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练兵,将要攻打越国,洗雪父仇。便想先发制人,攻打吴国。范蠡劝阻道:“战争是十分残酷的事情,无端斗杀更是违背德信,这是上天所忌讳的,对于出战者没有好处而且非常不利,应该慎之又慎,万万不可轻举妄动。”勾践说:“我已经决定了,不要再说了。”
于是,调动全国精兵3万人,北上攻吴,与吴兵战于夫椒(太湖中山名)。结果,勾践大败,仅剩5000残兵,退守会稽山(今浙江中部,主峰在嵊县西北),又被吴军团团围住。
勾践凄然对范蠡说:“我不听先生之言,故有此患。眼下如何收拾危局?”
范蠡冷静进谏说:“持满而不溢,则与天同道,上天是会保佑的;地能万物,人应该节用。这样才会受地之赐;扶危定倾,谦卑事之,则与人同道,人可动之。为今之计,只有卑词厚礼,贿赂吴国君臣;倘若不许,可屈身以事吴王,徐图转机,这是危难之时不得已之计。”
勾践无奈,只好派大夫文种前往吴军大营请求议和。
文种初次赴吴营,受到吴王夫差的骨鲠大臣伍子胥的极力阻挠,说:“上天以越国赐给吴国,机不可失,千万不要答应”。
勾践闻报,痛不欲生,想要杀妻毁室,然后与吴王决一死战。范蠡、文种劝阻了他。说:“权臣太宰伯贪财,这是可钻缝隙。”于是,越国先用美女、宝器买通伯。使之转献吴王夫差,然后再派文种前去乞和。
文种见到吴王,说道。“大王如能赦免勾践,越国情愿尽献珍宝,举国上下降为臣民。倘若不许,勾践将尽杀妻子,毁尽宝器。然后率领5000名士兵和大王决一死战。真的厮杀起来难免使大王蒙受损失。杀掉一个勾践,怎能比得上获得整个越国呢?望大王三思。”
谗臣伯也在一旁帮腔说:“越国已经降服为臣民,若能赦免越王,的确对吴国有大利。”
吴王夫差心有所动,便要许和。这时,大臣伍于胥谏阻说:“树德行善,莫如使之滋蔓;祛病除害,务必断根绝源。现今勾践为贤君,文种、范蠡为良臣,君臣同心,施德惠民,一旦返国,必为吴国大患。吴越两国水土相连,一旦结成世仇,兴亡成败不可不虑,如今既克越国,倘若使他复存,实在是违背天意,养寇留患。”吴王不听,终与越国讲和,罢兵而去。【原标题:范蠡-处静守柔后发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