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平顶山 >> 走进平顶山 >> 印象平顶山 >> 浏览平顶山

老汝州的曲剧——地道货

2014/7/14 10:34:25 点击数: 【字体:

    1926年5月18日,河南曲剧诞生在河南省平顶山汝州市。83年来,质朴通俗、贴近民众的曲剧以优美、抒情、细腻而又明快活泼的音乐唱腔为群众所喜爱,在河北、甘肃、陕西、山西、安徽、江苏、内蒙古、湖北等10多个省区广为流行。目前,河南曲剧在全国300多个地方戏剧种中位列第八,在河南三大剧种中名列第二,2005年又列入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的5月18日至22日,在曲剧诞生80周年之际,首届河南曲剧艺术节在其发源地——河南省汝州市隆重举行。14支曲剧专业剧团600余名曲剧演员云集汝州,为人们献上了80余场精彩的演出,吸引汝州及周边县市100多万名观众前来观看,曲剧文化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被誉为“曲剧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2009年5月18日至22日,首届中国曲剧艺术节在汝州市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联、河南省文化厅、中共平顶山市委、平顶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平顶山市委宣传部、中共汝州市委、汝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戏剧家协会、河南省艺术研究院、平顶山市文联、平顶山市文化局承办。众多海内外著名曲剧艺术家及戏曲界专家学者汇聚汝州,在进行曲剧优秀剧目展演的同时,共商曲剧发展大计,曲剧文化迎来了又一个辉煌的时刻。

    行走在汝州城乡,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曲剧票友,或聚集在街心公园,或围坐在村头地旁,敲起铿锵的锣鼓,拉起悠扬的曲胡,唱起地道的曲韵。上至花甲老人,下至懵懂顽童,都会哼上三板五板。甚至在路上行走,在田间耕作,人们都要哼上两句小曲自娱自乐。曲剧在汝州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曲唱千里源汝州

    汝州市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它地处豫西南腹地,是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早在远古年代,汝州人民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并开辟了旁化国,东周成为王畿之地,秦在此设梁县,北魏置郡,隋炀帝大业三年设汝州,民国初期(公元1913年)撤州改县,1988年6月撤县建市。1300多年的“州”级建制,古老而又厚重的文化积淀,为河南曲剧在汝州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初,在河南省汝州市(原临汝县)城乡及周边地区活跃着许多高跷曲子班,以“坐班清唱”“地摊戏”和“高跷曲”为主要表演形式,深受广大民众喜爱。1926年5月18日(农历四月初七),“临汝县同乐社高跷曲子班”(原临汝县民间曲剧玩友自发组织)甩掉高跷,登上高台为当地群众献上了一台新颖别致的高台戏。搬上舞台的“高跷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独树一帜,从而诞生出一个独立的剧种——曲剧。

    曲剧带着天生的民间性格,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以普通百姓的好恶爱恨、喜怒哀乐、审美习惯演绎着市井百态,她和劳动人民血脉相连,因此,她在诞生之后,便迅速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在民族危难的紧要时刻,曲剧为国而歌、为民而唱,激发了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为抗战、解放做出了贡献,由此,在神州大地上迅速传播。至解放初,曲剧已在河南民间深深扎根,并成为河南地方戏三大剧种之一。

    解放后,曲剧创作出大批优秀作品,代表剧目还赴京汇报演出,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好评。改革开放以来,曲剧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不断继承、创新和发展,涌现出了大批优秀剧目和优秀人才,在省内外的影响力日益扩大,不但盛行于中原大地,而且在河北、甘肃、陕西、山西、安徽、江苏、内蒙古、湖北等10多个省区传播流行,其流传地域之广、影响之大,是我国戏曲史上少见的。

    渊薮行吟曲悠扬

    曲剧的孕育和诞生,可谓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她在中原母腹中吮足了千年的精华,终于呱呱坠地,诞生于汝州这块灵秀之地。曲剧走过了83年悠悠岁月,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曲剧源远流长,她从唐诗、宋词、元曲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在明末清初形成了以说唱形式为主的比较完整的曲种——大调曲子。大调曲子逐渐和洛阳的俗曲、小令融会贯通,并与当时盛行的另一娱乐形式高跷相结合,边踩跷边演唱,形成了“高跷曲”。“高跷曲”以优美的旋律,馥郁的韵味,村野的清香,甘甜的民风,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爱。而发生在1926年5月18日的一场演出,更使曲剧破茧而出,蛹化蝶变,诞生成为一个崭新的剧种。

    1926年的5月18日(民国十五年四月初七),由河南省汝州市(原临汝县)杨楼乡郑铁炉村的朱万明等16人组成的高跷曲子同乐社,应朋友之邀到外地踩高跷演出,四乡八村的群众都来看热闹。

