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的两次迁徙和改名
2014/12/8 17:53:37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范蠡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奇才。他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和商业等诸多领域都有建树。他的一生可谓跌宕多姿,精彩传奇。比如,在封建社会重农轻商的背景下,范蠡却是我国历史上辞官经商的第一人。因他辞官经商与封建社会的传统价值观相悖,所以长期以来范蠡始终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和获得应有的历史地位。
两次迁徙为保身
1、第一次迁徙:离越赴齐
伍子胥之死的警惕
范蠡最敬重的对手是伍子胥,他曾先后把阖闾和夫差扶上了王位,在吴国可谓功高第一人。然而最后伍子胥竟被夫差赐死,夫差还下令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入鸱夷之器扔入大江之中。范蠡从伍子胥身上看到了一位忠臣的悲凉遭遇。这个事例给范蠡敲响了警钟。范蠡陪同勾践夫妇入吴为奴三年,在十分凶险的环境里,范蠡一方面鼓励勾践忍辱偷生、静待时机;同时又为勾践出谋划策多次躲过劫难;最后设计并鼓动勾践为夫差“尝便诊病”,以此绝招彻底迷惑夫差,促使夫差力排众议,决定放勾践回国,范蠡最终协助勾践夫妇死里逃生。虽然立下大功,他却时时警示自己不要做伍子胥第二。
认为与勾践“不可同安乐”
在吴为奴三年,因朝夕相处,范蠡得以近距离深入观察勾践。直至后来,他得出了“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忍辱妒功,可与共患难,不可同安乐”的结论。离开越王也就成了范蠡必然的选择。所以当范蠡向勾践辞行时,尽管勾践软硬兼施执意挽留范蠡,说范大夫你留下来,我勾践与你分国而治;如果你还要走,我可要把你的妻儿全部杀掉。面对勾践的利诱和威胁,范蠡不为所动,毅然抛下功名利禄和妻儿,孤身一人乘船去齐。
从史书中获得感悟
精通史书的范蠡到齐国后,曾给当年的领路人、也是他的好友文种捎了一封信,信中说:“自古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劝说文种离开越王。然而士大夫出身的文种没有接受范蠡的忠告,他对勾践存有幻想。直到勾践赐“属镂”宝剑(即当年夫差赐伍子胥自刎的那把剑)给文种,逼其自杀,文种此时才意识到范蠡的先见之明,但为时已晚。
范蠡是我国历史上看清开国君王杀功臣潜规则的第一人,他也是揭示封建君王嫉贤妒能残酷本性的第一人。
2、第二次迁徙:自齐去陶
范蠡去齐国“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之后,齐国的老百姓觉得范蠡很贤能,希望他为相以造福百姓。诡计多端的相国田常迫于压力,还假惺惺送来相印。范蠡深知田常窥视齐王宝座已多年,他阴谋杀死齐简公和右丞相阚止,齐平公只是个傀儡。独断专横的田常及其族人是绝不会允许外人插手齐国政治的。
事实上范蠡离开越国已决定要远离政治,不再从政,他开始探索用兴国之策去发家致富。此时他深感“久受尊名不祥”,使他又一次感受到了“不祥”的社会政治氛围,随即当机立断:归还相印、散财、搬家,逃离去较远、人口较稠密的陶地重起炉灶。
两次改名含深意
1、赴齐后改名鸱夷
鸱夷不是为了思念西施
有些人说鸱夷是范蠡为了思念西施所为。西施是文种在诸暨苎萝村找到的美女。经范蠡三年精心调教,才貌双全后亲自送给荒淫好色的夫差,“以惑其心,而乱其谋。”吴国灭亡后,西施回到越国,被越后借口“亡国之女”装入牛皮袋(即鸱夷)投入江中而亡。
这里我们不来具体分析西施是否“随鸱夷浮江而终”(笔者已在《西施长眠地在无锡后宅》一文中揭示了西施系三叹荡自沉而亡),而是来分析范蠡这个人是否可能对西施如此念念不忘。
