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南阳 >> 名人名家 >> 逸闻趣事 >> 浏览南阳

敢对毛泽东拍桌子的将军彭雪枫

2012/4/20 16:36:11 点击数: 【字体:


    彭雪枫是我军著名的军事家,也是毛泽东的爱将之一。他文武双全、军政兼优,深受毛泽东器重。同时,他也敢于坚持原则,犯颜直陈。为此,他曾同毛泽东发生了一次争执,并互相拍了桌子。毛泽东不仅没有记恨,而且还屡委以重任,在党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1935年11月30日,彭雪枫率红一军团四师的干部,由驻地出发到鹿阝县(今富县)东村参加红一方面军营以上干部大会。大会之后,四师干部返回驻地,但彭雪枫却接到一个要他留下来,中央首长要同他谈话的通知。
       
    一家大户的宅院,毛泽东就住在这里。
       
    毛泽东与彭雪枫的谈话,是从吴起镇战斗开始的。提起那次战斗,彭雪枫满面春风,微笑浮在眉梢。他边说边用手比划着。
      
    “最近听到一些关于二纵队不团结问题的反映,今天把你留下来,谈谈这个问题……”毛泽东开门见山地说。恐怕这就是找彭雪枫谈话的真正原因吧。
       
    这个问题对彭雪枫来说,是一道难解的问题。二纵成立于1935年9月22日。那天,中央红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委。下辖一、二、三纵队。二纵司令员彭雪枫、政委李富春,副司令员刘亚楼、政治部主任罗瑞卿,参谋长肖劲光。这是彭雪枫政治军事生涯达到的第一次巅峰。但他就任伊始,就遇到了难题。一方面,纵队主要领导成员多来自原红一军团,引起了二纵(原红三军团)指战员的不满与抵触;另一方面,纵队主要领导人,都是才华横溢而又锋芒毕露,血气方刚,争强好胜的年轻将领,所以工作中出现分歧与矛盾在所难免。因为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到一、三军团的团结问题,而且还牵扯到一些领导人的问题。他早就想找毛泽东谈谈,但又顾虑谈话的后果,今天已到了非谈不行,不谈没有退路的地步,刚才谈论吴起镇战斗胜利喜悦的心情一下子不见了。他拧着眉头,紧闭着嘴唇,表情严肃而冷静,停了一会儿,终于开口了:“自二纵组建之日起,矛盾就开始了。当时,有部分干部战士对纵队主要领导成员的组成有意见,说:除我之外,纵队主要领导都是由一军团派过来的,难道三军团就没人了?问题出现后,经反复做工作,思想问题基本得以解决。”
       
    彭雪枫接着又说:“前边的问题刚刚缓解,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使矛盾进一步激化了。”
      
    “主要问题有哪些?你详细讲一讲。”毛泽东插言道。
      
    “从二纵组建到陕北会师,共一个月零一天。此间发生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批斗、处理了一批干部;二是杀了一些人。”
      
    “那些被杀、被斗的都是什么人?什么原因?”毛泽东严肃地问道。
      
    “问题发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个别领导同志在生活上搞特殊化引起群众的不满;二是少数干部、战士有违反群众纪律的行为。“红三军团在彭德怀同志言传身教下,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本色,特别是在长征途中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亦是上下一致,官兵平等,过着同样的生活,领导干部和士兵伙食完全一样;但这次派到三军团工作的几位领导同志,在生活上搞特殊化,常聚在一起改善伙食,从而引起三军团一些同志的强烈不满。他们对这种作风看不惯,下边的干部、战士为此常发牢骚,讲怪话;另一方面,那时生活极其艰苦,伙食条件极差,有些同志饿得受不住了,偶尔发生违反群众纪律,偷吃群众东西的现象。
      
    “部队中发生这类情况,本属教育问题,有些还是有情可原的;但刚派过来的个别领导同志,把这类问题看得过于严重,认为这是对革命丧失信心的表现,因而提出要在三军团整顿纪律和审查干部(实为搞肃反)。对那些被认为问题严重的人,甚至要采取处死的办法予以惩罚,因而引起了多数人的反对,从而激化了矛盾。”
       
    彭雪枫讲得条理贯通,滔滔不绝;且实实在在,入情入理。
       
    毛泽东凝神细听。
      
    “我听说黄克诚就带头反对整顿纪律,有没有这回事?”毛泽东直言探询道。
       
     彭雪枫泰然自若地回答说:“有这回事,而且完全属实。
      
    “当时他的确对这种作法提出过反对意见,而且态度坚决。他不仅找我谈了他的看法,同时也找了提出整顿纪律和审查干部的领导同志,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他说:‘某些干部、战士表现得情绪不高,发点牢骚,这与领导者平时教育不够有关系。同时,有些领导干部在生活非常艰苦的时候,不能以身作则,对下边有影响,不能完全责怪下边的同志。’”
       
    黄克诚还提出,下边的同志偶尔违犯群众纪律,固然是不对的,但还应以教育为主,不能采取对待敌人的办法来对待自己的同志。何况我们刚刚走出草地,大家已经被拖得精疲力尽,目前的情况仍然很困难,马上进行整顿纪律和审查干部是很不合时宜的……
讲到这里,彭雪枫把目光投向悉心倾听的毛泽东,并用十分恳切的口吻问道:“我想听听您对黄克诚同志反对整顿纪律和审查干部意见的看法与评价,他这样做,是也非也?”
       
    毛泽东并不回答彭雪枫的问话。他站起身来,点着烟,来回踱着步子,房内一片寂静。停了一会儿,他走到彭雪枫面前问道:

    “那么你对黄克诚的意见持何态度呢?”
       
    彭雪枫直言不讳地说:“我认为黄克诚同志的意见是正确的,我支持他的意见!
       
    “但由于黄克诚同志提了上述意见,领导就认为他不可靠,不宜担任领导工作,更不能带兵,并召开各种会议对他批判了几天……”
       
    室内出现了令人窒息的短暂的沉寂。为了打破僵局,毛泽东扭转了话题:“好了,我们暂不谈黄克诚同志的问题。你把杀人的情况谈一谈,被杀人员的姓名、基本情况及被杀的原因,都谈谈。”
       
    彭雪枫风趣地说:“不谈黄克诚的问题不行,因为要谈杀人问题,就避不开黄克诚,杀人的事总是和他搅和在一起,因为他是军事裁判所所长嘛。”
       
    毛泽东笑了。他边做手势边说:“好了!好了!如实说就行了。”
       
    “部队由于在哈达铺休息的时间太短,干部战士的体力消耗尚未得到恢复,所以在向陕北进军途中,掉队的人一路不断。个别领导同志认为掉队与情绪不振有关系,因此怀疑掉队的人会投敌叛变,于是对掉队人员采取残酷的惩罚措施如抓起来送军事裁判所审判处理;但裁判所又无实权,许多决定又是上边决定了由裁判所去执行。黄克诚刚任裁判所长就发生了一件事情:“一个卫生队长在行军途中掉了队,正赶上部队整顿纪律,硬是把他送到裁判所要枪毙。黄克诚坚决不同意枪毙这个卫生队长,因为他在中央苏区有反AB团、反改组派错杀大批好同志的痛苦经历,对错杀好同志的惨状记忆犹新。虽然上边作出了枪毙的决定,但他坚持不在枪毙卫生队长的布告上签字。尽管他不签字,人还是给枪毙了。
        
   “黄克诚一向律己很严,这件事虽然不是他决定的,而且还作了抵制,但他常常自责:如果反对得再坚定一些呢?如果再通过其他途径向中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党史博览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