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锦素有“寸锦寸金”之称,一件用云锦织出的明朝龙袍是珍贵文物,但是织造的过程你了解吗?昨天,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文化厅巡视员、江苏省文联副主席高云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社会各界对于物质遗产(文物)的保护十分重视,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出现“只重有形结果,不重无形过程”的现象。他建议,调整文化保护管理机制,把非遗保护职能合并到文物局,成立文化遗产保护局,改变非物质遗产受“冷落”的现象。
手艺一旦失传,是一种人类创造的灭绝
高云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遗产(即通常所说的文物)都是人类珍贵的人文遗产。它们是一体的两个面。而文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非物质遗产是心口相传、秘不示人的工艺过程。两者同等重要,不可分割。唯有两者合一,才能完整展现人类的文明进程。
甚至有的专家说,物质遗产可能损坏,但只要生产工艺在,仍可再生——尽管有了本质的差别。而工艺一旦失传,则一种人类的创造就会彻底灭绝,并不是科技发展就能解决的。所以,从理论上说,非遗的保护与文物的保护相比,有着特别的意义,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些受“冷落”
高云解释说,事实上遗产是国际通行的概念,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混合遗产以及文化景观4类。其中文化遗产中就包含了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世界上不少国家都设立了文化遗产局。
高云认为,比较起来,我们对于文物的保护十分重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远远不够。他列举了四点原因,首先,虽然各地都设有文物局,但各级政府部门中大都没有设置正编的非遗保护机构。其次,各地都设有文物执法部门,非遗保护则连行政执法主体都不明晰,以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至今没能得到有效的落实。第三,各地都有博物馆,而非遗展示大都只设在文化馆、群艺馆和艺研所等机构内,既形成不了气候,也无法正常对公众开放。第四,文物的保护体系已趋成熟,非遗的保护至今还没有形成程序性和系统性,常常因人因时因地而异,随意性较大。
成立文化遗产保护局
高云建议,文化主管部门在解决机构问题的同时,将物质的和非物质的遗产保护职能统一整合,综合进行考虑,并将非物质遗产保护纳入文物保护系统,改文物局为文化遗产保护局。
“把非物质遗产纳入政府的文物保护系统进行保护,也有利于集约型发展。”高云认为,此举既解决了非遗保护机构的设置问题,又有利于将两种形态的文化遗产统筹保护、全面展示和 协调利用。同时,避免了机构重复设置、遗产保护重复进行、展示场所重复建设等。
“南京有着非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在保护挖掘上也颇有成效。”高云同时也希望各省区市可以加大对非遗的宣传力度,建立非遗展示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制造过程,“如果本身的条件不允许,也可以在博物馆和博物院建立非遗展示中心,方便市民参观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