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众多游客在出游时都将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目的地。保护历史文化街区这份历史文化遗产,使其传承下去,再度成为众多人关注的话题。
就此,记者采访了长期跟踪研究历史文化街区及其保护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杰。
保护面对“沉重的翅膀”
记者:当前,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广受关注。其中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总体而言,对其的保护不够理想,那么这种状况是如何产生的?
张杰:虽然我国的很多城市的历史悠久,但目前城市中的历史建筑等主要为清代和民国时期留下来的,而且,历史文化街区目前的数量已不是很多。相比而言,古村、古镇的数量则相对较多,也以清朝之后的为主。总体来说,相对于五千年厚重的历史,我们的城市在能够直接感受到的历史文化载体方面,比起欧洲城市还显得有些非常不足。
一方面,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中的房子质量普遍较差,这与长期投入太少等有关。另一方面,自上世纪50年代到今天,对留在老街区的房子使用过度、关照过少。首先,房子里面住了过多的居民。其次,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制度的变迁,老街区中的房屋产权混乱,相关的责任不清晰。这些“老街区”住了过多的人且疏于维护,再加上长期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欠账很大,因此造成了几十年时间中的人为损坏,这使得历史文化街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新区住宅建设的发展,大多数有能力的居民搬出了老街区,现在留在里面的主要是弱势群体,此外还有进城打工的人入住其中,其拥挤的状况并没有解决。这样就出现了“老街区”或者被拆掉改造,或者被留下来但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改善,而且很多地方的状况还在恶化。
这种状况造成了几个问题。首先,房屋的破败和基础设施的缺乏和拥挤的居住状况使得改变其中居民的居住条件对政府和社会而言都是沉重压力,希望尽快改造,因而产生许多争议。其次,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文化旅游业、服务业的发展使一些地方的政府、开发商以保护的名义将老城区当作发展的契机和摇钱树,以消费历史、造假古董等手段改造这些街区。
记者:当前,呼吁和鼓励公众参与到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的呼声逐渐强烈,那么这种参与又面临哪些难题?
张杰:目前公众参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目前这还是一个“看起来很美”的议题,实际执行起来很难。说到公众参与,那么参与者是谁,其参与的法律、经济基础是什么?这些都是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先明确的。老街区中许多房屋产权混乱,没有产权怎么参与?像北京这样的城市,老街区的居民普遍收入较低,愿意改变居住条件。即使政府在新区建设了廉租屋、保障房等,但由于缺乏应有的配套设施,孩子上学、老人就医、交通等都很不方便,难以维持基本的日常生活。所以,很多人不愿搬出去,这使得老城人口疏解举步维艰,长期难以实现。
此外,长期以来,法律观念在城市改造和保护中比较弱。在一些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拿钱开路”,老百姓心态也不平衡,希望讨价还价,角力缺少规则,使得旧城改造和保护成为敏感的社会问题。
我的学生每年都到一些老城去调研,发现这类矛盾已到很深层次。这类问题不能简单地完全归咎于政府或者开发商,群众的惯性思维也使得问题更为复杂。当然,在一些中小城市,城市规模较小,产权清晰,住房不拥挤,物理条件要好,保护更为容易。但是这只限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则没有这样乐观。据悉,在古城,老房子消失的得也很快。其中一大部分是居民自己改建、拆建的。很多老房无法满足老百姓对居住和经营环境的改善的要求,而按照专业标准维修又太麻烦,所以他们选择自己拆建,省钱省力。可见,历史街区的保护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只要给老百姓产权就能解决好保护的问题。在对于弱势群体给予关切与扶助的同时,还应该强调保护是每一个居民的责任。
抓住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这一关键
记者: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又如何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并加以化解?
张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所面临的问题,是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相结合的产物。如果不能历史地、现实地看待和理解问题,最后的结果可能是我们无法面向未来。
现阶段我们要抓住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如果这一问题对于我们一个民族和社区是至关重要的,那么社会应该协调各方力量解决这一问题。否则,再过20-30年,在博弈过程中,历史记忆和遗产实体会越来越少。如果不能将主要问题抓住,在实践将会走很多弯路,而且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这些遗产一旦消失就永远消失。因此,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应上升到国家的文化战略,如果不能从国家文化认同、软实力建设、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层面上有高定位,没有更大的工作力度和法规支持,以及相应的资金投入等,现有状况很难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