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因冢而兴的西寨村
在西寨村,记者见到了很多村民,谈起村子的来历,他们都会打开话匣子,讲述一个有关大坟的古老故事。
冢头镇北有一座汉代古墓,当地人称作薄姬冢,又称薄太后冢。冢高11.3米,占地1080平方米。1957年,该冢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保存基本完好。据《郏县志》载:“汉薄后,郏人。”薄姬是当地美女,秦末被自立为魏王的魏豹纳为妾。楚汉战争之初,魏豹被韩信、曹参所败,薄姬也成了俘虏,被送入织室织布。
刘邦见薄姬颇有姿色就纳入后宫,薄姬为其生下长子刘恒。薄姬有一次到郏东北的纪信庙,悼念在楚汉“荥阳之战”中替刘邦捐躯的功臣纪信,发现此地“黄阜蓄锐、蓝溪藏精”,意欲百年后葬于此。薄姬死后,汉文帝刘恒遵照母命将其灵柩在蓝河之滨埋葬,并建造看墓院,派军队驻守保护,朝中皇亲国戚、达官显贵年年都来谒拜。冢的南边慢慢有了集市,酒楼、饭庄、货栈、商号由此而兴,逐步发展为数百户的小集镇。后日渐繁荣,形成了西寨、东寨和北街。
B 明石桥仍能过汽车
1月10日上午,大雾迷漫。从郏县县城通往西寨村的道路上,记者沿途所见满眼是清一色的火柴盒式现代房舍建筑,但一拐入西寨村,飞檐斗拱、青砖黛瓦的古建筑扑面而来,立马让你感受到她的与众不同。
西寨村地处冢头镇西侧,村中一条东西走向、宽六七米的石板路凹凸不平,横贯全村。行走在这条被村民称为西大街的石板路上,临街的老商铺一个连着一个,各类现代化物品及特色牛肉、烧鸡等琳琅满目。
上午9时多,一些还未用过早餐的村民从古朴高大的古代民宅里走出,赶到街边早餐店要一盘热气腾腾、香味四溢的羊肉煎包吃将起来,或到一家面馆来一碗特色风味的面大快朵颐,此情此景,让人顿生时光倒流之感。
西寨村东部穿村而过的蓝河上有座建于明朝的七孔红石桥,桥面已破烂不堪,但桥身两侧的龙头、龙尾等石雕雕刻精致,栩栩如生。
“听我奶奶说,这桥已经好几百年了,修得可结实了,听说当年是用江米汤灌的”,站在桥上,已经80多岁的西寨村村民尹振东手捻花白长须说。一旁的另一位老者郑二虎也说,抗战时期日本人想扒掉这座桥,因桥太坚固扒不动而作罢。
冢头镇文化站站长王钦正说,据考证,这座七孔红石桥建于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据传知县陈王绶携眷属赴郏上任,路经冢头,因蓝河桥低而简易,两岸坡陡路险,其母在陡坡处从轿里倒栽出来。母忍痛对陈王绶说:“我儿到任后,首当为此地百姓办件善事,为百姓修座高桥,平连两岸,方便行人,不可再如我受患。”陈遵母训,速行文报省台,将郏县正堂设在冢头弥陀庵现场办公,便及建桥。捐俸并倡众募捐,速行兴建。相传陈王绶功德感天,施工三年河水不涨。
传说石桥外形由陈王绶亲自设计,其特别之处在于整体和局部都以七字组合,桥身共有七个大拱圈,每个大拱圈由七个雕刻着图案的弧形石块组成,每孔桥墩由七块巨石作柱,每孔桥下顺水流,水面南、北、中间各纵铺七条巨石,桥面每孔横宽由七块长石条铺面,桥两边的桥栏石柱间隔均为七尺。整个桥身由东、西两条巨龙共驮,龙头朝北、龙尾朝南。
如今几百年过去了,这座桥仍然是西寨村通往冢头镇的交通咽喉。驻足桥上,不时有汽车从上面通过,令人称赞石桥精美设计工艺的同时,也对这座神奇之桥的坚固耐用而陡生敬意。
“这桥就是神奇哩很!”郑二虎等人说,由于桥身里装有避水珠,历年来“再大的水都不过桥”。他们所说的“水不过桥”,就是涨水时再大的洪水一到此桥处就会突然变小,过桥以后才又涨起来。
这也许是村民们想象中的一种神奇,但此桥历经数百年仍坚固如初,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梁文才故居又名“闯王阁”
C 老房至今仍可居住
记者发现,西寨村的神奇之处还在于随处可见的有数百年历史的老房子,而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些经历过数百年风雨侵袭的老房子不仅屹立不倒,很多还能供人居住。
村民梁振东家的三间老房子大门旁挂着一块由郏县人民政府监制的蓝牌子,这处被认定为清代的老房子红石墙基、青砖蓝瓦,房内有六根直径30厘米的圆木做顶梁柱,其中前檐下的两根柱子未涂漆,上面有不少虫眼,显示着房屋年代的久远。
梁振东一家如今仍住在这三间房子里,他对记者说,老房子冬暖夏凉,所以他一直不想搬出去。
