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商丘 >> 走进商丘 >> 印象商丘 >> 浏览商丘

“探秘商丘故城”系列之五 匡城(下):孔子游匡 匡桑兴民

2013/9/30 17:13:59 点击数: 【字体:

“探秘商丘故城”系列之五 匡城(下):孔子游匡 匡桑兴民

 

《匡人解围》图

“探秘商丘故城”系列之五 匡城(下):孔子游匡 匡桑兴民

匡 桑

【阅读提示】

笔者到匡城寺采访,起初颇为不解的是,几位老者不急着回答我关于匡城城址的询问,却一再向我推荐寺院内挂着吊牌的被他们称为“国宝”的几棵树——匡桑。

初起,我并未在意这些桑树,采访完匡城城址,与大家聊起来,方知这些桑树的“来头”大了,不但历史悠久,而且经济价值极高。

先秦至宋,匡城一带的桑蚕业吐出“金丝银线”,不但富裕了一方百姓,而且为制作锦绸给予了充分的后盾支持。因此,匡桑小处说是古代“锦绣襄邑”制作丝绸的基本原料,大处说是成就中国“丝绸之路”的基本节点。

与女娲诞生地的传说、匡桑相比,“孔子游匡”的知名度就高了很多,可以说为大众所熟悉。至少,这一典故已经载入了史籍,以及中学教科书。

孔子从55岁开始,离开妻子和儿子,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列国。这一走,就是14年,直到68岁时才回到鲁国。孔子周游列国的目的一是为了“求仕”,二是为了“行道”,即求官和推行他的“仁政德治”。

14年中,孔子先后到过卫、陈、曹、宋、郑、蔡等大小六个国家,主要停留地点是卫、陈两国。孔子周游列国,列国都给予他很高的待遇,也认为他的主张很好,但就是没有人采纳,因为他的主张实践起来太难了。所以,他处处碰壁,甚至还发生了一些危险。

孔子从鲁国到卫国,在卫国约五年时间。之后到了曹国,曹国没有接待他。孔子本想到陈国去,但目的地又不甚明确,于是先来到了宋国。

孔子在宋国,遇到三件大事:避雨芒砀、匡城被围、宋城遇险,可谓非常难堪。可见孔子在“祖先之国”,未受礼遇,过得很不愉快,可以说是一遭惊魂之旅。

匡城被困 临危不惧

成语“临危不惧”,又称“临难不惧”,意思是在危险和苦难面前,不害怕,不怯弱。这个成语出自春秋末年孔子游匡的故事。

史料记载,孔子带领诸多弟子周游列国时曾途经匡城。《论语》中《先进》篇、《子罕》篇都有关于“子畏于匡”的记载。《庄子·秋水》:“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这是记述孔子游匡历史事件并指出匡的地望的最早的书。

孔子一行离开卫国南下去陈国时,也就是从现在的濮阳到周口去,车子路过宋国匡城(今睢县匡城)。

为孔子驾车的弟子颜回(也称颜渊、颜刻),看到来看热闹的匡人越来越多时,用鞭子指指点点,兴奋地炫耀他曾经随着鲁国的贵族阳虎(也叫阳货)到过这里,他和阳虎是从城墙的哪个缺口进来的。

颜回没想到的是,阳虎攻打匡城时,曾进行过掠夺与残杀,匡人对其恨之入骨,只是无缘再见。颜回的一番炫耀正好激起了民愤。

加上孔子的相貌和阳虎有几分相似,匡人听到颜回的这一席话,认为是当年的阳虎又来了,马上报告了首领。首领简子立即率领武士把孔子包围起来,围了个水泄不通。

匡人围孔子,吓坏了弟子。孔子弟子中有个叫子路(也称仲由)的,是公认最勇敢的人,起初被匡人冲散。他生怕孔子有个三长两短,便不顾个人生命安危,连冲几次才冲进了队伍中心。

这时,子路却看到孔子没有丝毫的畏惧之色,正不慌不忙地向其他弟子传授儒学:“周文王死了之后,周代文化典籍不都在我这里了吗?上天如果想灭亡文化,就不会让我来承继!上天如果不想灭亡文化,匡人又能把我怎样呢?”

子路拿起武器准备战斗,孔子说:“匡人是误把我当成阳虎,我们今天只能按礼仪来消弭这场误解,你来抚琴我来歌唱吧。”于是子路抚琴,孔子歌唱,琴声歌声和谐优雅。

子路看到孔子被非法拘禁,还这样神情自若,感到非常奇怪。孔子说:“在水中不怕蛟龙的,是渔夫之勇;在野外不怕虎豹的,是猎人之勇;面对刀枪不顾死活向前冲的,是武士之勇;能掌握自己命运临大难而不惧的,是圣人之勇。”

从此,孔子的“临大难而不惧”则成了一句名言,后来人们简称为“临危不惧”,这就是这个成语的来历。

当时,听到孔子一行抚琴唱歌,匡人想,这不像阳虎能干的事呀。然后听说被他们围住的是孔子一行,在囚拘他们五日后撤兵。

离开匡地后,孔子感慨地对弟子们说:“你们若不见峭壁悬崖,就不知从悬崖坠落的可怕。若不亲自到深潭中试探深浅,就不知道溺死的危险。若不见大海,就不知道惊涛骇浪是怎么回事。今后遇事都要知因,分析本质,预测事故处理结果。谁能掌握这三项原则,就不会被忧患缠住了。”

据当地群众讲,匡人知道被围的是孔子后,深感懊悔,一直撵到开封市杞县境内向孔子赔礼道歉,杞县裴村店原名“赔情店”,就是因此而来。为纪念此事,匡人在匡城还修建了一座“抚琴亭”,但现已不存,遗址在今匡城城址高台上关帝庙后。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子畏于匡”的“匡”地望,目前有三种说法。