    《状元祭塔》正唱到热闹处,天空突降大雨,地上泥泞不堪,无法踩高跷继续表演,他们顶着登台演出为“戏子”“不能入祖坟”的压力(当时登台唱戏为“下九流”,不但受世俗冷眼和偏见,甚至还要受家法族规惩罚),在龙王庙戏楼前搭上门板,朱万明、关遇龙率先登上高台,其他玩友也解下跷腿登上了高台,为观众续演了《状元祭塔》之后,又演出了《周老汉送女》和《兰桥会》,首次把高跷曲搬上了高台。去掉高跷的演员手脚轻盈灵便,身段活泼自如,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曲剧也从此诞生。

    消息迅速传到了临汝及周边地区,不少高跷班群起效仿,纷纷登台演出。临汝的郑铁炉、赵庄、吴洼、玉皇沟等地大小不等的高台曲班社蓬勃兴起。朱万明、关遇龙的高台曲子社最为火爆,这些高台曲子社除在本地演出外,还到周边各县演出,进而发展到洛阳、南阳、信阳、驻马店、漯河、许昌、周口、郑州、开封以及安徽的界首等地。

    兼容并蓄结硕果

    曲剧大体由格律严谨的大曲(牌)和曲式灵活的小令两部分构成。大调曲子以格调典雅、深沉、庄严、深情、委婉、纤雅,深得上流人士的喜爱;小调曲子花哨婉艳,旋律明亮、跳跃、诙谐,节奏欢快、活泼,格调清新,生活气息浓郁,长期风靡于桑间濮上,在普通百姓中甚于“人缘”。百姓中间曾流传着“聚宝盆儿,金马驹,不如听板高台曲”,“迷曲子,曲子迷,三出戏唱跑大闺女”的戏谚,足见其“迷人”的程度。

    新中国成立后,曲子戏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1950年正式改名为“河南曲剧”,专业的曲剧团先后成立。1956年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活动时,它已经拥有25个专业剧团,成为河南的第二大剧种。1960年,河南省曲剧团成立。同时,湖北、山东、安徽、河北、山西、陕西等地也先后建立了专业的曲剧团。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曲剧艺术以其曲调通俗顺口、表演自由等特点,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一时期,《下乡》、《赶脚》、《掩护》、《陈三两爬堂》、《买牛》等剧目先后被拍成电影。1976年,恢复传统戏后,曲剧更是焕发出青春,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不断涌现。《游乡》、《卷席筒》、《风雪配》、《背靴访帅》等先后被拍成了电影,《红楼梦》、《山鹰》、《屠夫状元》、《九龄救主》、《儿女传奇》、《无名草》、《酷情》、《三子争父》、《孤男寡女》等在观众中也有很大影响。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沐浴着文艺发展的强劲春风,曲剧艺术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表现题材不断拓宽,舞台风貌日新月异,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五福临门》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情系青山》、《阿Q与孔乙己》、《王宝钏》先后进京演出;《榆树古宅》唱响大洋彼岸的美国,《惊蛰》唱红中国艺术节,获得文华新剧目奖……

    随着时代的发展,曲剧的声腔韵也在不断地创新。曲剧唱腔小调曲子吸收了大调曲子的调门,如坡儿下、上下楼、关西腔等,被搬进的调门仍保持原剧种的曲调,同时又博采众长,吸收了京剧、豫剧等剧种的长处,进而使曲剧的唱腔得到了充实和提升。

    经过数十载的洗礼,曲剧发展了繁多的剧目,取得了斐然的成就。据调查,曲剧主要剧目总共有252部。这些剧目中大约60%以上(主要为历史剧)是在“高台曲”形成以后从其他兄弟剧种陆续移植、改编过来的。

    汝州人编演创作的主要剧目有:《赶脚》、《风雪配》(1959年赴京汇演)、《游乡》(1965年代表中南局赴京汇演,后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拍制同名电影)、《巧中巧》、《错中错》、《打沙锅》、《东郭馔》、《风雪配》、《嫦娥奔月》、《春秋配》、《江姐》、《包公招亲》、《曲大老送寿》、《烈女牌坊》、《卷席闹府》等。

    曲剧故里星璀璨

    在曲剧8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作为发源地的汝州,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更涌现出众多的著名曲剧演员及编导。早期有朱万明(河南曲剧主要创始人之一,在曲剧唱腔、曲牌和器乐伴奏等方面有重大创新)、许雷(曲剧著名丑角演员)、关遇龙(早期著名戏曲组织家)、刘宝才(著名男旦演员)等演员。现代则有王秀玲(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河南曲剧终身荣誉奖”获得者)、李爱青(著名曲剧演员)、李亚军(河南省曲剧团主演,曾在汝州市曲剧团工作)等著名演员。1956年,在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上,鉴于朱万明对河南曲剧的巨大贡献,大会特授予他“荣誉奖”称号,时任文化部部长的田汉亲自为他颁奖。

    汝州还涌现出了著名编导郭成章(代表作《风雪配》)、韩宗皋(代表作《巧中巧》、《错中错》)、李志强(代表作《曲大老送寿》)、姚金成(国家一级编剧、代表作豫剧《香魂女》、《村官李天成》、越剧《韩非子》、锡剧《浣纱谣》)、宋喜元(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曲剧著名琴师)。

