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商丘 >> 走进商丘 >> 印象商丘 >> 浏览商丘

穿越古典与现代的文化记忆 之七十 戏曲非遗:雅也下里巴人 俗也阳春白雪(二)

2013/9/30 17:40:52 点击数: 【字体:

穿越古典与现代的文化记忆 之七十 戏曲非遗:雅也下里巴人 俗也阳春白雪(二)


《目连救母》剧照(资料图片)

【阅读提示】

有一句话印象很深刻,记不得是谁说过:危机,既是“危”,也是“机”。

这是一种很一分为二的辩证认知。看待一件事情,多半不绝对到一个方面、一种角度,而应多元化、多角度地思考和求证。或许就是在这类似无解的思考和求证过程中,山穷水尽时,峰回路转,又见柳暗花明。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乐观者面对危机时的积极态度,困难是“危”,办法是“机”。这也是智者的远瞩高瞻,避开“危”,发现“机”,办法出来了,路子自然也出来了。看看当前很多项省市级戏曲“非遗”,因受各种“快餐艺术”的冲击,阵地被蚕食,人员大缩水,生存已是危机四伏。

“危”来了,它们的“机”在哪里?设立艺术研究保护中心,这是一种推动?还是一种撤退?认可这是一种传承,能否认可这也是一种砥砺、创新?研究保护,是不是无形中更快助推了这类艺术形式遁入象牙宝塔,越来越阳春白雪?而当它们越来越“雅”,雅到只为“庙堂”歌,它们的市场还有多大?它们的母土又在哪里?

这是一个精神需求越来越重于物质满足的时代,是一个艺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优秀“非遗”,尤其是戏曲类,它们最适合打“短、平、快”,歌颂美好,针砭沉疴,它们在滋养和引领人民大众的精神上,既是五谷,也是药石。研究需要,保护也需要,可研究和保护之后呢?这让记者想起“化石”和“标本”。

有一首科普诗叫《化石吟》: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海枯、石烂、斗转、星移……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石头说话,让逝去重现。的确,让一去不返的世界重新活灵活现,没有比会说话的石头更接近真理,更揭示真相,更让人惊叹和信服。“化石”是大自然创造的“标本”。“标本”是人为创造的“化石”。将戏曲“非遗”纳入研究和保护,有没有可能渐变成将其人为地创造成了文化艺术的活标本?

夏邑渔鼓道情——启迪的力量

夏邑渔鼓道情,于2012年入选第三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夏邑渔鼓道情”百度一下,推介很多,没费周折。在此就叨唠些感怀和启迪吧。以期抛砖言、引玉见。

“道情”一说始于五代,广见于南宋,元代形式趋于稳定,乾隆时进入艺术的盛世。明末清初时极为盛行。道情原本是道徒必备的一种谋生技艺,道士、道姑化斋时所唱“修行的话”和“感慨的词”,因配以渔鼓伴奏,故称渔鼓道情。

乾隆年间,由于一批雅人高士在“多闲之余”,以渔鼓道情作为“山房清玩”,一时成了风气,迎来盛世。

郑板桥就有道情10首流传于湖北钟祥,时人谓之“板桥道情”,郑板桥谓之“旧曲翻新调”,后被地方小戏吸收之后谓之“彩腔道情”。既可在戏曲中穿插演唱,也可以在乡间独立演唱。据说,道人们在赈灾等法事活动中“演唱”,儒士们则在“清玩”时自娱,民间则常是儒士领唱,听者唱和,热闹非凡。

郑板桥之后,渔鼓道情有了更大发展。就是民间各色艺人的加入,让渔鼓道情开始走出道观,进入茶肆里巷,不仅曲目有所拓宽,唱腔也在与各地小调的深度融合后,而成为各具地域特色的曲艺说唱艺术。

渔鼓道情原拥有深厚的生存土壤,仅河南省,同是这一曲艺类“非遗”,同一批入选省级“非遗”名录的,就还有四地:南阳桐柏县、开封通许县、信阳潢川县、周口商水县。老百姓喜闻乐见,这是曲艺类“非遗”寻求发展的硬道理。而如何让这一道理更坚硬?

夏邑也好,商丘也好,作为道家与道教的集大成之地,砥砺创新,再造一个盛世,这一脉启迪的力量也许就在这里吧?

虞城花鼓戏——乡土的力量

虞城花鼓戏,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传,花鼓戏起源于唐代中期。舞蹈动作大都是根据民间生活创作的,伴奏乐器没有弦乐,只有锣、鼓、梆子、手钹,其唱腔温柔、缠绵,语言风趣、幽默,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虞城花鼓戏至少有上百年的历史。据《河南曲艺志》记载,清乾隆年间,夏邑人申怀德等人赴安徽砀山学艺归来,豫东始有花鼓戏。

虞城花鼓戏于上世纪40年代非常活跃,民间以班主所在地命名的花鼓戏班子大大小小十多个。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盛极一时。全县许多村有自己的花鼓戏戏班子,一个班子有二三十人,跟现在正规的剧团一样,农闲时候,到周边县演出,非常受欢迎,成本的戏一唱半月,一出小戏最少也能唱个三五天。