细看梁家的老房子,一块红石墙基表面已有风化的痕迹,记者上前用手轻轻一碰,触碰处如齑粉般碎落。
“因为有六根顶梁柱撑着,这属于典型的墙倒屋不塌建筑”,随行的王钦正说,西寨村很多老房子之所以数百年不倒,有顶梁柱作支撑是其中主要的原因。
65岁的村民解振甲居住的老房子被称为解学士故居。这处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古宅是明代学士解保祥的官宅,占地2800平方米。宅院坐北朝南,一门四进四合院。二进主房是会客厅,除两边山墙以外全部为木柱结构,红石作阶,青砖铺路,6个立柱支撑着整座建筑。
这处老房子是西寨村历史最久远的老房子之一。其中一处主房大门由四扇木门组成,加上亮窗,整个门窗有一丈多高。木门系镂空雕花格子门,上面雕刻着扬鬃飞驰的奔马和盛开的莲花,生动逼真。
解振甲的老伴儿对记者说,这扇漂亮的木门从建房时一直保存到现代,和房子一样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文革期间为防被破坏,家里人曾用泥巴把它糊上。主房屋内还有木质雕花屏风,上有“福禄寿”3个古朴苍劲的梅花篆字。据说,这座宅第能保存完好,还在于当地人对解学士的尊重。解学士在中原大旱之时,曾慷慨接济附近的穷人,每次他的宅院即将遭受破坏的时候,人们就会站出来予以阻止。
西寨村明代举人梁文才故居是村里保存最完好的一处高达8.5米的二层古高楼。如今的房主、37岁的梁俊永对记者说,这座楼房传到他手里时也不知道传了多少代。一辈辈传下来的说法是,明末时期闯王李自成曾在这座楼房里住过,如今不少外地游客过来还都特意前来参观。
梁文才故居里放有木梯可通二楼,梁俊永说,木梯也是当年留下来的。通过木梯上楼,二楼南墙除中间有一方窗户外,两边还开有小窗,北墙也有一小窗,站在前后几扇窗前,整个村子的布局可尽收眼底。
“这房子的防盗功能很强”,在一楼,梁俊永指着大木门两侧墙上的两个深洞对记者说,除了木门上有门栓外,为防外人破门而入,木门后两墙间还可以放上更粗大的门栓,在楼房内居住会更加安全。木门底部还有一个圆洞,梁俊永说:“透过圆洞可以查看楼外面的情况。”原来,大门处设有7层台阶,透过此洞可将院中情况看得清清楚楚。
D 茶食文化见证昔日繁华徜徉在西寨村里,更多村民谈及的是村里经久不息的茶食文化。而年代久远的茶食文化,也见证着这个古老村落的昔日繁华。
“我当小孩时就记得我们村里有好几个茶馆,那时的茶馆可厉害了,四乡八堡的人都来喝茶吃羊肉。”80多岁的村民尹振东如此说。
在尹振东的记忆里,那时倒茶所用的是一种大肚子红茶壶,其他的他已记不太清楚了,“反正那时候的茶馆可出名了”。
“那时候,我们村的茶馆泡茶的水,都是用蓝河水,甘甜。”71岁的村民张仓说,上世纪70年代蓝河水还能吃,但后来被污染了。
如今,西寨村的茶馆依然兴盛,据粗略统计有20余处。这些茶馆没有名字和招牌,隐身于村落里的农家厅院。
77岁的村民张恒武面容慈祥,说话随和,他家的茶馆就开在自家院里,简陋的棚子里摆放着七八张小桌子,小桌子旁坐满了打麻将的村民,有的用茶馆的茶杯喝茶,有的用自带的杯子喝茶。
张恒武说,他开茶馆用的都是很普通的茶叶,一人一块钱,喝一天都中。“说是茶馆,其实是为大家提供个玩乐开心的地方”、“大家出来喝喝茶、打打牌,心里不愉快的事都忘了”。
西寨村村委会的张主任说,明清时期,冢头镇地处许昌至洛阳、禹州至南阳的两条官道交会处,是当时方圆几百里的商贸中心,兴盛时期商铺达到500多家。加之水陆交通方便,一时商贾云集,有“日进斗金”之盛况,被人们誉为“小上海”。这里酒楼饭馆林立,当地特色饮食面、牛肉、烧鸡等颇为有名,外埠客商多知冢头而不知郏县。
除茶馆再度兴起外,西寨村的特色美食也已名声在外。
正午时分,梁俊永在自家大院里开设的茶食园顾客盈门,他目前主要经营的仍是当地的特色美食,品种包括传统的面、糊汤面、牛肉、烧鸡等,不用出家门,一年的营业收入已接近百万元。
梁俊永说,如今他接待的食客中,有不少人来自平顶山及郑州、许昌、漯河等地,此次西寨村能入选国家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让他们对于村子的美好前景有了更多的憧憬。为了让西寨饮食文化发扬光大,村里成立了饮食协会,所有传统名吃都有了传承人。如今他们定期聚会,在一起切磋技艺。
“下一步我们会在古村旅游、保护古建筑方面多做文章,让更多的人了解、欣赏西寨村的美。”冢头镇党委书记张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