范蠡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20年,是春秋时期楚国宛邑三户(今河南南阳范公村)人。范蠡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中排行老二,他从小就聪敏过人。他的父母亲有相当的文化素养,给儿子取名“蠡”,还起了“字”叫少伯,从范蠡的“名”和“字”看,足见父母对范蠡寄予厚望。淯水的北边是秦国一代名相百里奚的故乡,范蠡就在昔日百里奚告老还乡后创办的学堂上学。在那里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培养,使他文武双全、德才兼备,在年轻时就胸怀鸿鹄之志。用现代人的眼光看范蠡属事业型的精英,而西施充其量只是范蠡兴越灭吴伟业中的一枚棋子,并不太可能对一个女人如此情深。
再具体看看范蠡的感情生活。范蠡是到了越国后才成婚的,婚后夫妻感情甚笃,在越国期间他们先后有了两个儿子。范蠡辞官经商到齐国陶地后夫人还为他生了个小儿子。司马公在《史记 货殖列传》中写范蠡时提到了他的夫人和儿子,只字没提西施,更无三妻四妾。由此可见,尽管范蠡身居高位,腰缠千万贯,他的感情却始终专一,个人生活十分检点。所以,说范蠡改名鸱夷是为了思念西施,并不符合事实。
鸱夷更可能为了纪念伍子胥
范蠡改名鸱夷最有可能是为了纪念伍子胥和对他表达愧疚之心。
从某个角度看,吴越争霸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以范蠡、文种为一方,以伍子胥和伯嚭为另一方的四个原楚国人之间相互博弈的历史。因范蠡、文种棋高一着和天时等因素,博弈的结果最终以伍子胥被夫差赐死告终。当然吴国这条船因失去了伍子胥这块压舱石,倾覆也只是时间问题。
自古至今,在战场上胜利者对高水平的竞争对手表示敬重和佩服可谓屡见不鲜。尤其是范蠡和伍子胥,他们忠君爱国的价值观基本相同,因各自的理想和各为其主,在战场上他们互为旗鼓相当的敌手,斗智斗勇,拼得你死我活。然而一旦战争的硝烟散去,胜败的尘埃落定,范蠡和伍子胥都不过是为越王和吴王作嫁衣裳而已。内心里范蠡十分敬佩伍子胥的拳拳之心和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这种敬重是出自博弈过程中的深入了解与惺惺相惜,正因为此,范蠡对伍子胥的死感到深切悲痛。
有以下两个例子为证:
其一,夫差最后兵困阳山,曾扯下一角衣衫写信乞求范蠡“存吴一线”。常言道:天与弗取,反受其咎。因有前车之鉴,范蠡当然不会给夫差机会,并亲自提剑列诉夫差六大罪状,逼他自刎。这六大罪状的第一条就是“杀戮忠臣伍子胥”,可见在范蠡的心目中伍子胥是名副其实的大忠臣。
其二,范蠡到了齐国,耕作和经商致富后,曾千方百计打听伍子胥儿子伍封(此时伍封早已改姓王孙)的下落。后来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王孙封。范蠡给他钱、教他如何发财致富。在范蠡的帮助下,王孙封后来成了战国初期齐国富甲一方的大富翁。范蠡以这种方式来弥补他对伍子胥的愧疚。
自称鸱夷之皮乃经商之道
范蠡改名鸱夷,号子皮(子皮者,皮子也),自称鸱夷子皮。范蠡十分明白,改名鸱夷是为了纪念伍子胥。
而当地人只知道他叫鸱夷子皮即“酒囊皮子”,一个粗俗、幽默的名字。范蠡所以这样做,是为了使自己这个外来客放下架子、入乡随俗,与当地人融合在一起;也便于他在陌生之地生存和发展。随着范蠡耕作和经商的成功,鸱夷之皮也就成了当地一个著名品牌,由此也能看出范蠡高超的经商能力。
2.范蠡去陶后改名陶朱
范蠡到陶地后改名陶朱,人称陶朱公。如果说改名鸱夷是范蠡为了纪念伍子胥,则改名陶朱凸显范蠡不做伍子胥第二。特别是在范蠡离开越国一年多以后,为越国立下大功的好友文种被勾践赐死,这用事实证明了范蠡“敌国破,谋臣亡”的预见。伍子胥和文种的下场使范蠡更觉得自己当初辞别越王离开越国的决定是十分正确的,并庆幸自己逃过了一劫。同时也使他更坚定了继续经商的决心。另外,齐国凶险的政治环境也提醒范蠡:要避祸,走为上策。所以范蠡改名陶朱,隐含了“逃诛”之意。这“逃诛”需要锐利的眼光,高超的智慧和巨大的勇气。毫无疑问,范蠡都做到了。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南阳网(2014-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