    梨园奇葩放异彩

    曲剧是一种浪漫的文化、民众的文化,又是雅俗共赏的文化。她发源于汝州,植根于汝州,是演给老百姓看的,因而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汝州现有3个专业曲剧团、近百个业余曲剧团。在汝州,无论是肩背书包的学童、青春时尚的年轻人,还是年逾古稀的老人,都深受曲剧文化的影响,爱听、爱看曲剧,甚至能唱上一两段名曲,因此,老汝州一直被人们称为“曲子窝”。

    诞生于汝州的河南曲剧,以其优美、抒情、细腻而又明快活泼的音乐唱腔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广为流传,《卷席筒》、《寇准背靴》、《屠夫状元》等经典剧目唱响全国。1965年,曲剧现代戏《游乡》代表中南局赴京汇报演出,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李先念等中央领导的接见并合影留念。曲剧著名艺术家张新芳、王秀玲,曲胡著名演奏家宋喜元等,都是从汝州走出去的;马骐、海连池、胡希华等曲剧艺术名家曾多次到汝州演出,深受群众喜爱。

    曲剧以其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不仅从汝州走向河南,而且走向全国,与河南接壤的河北、安徽、湖北、陕西,甚至远到新疆、内蒙古、台湾等10多个省份和地区,曲剧都广为流传,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盛会空前铸辉煌

    近年来,汝州市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平安和谐汝州的进程,实施“文化名市”战略,充分发掘和保护河南曲剧发源地这个珍贵的文化资源,打响汝州“曲剧之乡”的品牌,2006年5月18日至22日,首届河南曲剧艺术节在汝州市隆重举行,更使曲剧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为期5天的首届河南曲剧艺术节,先后组织举办了曲剧优秀剧目展演、曲剧艺术理论研讨会、河南曲剧十大名旦选拔、评授河南曲剧艺术家终身荣誉奖等重大活动,充分展示了曲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当代发展成果。张新芳、王秀玲、马骐3位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被授予“河南曲剧艺术家终身荣誉奖”,方素珍、刘青等10位优秀中青年曲剧演员荣获“河南曲剧十大名旦”称号。

    首届曲剧艺术节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影响范围之广在汝州历史上是空前的。艺术节期间,汝州人民像过节一样,沉浸在欢乐喜庆的海洋里,饱享了精美的曲剧艺术大餐,使本次活动既办成了曲剧专业艺术的盛会,又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汝州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办成了“曲剧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为促进汝州曲剧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汝州市还先后举办了十大曲剧演员比赛、河南曲剧大家唱等系列活动,对有实力表现的演员团体,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同时还对一些贡献突出、规模较大的曲剧艺术团体给予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使曲剧在汝州迅速生根发芽,遍地开花。

    为进一步宣传和弘扬曲剧传统文化,唱响“曲剧之乡”的文化品牌,汝州市组织人员沿曲剧成长的轨迹,挖掘整理曲剧资料,足迹遍及十几个省区,拜访上百位老艺人,历时半年时间,于2006年10月完成了40多万字的剧本《天歌》,并在全省263部电视剧剧本中脱颖而出,一举获得电视剧类入选奖。

    这是我国第一部多角度、全方位反映一个剧种成长历程的电视剧剧本。剧本描写了几代曲剧艺人大胆创新、兼收并蓄的艺术发展道路,以及与世俗偏见、军阀匪首、侵华日寇顽强抗争的艰难历程,从不同视角展现了一个剧种的成长历程。电视剧《天歌》目前正在汝州市进行筹拍前的准备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曲剧艺术的交流与合作,繁荣和发展曲剧艺术,打造汝州“河南曲剧之乡”品牌,汝州市于2009年5月18日至22日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曲剧艺术节。中央电视台7套及11套走进汝州,录播盛大的开、闭幕式。汝州市还邀请了众多曲剧团举行全国曲剧优秀剧目展演,同时在该市广大农村分点进行曲剧优秀剧目展演,众多曲剧演出团体及曲剧票友在汝州城区各广场和街心花园进行展演。

    首届中国曲剧艺术节邀请了海内外众多戏曲界知名专家学者,召开中国曲剧艺术发展论坛、评授“当代中国十大曲剧名角”、举行了“中国·汝官瓷杯”书画邀请赛暨第五届“中国·汝官瓷杯”书画邀请赛启动仪式等项活动。

    首届中国曲剧艺术节期间汝州市还邀请了全国各地客商到汝州,举办了2009年汝州市招商引资经贸洽谈会。

    “老汝州的曲剧——地道货”,这句在汝州城乡广为流传的俗语,道出了汝州人对曲剧的自豪和挚爱。“经济发展是血肉,文化建设是灵魂”,作为曲剧发源地的河南省汝州市,正在寻找地方经济和地域文化互动发展的契机,实现曲剧艺术从内容到形式的传承和创新,曲剧——这一发源于汝州的艺术瑰宝,一定会绽放更加灿烂的光彩,曲剧艺术必将实现更为辉煌的腾飞!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凤凰网河南频道 (2014-07-14)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