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出生在三国南阳郡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里。父亲早逝,母亲一边赚钱养家,一边教邓艾识字。由于家境贫寒,年幼的邓艾常常遭人欺负。恐惧中,邓艾染上了口吃的毛病,说话结结巴巴的,就像是打隔山炮一样。
邓母曾是一位大家闺秀,读过不少书。她知道,要想把儿子抚养成才,必须帮助他克服自卑的心理,树立自信心。邓母教子的方法很特别。每当做饭的时候,她便把儿子叫到锅灶旁。母子俩一边烧火做饭,一边闲聊。邓母听说儿子在外面常常遭人欺负,很痛心。她对儿子道:“儿呀,这人生嘛,就好比烧火做饭,只有不断地给自己添柴火,把自己的心底烧红了,才能把人生的饭做熟。”邓艾一听,觉得母亲的话就是有道理。可不,那些欺负邓艾的孩子中,有些还没有邓艾高,没有邓艾大,没有自邓艾识的字多。可是,他们凭什么欺负人?原来,他们早用柴火把自己的心底烧红了!把自己的心底烧红了,就有了底气;有了底气,就什么也不怕!
一次,又有一群小伙伴在邓艾面前学邓艾说结巴话。他们不仅学说结巴话,而且还用结巴话骂邓艾,说邓艾是遗腹子,是没有人要的野孩子。邓艾一听,肺都气炸了。要是在以前,邓艾是不敢动手的。这次不同了。邓母的话迅速在邓艾的耳边回响,一下子把邓艾的心底烧红了。邓艾飞起一脚,踢向身边那位最大的男孩。男孩被踢倒后,不敢恋战,爬起来就跑。其余的小伙伴见状,也一哄而散。自此,再也没有人敢欺负邓艾了。邓艾慢慢地自信起来,口吃的毛病也逐渐有所缓解。
曹操夺取南阳,迁徙南阳居民到汝南屯田。邓艾与母亲被迁到汝南襄城,沦为屯田居民。18岁那年,邓艾迎来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机遇。这一年,襄城要选拔一批官吏。可是,在屯田的农民中,有才学的人却寥若晨星。由于邓艾能识文断字,有人推荐他做襄城的典农都尉。在面试的时候,邓艾心里一紧张,说话结巴的毛病就犯了。他结巴了半天,连一句顺畅的话都没有说成,那个典农都尉的乌纱帽自然也成了泡影。不过,邓艾还是得到了一个稻田守草吏的小官。这个差事实际上就是巡山,防止鸟或者野猪什么的糟蹋田里的庄稼,很枯燥。邓艾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家里。
邓母听了邓艾的诉说,又把邓艾叫到了锅灶旁。邓母拿了一小把谷草,用打火石点着,送到锅灶里。然后,又送了一些树枝。锅灶里的火慢慢地着起来了。邓母说:“儿呀,你说说看,那把稻草是不是很小很瘦弱”?邓艾说:“是”。母亲说:“可是,那把稻草却把那些树枝燃着了。如果咱们开始就用打火石来点燃那些树枝,那么,树枝能着吗”?邓艾说:“不能”!母亲说:“这就对了。什么事儿都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当然,当官也是这样!儿呀,从今天起你已经踏入了仕途,你要高兴才对”!邓艾一听,觉得母亲说得有道理,于是便去掉了忧愁,愉悦起来。
第二天,邓艾就带着行李,去做自己的稻田守草吏了。邓艾一边干着稻田守草吏,一边研读兵法。他经常拿着笔,把高山大川画下来,详细地批注一些文字。同事们问邓艾画的是啥,他说:“这是布兵图,在哪里扎营,在哪里设埋伏,这纸上都写着呢!”。同事们听了,都嘲笑他说:“你吹牛吧?咱们只要把庄稼看好就行了,布兵打仗那是将军们的事儿!”面对同事们的冷嘲热讽,邓艾自信地反驳说:“那刘备还是一个卖草鞋的呢!”同事们一听,都不说话了。因为,那个时候,刘备已经是割据一方的大将军了。
果然,邓艾从守草吏开始做起,然后做了太尉府掾吏,尚书郎、南安太守、方城侯、安西将军,最后被任命为镇西将军、邓侯。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邓艾与钟会统率80万大军分道向蜀国发起进攻。邓艾采用迂回的办法,直接打到了蜀国的都城成都,俘虏了蜀国的小皇帝刘禅,就连蜀国名将姜维也不得不罢兵投降。邓艾因此被称为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与诸葛亮、司马懿等人一起永垂史册,名垂千古。
在邓艾失意的时候,邓母没有批评邓艾,而是采用了灶前教子的办法,用朴素的比喻点燃了邓艾的自信心,扬起了邓艾心中远航的白帆,成就了一代军事家。邓母的这种教子方法是值得后人敬仰和学习的。作者:田野【原标题:灶前教子 成就大军事家邓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