继庄子认定孔子游匡在宋地之后,西汉刘向在《说苑·杂言篇》载:“孔子之宋匡,简子将杀阳虎,孔子似之,因围孔子。”亦主匡在宋国(今睢县)。司马贞在《史记》“索引”中指出:“匡,宋邑也。”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在襄邑县(今睢县)条下亦称:“古匡城,在县西三十里……昔仲尼游此城,匡人误围夫子,夫子由城东南角空而出,其迹犹存。”今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博士在著作中取“宋国睢县匡城说”,河南省文物局所编的《河南历代名人史迹》亦取此说。李正华在《“子畏于匡”的匡究在何处》(《黄淮学科》1990年第3期),亦主睢县匡城说。

而北大教授、著名学者李零先生则认为,“匡、蒲两邑,都在今河南长垣县”。还有资料认为,“匡邑,原属卫国,后被郑国所占,成了郑国一个邑”。

千年匡桑 丝绸之源

西汉张骞开拓了闻名古今中外的国际化贸易文化大通道——丝绸之路,使得中国的外贸之路自古而成。

襄邑,丝绸之路的重要供货地与发源地,以织锦著称,自古有“锦绣襄邑”美誉。而支撑襄邑成为当时闻名全国的丝织中心的,就是匡桑。

古代的丝织品被总称为“帛”。帛分为三大类:绢、绮、锦。襄邑(今商丘睢县)生产的主要就是锦,而且质量上乘,闻名全国。皇室在此派设了服官,雇佣大量精工巧匠,专门织造衮龙锈锦礼服。襄邑的锦织品先是运往长安,然后再踏上“丝绸之路”,产品销往中亚、欧洲各国。所以,古代襄邑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是一个贸易出口县邑了。西晋时大文学辞赋家左思在《魏都赋》里盛赞“锦绣襄邑”。明清《睢州志》中载:“襄邑人善织锦,皆沿池而居,濯锦池名以此。历岁既久……而旧址不复存也。”至今睢县仍有濯锦池遗址。

襄邑昌盛的丝织业是要以大量的“桑”“蚕”为基本原料的。《说文解字》:“桑,蚕所食叶木。”蚕蛾幼虫,吃桑叶,在化蛹前吐出作茧用的大量丝质,是重要的纺织原料。

匡桑,树名,桑树的一种,是一种阔叶乔木,其叶可以喂蚕,桑果称桑葚,可食。以生长在匡地,且品质优良而著称。匡桑叶片大,生长快,叶能养蚕,果实甘甜美味,树干曲而不折,能做各种工具,桑木、桑枝、根皮可入药。

古代匡人擅长种桑树和养蚕。上古的中原,远比现在温暖、湿润得多,曾经是大象生活的地方,“豫”字就是人牵大象的象意字。那时地处黄河流域的匡城一带,到处生长着中原特有的匡桑和以匡桑为食物的野蚕。在五六千年前,居住在匡地的先民开始利用野蚕抽丝,织造最原始的锦帛。以后,又逐步把野蚕驯化,进行户内喂养,渐渐将野蚕驯养为家蚕,结茧缫丝、织成绸绢,由此出现了中原最原始的桑蚕丝绸业。

在殷墟甲骨文中“蚕”“桑”二字出现的频率很高。《诗经》中也有不少反映桑蚕丝织生活的诗篇。商代后,桑蚕业在社会经济和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匡桑种植也大面积发展,匡桑树“挤河滩、占四边、入庭院、上荒丘”,数万亩桑田一望无际。

当时,各诸侯国竞相发展桑蚕业,均以“桑麻遍野”而显示国力,作为诸侯大国的宋国也不甘落后,大量种植匡桑、柘桑。到了西周和春秋时期,宋国匡城一带丝织业已经相当发达,成为当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在当时中国的九州中,六个州拥有大量的蚕织业,其中的豫州、青州、兖州的蚕织业最为发达。豫州中主要就是襄邑、陈留;兖州是临淄。周边还包括现在的河北、山西、陕西等部分地区,构成了当时中原繁荣、鼎盛的蚕桑丝织和纺织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丝织、纺织业中心。

至宋代,襄邑县的纺织品依然很出名。“厥篚织文,出于襄邑,池濯锦以为名。”至明清,睢州仍然是桑蚕养殖较集中的地区,民营丝织业兴盛,丝织品工艺精巧。明清之间,睢州以下设置四个大乡,其名分别为:锦绣、锦襄、锦翠、锦衣。清代后期至民国,随着棉织品的兴盛、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战乱频仍,襄邑丝织业逐渐衰落。上世纪20年代末,睢县官方的绸缎织造彻底停办。解放前,在睢县及周边地区匡桑树还处处可见,几乎家家养蚕,缫丝技术仍然保存,但织绸民间已基本不多见。民间养蚕一直持续到上世纪60年代,其茧大都由南方来的客商收购。

时至今日,匡桑仍以它顽强的生命力繁衍发展。但相对于昔日,种植面积已经大大萎缩。采访当日,当地民众告诉笔者,除了在承匡寺院看到的这些匡桑,其他庭院前后还有些外,田野之中已经很少能看到匡桑。

匡桑片片,书写着丝绸史上的万卷春秋;缕缕丝线,缠绕着无数个动人的画面;匹匹织锦,托起中华民族勤劳的脊背。襄邑作为中华丝织的发祥地之一,匡桑是其重要源动力与支持,成就了古代“丝绸之路”源源不断的持续发展,这是对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的极大贡献。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京九晚报(2013-09-05)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