从地面钻了进来,一直钻到他的鼻孔处。刘秀当初心里很不是滋味,就用手把蝼蛄的头部给拽掉了。可转念又一想,蝼蛄从地面给他钻了个小洞,让他呼吸感到舒畅,这不是救了他的命吗?而他却把蝼蛄的头给拽掉了,害了蝼蛄一命,自己真是不知好歹。刘秀只好用一只细小的棍子把蝼蛄的头部和腹部穿在一起,让蝼蛄活了下去。如果你不相信,随意逮一只蝼蛄看看,保准是头部和腹部有一根小细棍连着,晃头晃脑的。

    “公鸡,打鸣能不能提前些?”

  就是因为刘秀的龙体曾在这片土地下面藏过身,人们就把这片神奇的土地称之为“龙躺墒”,后来,人们把这个名字给叫“转”了,就演绎成了今天的龙台岗和龙塘岗等多个版本,简称为龙塘。《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记载:“龙台岗亦作龙塘岗,在河南省睢县北老黄河之南,为县(睢县)北巨镇。”

  在龙塘这个集镇上,流传着一个千古不变的故事,那就是龙塘南头的鸡叫要比龙塘北头的鸡叫早。话说刘秀躲过王莽的一路追杀,夜宿到龙塘这个集镇的南头,而王莽和他的士兵则夜宿在集镇的北头。刘秀一路上受到惊吓,夜里很想睡个安稳觉,可他唯恐再被追上,想想还不如提前启程赶路,就对打鸣的公鸡说:“明天早上能不能提前打鸣,唤醒我赶路?”果真,龙塘南头的公鸡提前打了鸣,刘秀已踏上征程时,而王莽和他的士兵还沉浸在甜蜜的梦中。王莽追杀刘秀已是妄想。

  为了感受故事的真实性,记者曾夜宿龙塘,确实发现龙塘南头的鸡叫比北头的早得多,个中原因谁也解释不清。

    “关帝阁,保存到现在该多好!”

  让龙塘人最引以为自豪的是,十字街头曾有一座威武壮观的关帝阁。关帝阁远看饰锦披绣,龙腾虎跃,金碧辉煌;近看龙脊金瓦,斗拱飞檐,兽跑禽飞。阁上高悬金匾一方,上书“气薄云霄”4个大字,雄壮有力,闪闪发光,素有“南有黄鹤楼,北有关帝阁”之美誉,千百年来被人们称之为群宇之冠。

  据史料记载,明万历年间,地方官员曾出资对关帝阁进行修缮,民国时期,当地名人志士又捐资对其进行修复。这座楼阁谁也搞不清到底是建造于哪个朝代。当地老百姓对记者说,传说关帝阁为鲁班下凡所造,不然的话,不会这么巧夺天工。整个木质建筑没有用一个铁钉,内部构造相当合理精密,千百年来虽经风雨洗礼,仍坚实地矗立在十字街头。据说,过去睢州城也曾想打造同样的建筑,多次派人到此考察,但回去后仍不能照此模样修建。

  然而,这座代表龙塘形象的古建筑却于上世纪70年代初被人毁掉,幸亏有有心人在关帝阁被毁掉之前拍下了一张难得的照片,才使这座古建筑不至于没有留下一点资料。记者在采访中得知,龙塘镇党委、镇政府一班人为了大力挖掘当地的文化产业,将依据关帝阁的原貌进行重建,力争使这座古建筑恢复过去的神采。

    “龙塘,传说的东西太多了!”

  作为一个有着将近3000年历史的古镇,其丰厚的文化底蕴,昔日辉煌的景象让人难以想象。

  当地老人讲,龙塘原来是位于老黄河岸边的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当时的商业交易相当繁荣,有“金杞县,银太康,不如龙塘一后晌”之说。其南北五里长的沿街走廊,让人在下雨天从不淋雨。山西人来此经商的非常多,天长日久,山西人在此买地置业,创建了自己的家园,他们的后代落户至此。当时这些晋商们在龙塘创建了“山西会馆”,会馆在“文革”时被毁。

  龙塘于清咸丰年间开始筑寨,一时间,这里建有大小寺、庙、阁20多座,这在豫东地区是无与伦比的。高庙、泰山庙、王母娘娘庙、魁星楼、在礼局子……有的结构严紧,小巧玲珑;有的造型古朴,巍峨雄壮,其知名度可与开封的朱仙镇相媲美。龙塘有“五门五吊桥”之说,当时的发展规模和古文中所说的“三里之城,七里之郭”颇为相似,与商丘古城和睢县老城的面积接近。魁星楼位于龙塘的东南角,建于明朝中期,这个占地面积约10亩的院内有八角六棱厅一个。亭柱有6根,每根柱上都绘有盘龙。亭顶为金色琉璃筒式瓦。后面为正殿楼3间,殿内塑有魁星神像,右手执笔,左手持书卷。1938年的一个深夜,日寇放火烧了魁星楼,杀害农民自卫队员78人,制造了惨绝人寰的魁星楼惨案。龙塘西南有一个叫寄岗的村子,这里曾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孔子在鲁国不被重用,便周游列国,四方游说讲学。他听说宋国人不善古乐,就带着弟子前来传授。一日,孔子和弟子在土丘旁一棵松树旁小憩,便操起琴瑟弹奏,吸引众多的人前来欣赏。不久,孔子就和弟子在土丘旁筑一高台,谓之“鼓瑟台”。不久,孔子到蔡国讲学,这里的百姓为了纪念孔子,就把村子的名字命名为“尼岗”。该村还存有孔子讲学时留下的“夫子井”、“莲池旧迹”等遗迹。

  在龙塘,有许多神奇的传说。比如龙塘集镇上的土地庙就与其他地方的不同,土地爷的塑像头戴一顶王冠,这里面就有一定的来历:在王莽追杀刘秀时,他看到刘秀跑到土地庙里藏身,就到土地庙里寻找。刘秀为了脱身,就把自己所戴的帽子戴在了土地爷的头上,以此来掩护自己。后来刘秀当了皇帝,就封龙塘的土地爷头顶一王冠。

  “这里传说的东西太多了,这和龙塘这个千年古镇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有关。”龙塘镇党委书记李国栋告诉记者。他说,镇里正积极地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从文化产业方面大做文章,打造这个千年古镇的文化品牌。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商丘报业网(2006-05-1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