虞城花鼓戏脱胎于民间舞蹈和民间小调,是在丑、旦歌舞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在丑、旦的演唱基础上加入了小生的行当。男演员着装一般为头巾、上衣、彩裤、靴子等,称之为“鼓架子”;女演员着装为假发、头饰、上衣、彩裤、裙子、拐子(脚跷)等,称之为“妆”。道具以扇子、手绢为主。一个戏班演员一般七八人,有“七紧八松六抓瞎”之说。乐器以打击乐为主,领奏乐器为花鼓,伴奏乐器为大锣、小锣、梆子、手镲,无弦乐。民间有“唱花鼓,不用提,一桌几凳一领席”的说法。花鼓戏的表演形式比较简单,演出舞台多用太平车搭建或凑高岗、打地摊,一张桌子、几条长凳、一领苇席就可供演员演出使用了。

上世纪80年代时,虞城花鼓戏出现了多行当连本戏,如《粉墨记》《花亭会》等。多行当连本戏在“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的基础上增加生、净等行当,剧目也从原来的以小戏或小折子戏为主,逐步变为故事完整的剧本戏。现有约50个优秀传统剧目,故事大多取自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通俗话本,表现内容多为伦理道德,追求婚姻自由,要求个性解放,提倡朴素的伦理美德,歌颂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美好追求等。

近年的虞城花鼓戏作为省级优秀“非遗”,却很少有演出了。只有在县文化部门组织一些“送戏下乡”等广场演出活动时,他们接到演出通知,挨个电话通知,临时组织、临场演出……

脑海中一种记忆已很模糊,文章不记得,作者不记得,所以网上也找不到。清晰记得的一点是,一样事物,或一种历史现象,其出现与重现之间,如同四季更替,朝代更迭,是存在周期的。一年、十年、三十年,或者一百年、几个一百年,总之有出现,就定有重现。

如果这样一个论断成立,许多濒临生存危机的曲艺类“非遗”,一定会迎来各自“复活”的那一天。尤其是虞城花鼓戏,蕴藏有这么深厚的乡土文化,这么浓郁的乡土气息。这其中便有难以估量的乡土力量,这或许就是燎原下一个周期的火种。

睢阳目连戏——孝德的力量

目连戏原是一出戏文,因演出目连救母的故事而得名。

睢阳目连戏,因其历史的演绎与承载,已不单单是一出戏,而是一种戏曲剧种、一种曲艺文化、一种优秀“非遗”了。

目连戏《目连救母》,源于佛教经典故事。唐五代时,戏文故事渐趋完整。北宋时始有连演7天的《目连救母》杂剧。据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至明代,《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等传奇剧本相继行世,宣扬宗教因果报应的同时,也宣扬了中华孝德文化。

据《商丘戏曲志》主编邓同德近20年的研究考证,睢阳目连戏是中国各地目连戏之“根”。

颜真卿《八关斋会报德记》记载的八关斋会,“法宴等供,仄塞于郊,赞呗香花,喧填昼夜,来往舟车,望风而靡”。文中“赞呗”,即佛教歌舞。可见唐代商丘已具有了形成目连戏的宗教基础。

另见宋《王文正笔录》有载:“宋城南五里(今老南关)有东西二桥,舟车交汇,居民繁伙,中有戏班称河市乐人。”《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载:“从去汴河五里河市的撂地表演,逐渐发展到郡城、汴梁,即北宋的首都东京,而成为所谓的瓦子勾栏的表演。”

这了了的文字,分明是对目连戏演出盛况的再现。而文字中相当有影响的河市乐人,即《东京梦华录》中的“构肆乐人”,正是当时作为北宋陪都商丘的目连戏戏班,他们借鉴自唐以来目连救母,变文创作了自家的目连戏,并搬到开封演出。

明代时,归德古城内沈、宋、侯“八大家”家家有戏班。清初诗人贾开宗有一首描写宋荦家戏班演出的诗:“弘农当户棚结绮,勾栏杂剧多诡谲,吐火吞刀百技呈,剑树高蹑随卧起,宝刹暗自闭一室,开户丰都鬼突出,纵横跳荡数竿棚,观者万人皆股栗。”诗里描写的正是目连戏的演出盛况。

正因为如此,邓同德断言,睢阳目连戏是中国各地目连戏之“根”。从北宋时进入宫廷。后随着北宋亡国,南宋立国,“广泛流行南国诸省”。此后,各地目连戏均以此为根本,各有融合,各具特色。

这就是睢阳目连戏的前世。其今生又如何呢?资料显示,清代时商丘县城有两个梆子戏班都能演出目连戏,演员迫于生计,一个于1934年解体,另一个于1950年解体。同时期,能演出目连戏的夏邑三班和虞城县张家班,也相继解体。这些戏班解体后,睢阳目连戏在商丘几乎销声匿迹。

1988年传统戏曲开放后,原商丘县豫剧团曾聘请老艺人周世林排练他最拿手的目连戏《大佛山》一折,但未能演出。近年来,经邓同德等人挖掘整理,虽有抢救,终与其他曲艺类“非遗”一样,因资金短缺和青年艺人匮乏的生存难题,很难破冰。去年,睢阳区目连戏传承保护中心成立。

目连戏,让人很容易联想起中国另一出古戏《宝莲灯》,沉香劈山救母。这样的戏文不老,因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崇尚孝德的传统不老。商丘作为孔子祖籍、庄子故里,有着深厚的孝德土壤。孝德是一种力量,每一个时代都需要,每一个阶层都需求,每一个人都能被它砰然打动。这就是睢阳目连戏这一省级优秀“非遗”永远不老的宝贵契“机”吗?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京九晚报(2013-04-1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