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千年前海南岛上的古人怎样生活?良渚文化首次发现的人骨有什么故事?2900多年前西周贵族精美奢华的绿松石马车到底是什么样?汉代贵族享乐派的代表海昏侯墓主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紫禁城”原型的格局怎样?甲午海战中撞向日舰的“致远舰”今何在……
2015年,考古学家们把这些今日中国人或熟悉或陌生的证物一一捡起。
中国社科院12日在京公布2015年“六大考古新发现”。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江苏兴化及东台市蒋庄良渚文化遗址、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江西南昌市西汉海昏侯墓、汉魏洛阳城宫城太极殿遗址和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遗址当选。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说:“这六大发现中,海昏侯墓和致远舰万众瞩目,众望所归,海南岛和蒋庄两处史前文明都有人骨发现,对于研究当地古人类遗传特征、饮食结构、健康状况、迁徙状况至关重要,而周原遗址和太极殿遗址的发现则是中国古代都邑性质考古的新篇章。”
中国社科院主办的年度“六大考古新发现”,由专业人士评选,为业界所瞩目。王巍说,其评选标准不在于出土遗迹遗物是否好看,是否有大场面,而是看其学术价值及所蕴涵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是否重要,是否运用了考古发掘的新方法和新理念。
海南岛除了蓝天、白云和沙滩,可能还有南岛语族祖先
名称: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
坐标:海南东部沿海地区的陵水、三亚、万宁等地
距今:6000到3000年
描述:在“中国考古处女地”之一的海南省东南部沿海地区陵水、三亚、万宁等地,考古学家发现了英墩、莲子湾、桥山三种全新的、文化内涵有异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出土大量陶器、双肩石器和贝类等水陆生动物遗存,更发现了海南首座史前墓葬并出土人骨。
点评:为构建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编年与谱系提供了关键证据。同时发现的史前墓葬和人骨,将为研究海南先民的体质特征、DNA信息等提供支持。而此次出土的新石器时期古人用的有肩石器,与世界上仅次于刚果语族的第二大语族——南岛语族的近似。南岛语族包括1262种语言,分布在南太平洋到印度洋的上百个岛屿,主要居住地区包括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和玻利尼西亚等,属于南岛语系语言的人口约2.7亿人。
对玉无比热爱的良渚文化跨过长江、向北挺近的首证
名称:江苏兴化、东台市蒋庄良渚文化遗址
坐标:江苏省兴化、东台两市交界处。
距今:5200-4200年
描述:蒋庄遗址是长江以北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大型聚落,也是该地区首次发现的随葬琮、璧等玉质礼器的高等级良渚文化墓地。特别是一个刻画有“凸”字形祭台符号的玉璧,对于良渚先民精神信仰的研究弥足珍贵。此次发现保存较好的人骨是考古界巨大的“惊喜”——长江以南的良渚文化地区因水系密布和土壤酸性难以保存人骨。
点评:蒋庄遗址突破了以往学术界认为良渚文化分布北不过长江的传统观点。墓地墓葬数量多,埋葬密集,葬式、葬俗丰富多样,部分人骨及葬具保存较好,为研究良渚文化的埋葬习俗、社会组织关系与人种属性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
姬姓祖先住宫殿、开豪车,还设计了精细的城市水网
名称: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
坐标: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岐山一带
距今:3100-2700年
描述:周原遗址是周人的老家,新一轮考古主要发现了迄今发掘规模最大的西周建筑遗址。这处大型夯土基址平面呈“回”字形,是一处高等级宫殿。同时,还在一西周中晚期的车马坑内发现一绿松石马车,推测驾四马。其车轮牙为青铜浇铸而成;车軎、车辖、衡饰上的纹饰皆为绿松石镶嵌而成,这种做法以往极罕见。而遗址内新发现的一西周晚期水网系统,填补了周代都邑性遗址给水(池苑)系的空白。
点评:极为罕见的豪华马车,庭院中一处特殊的立石和铺石遗迹,都让人对当时高等级贵族的生活有了更丰富了解。遗址内水网系统的发现与确认,加深了今人对周原遗址聚落扩张过程与水源关系的认识。近3000年前先人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体现出的人与环境、城市与环境关系的思考令人感佩。
好一幅风雅、奢靡的贵族生活画卷!
名称:江西南昌市西汉海昏侯墓
坐标: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老裘村民小组东南约1000米的墎墩山上
距今:2000多年
描述:海昏侯墓园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从发掘至今,此地已出土1万多件文物,其品级之高、内涵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均属罕见。
创下汉墓考古之最的285枚金饼、镶嵌着琉璃的马蹄金,印证了西汉昭宣时代的社会富足;更让人大开眼界的,是成套出土的编钟、编磬、琴、瑟、排箫、伎乐俑,数以千计的竹简、木牍以及有文字的漆笥、耳杯,惟妙惟肖的青铜雁鱼灯、青铜火锅,镶嵌着玛瑙、绿松石和宝石的青铜镜……从音乐到书籍,从香薰到饮食,这位高级贵族的情趣和享乐,令人惊叹。
点评:墓主为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的可能性最大。海昏侯墓的意义绝不在于器物之精美,而在于其承载的历史价值。由于中国关于诸侯王的考古几近空白,它的“横空出世”,为研究汉代贵族生活提供了宝库。
经天纬地、多民族融合的皇城演变史
名称:汉魏洛阳城宫城太极殿遗址
坐标:河南孟津县平乐镇金村
距今:1790年
描述:汉魏洛阳城宫城太极殿由居中的太极殿主殿和两侧略小的太极东、西堂组成,三殿东西并列在同一条东西轴线上,是为“建中立极”;在中心正殿前设三道宫门、三大主殿南北纵列,是为“五门三朝”。当时,以太极殿为大朝的举行地,东西堂为常朝、日朝的“东西堂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点评: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体量最大的建筑群之一,它设计严格,统一规划,开创了中国古代宫室制度及都城布局的新时代。其建制不仅直接为隋唐所沿袭,更为宋、元、明、清所继承并远播东亚,可谓“紫禁城”的原型。它始建于鲜卑入主中原时期,但延续、发展了汉文化宫殿制度的理念,是多民族融合发展的重要见证。
不平凡的船只,见证不平凡的战争
名称: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遗址
坐标:辽宁丹东市西南50多公里海域
距今:121年
描述:甲午海战中,管带(舰长)邓世昌驾致远舰撞向日舰吉野最终沉船殉国的一幕,尤为慷慨悲壮。在“丹东一号”清代沉船遗址,现场物证揭示了当日的惨烈:船体受损严重,穹甲板以上船体部位荡然无存;舱内有过火痕迹,艏部、右舷、艉船均有火烧迹象……
考古发现的穹甲结构、方形舷窗、鱼雷引信、11毫米十管加特林机枪、152毫米口径炮弹以及带有“致远”文字款识的制式餐具等,再结合多方史料和档案,种种证据都指向“丹东一号”沉船就是北洋水师致远舰!
点评:“丹东一号”开创了中国近代史考古成果进入六大新发现的先河,也是中国考古人第一次进行大型军舰类型遗址的发掘研究,为中国近代史、甲午海战史和世界海军舰艇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致远舰承载着重大历史意义,其悲壮不屈与英勇顽强,值得后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