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走进洛阳 >> 印象洛阳 >> 浏览洛阳

匾额背后的故事 山村古宅藏巨匾 功德声望后人传

2013/11/25 16:40:09 点击数: 【字体:

匾额背后的故事 山村古宅藏巨匾 功德声望后人传

“典型犹存” 匾长220厘米,宽98厘米,上款为“恭旌大德望太公、大壶范太母懿行”,下款为“姻晚生李茂林立,嘉庆六年岁次辛酉一阳下浣之吉”。“大德望”是对德高望重的年长男性的称呼,“大壶范”是指具有美好、善良品德的女性。嘉庆六年即公元1801年。

匾额背后的故事 山村古宅藏巨匾 功德声望后人传

“义重连枝” 匾长210厘米,宽96厘米,上款为“特授嵩县儒学教谕李默为表东魏五兄立”,下款为“道光十一年子月吉日”。此匾边框缺失,匾文行书阴刻,雄健有力。道光十一年即1831年。

匾额背后的故事 山村古宅藏巨匾 功德声望后人传

“孝友睦姻” 匾长220厘米,宽98厘米,上款为“恭旌敕授儒林郎表东魏老先生懿行”,下款为“则中恒号顿首,龙飞道光十九年梅月榖旦”。儒林郎为从六品文散官,道光十九年梅月即公元1839年农历腊月。

    本报推出《匾额背后的故事》这一栏目后,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关注。嵩县的魏留成先生给我们打来电话讲,他的老家在嵩县库区乡安岭村,至今保存着他们先祖遗留的许多古物,有老宅、有家具、有碑刻,特别是三块清代匾额,历经劫难却仍然被族人基本完好地保存下来。

  小小山村,古朴雅致

  闻此消息,记者日前邀请市民俗博物馆专家范西岳等,前往嵩县探访。从市区驾车一路南行,到陆浑水库西侧的时候,我们沿着一条曲曲折折的村道折向西,在起起伏伏的丘陵上驶了十几分钟,就到了这个名叫安岭的山村。

  一听说采访村中匾额的事儿,很快便围过来六七位老人,73岁的魏锁庭最是热情,领着我们东奔西走四处询问查找。

  安岭村中,魏姓人口如今约有300人,在他们聚居的村东部,矗立着一片青砖灰瓦、高大轩昂的古宅。这片古宅坐北朝南,左右相连,成排成行,虽然许多已经坍塌损毁,但仍可看出是由五所深宅大院构成的。

  最东侧的这所宅院是目前保存得相对最完整的,三进院落,临街、过厅、上房均面阔三间,前后相通。

  在这所老宅里,现在保存着诸多古物,清末民国时期的食摞、粮斗、板箱、坐椅等,无不古色古香。其中一件铸造于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的铁“云板”十分让人称奇,它重约15公斤,两端形似云头,并饰以日、月、飘带等花纹图案。敲击下方的“点”,声音洪亮,本是旧时官署或富贵人家发出报事、聚众信号的器具。最让大家看重的,是嵌装在正房进门上方的“典型犹存”大匾,它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虽然久经风吹日晒,色彩尽失,但匾体仍保存完整,真实记录着这座宅第的历史及其主人的功德。村民们讲,这块匾之所以能够躲过历史上的一场场劫难,至今仍保持原位原貌,关键是曾长期被人用和了麦秸的黄泥遮盖住了。

  随后,在村中的另外一户魏姓人家,我们还寻访到了“义重连枝”和“孝友睦姻”这两块匾额。

  积德行善,匾额称颂

  询问这些老宅及匾额的来历,魏锁庭等人介绍,嵩县安岭的魏姓人氏祖籍河北巨鹿,后经确山迁居永宁(今洛宁县)河底乡东元村。清朝康熙末年,魏氏第15代人魏可忠和胞弟魏可孝为生计所迫,艰难跋涉来到嵩县安岭定居。在随后的几十年间,兄弟俩带领子孙辛勤耕作,同时还善于经营,使家庭很快发达起来,渐渐成为当地巨富。

  清朝嘉庆至咸丰年间(公元1796年至1861年),是安岭魏氏的鼎盛时期。据祖传家谱和村中的碑刻记载,魏家当时有土地上千顷,一遇灾荒,就开仓放粮,凡前来讨要者,只要其背扛肩挑拿得动,数量不限,全力供应。魏家大门外还经常拴着几匹骡马,过往行人或四方邻里需要,打个招呼,说明自己的姓名、住处和使用起止时间,魏家也无偿允准。村中建庙宇建舞楼,兴办公益事业,魏家更是捐地捐款,占了大头。

  村中现存的古宅就是在这一时期建设而成,当时占地约50亩,5所三进或四进的深宅大院横成排,竖成行,东、西两院旁边还各设花园、学堂、下人院、牲口院等,规模宏大,被人称为“魏五宅”。

  与此同时,魏家还格外重视对子孙的教育,先后有魏卿、魏之琦、魏之璜、魏瑶圃、魏秀来、魏廷瑞等多人考中秀才,并被选拔进入京师国子监读书。其中最为有名的魏之璜,字璧斋,号表东,因在家族同辈兄弟中排行老五,时人称其为“五先生”,曾被授儒林郎,官至从六品的布政司经历(布政司是清代承宣布政使司的简称,掌管一省的民政、田赋和户籍,长官为从二品的布政使,地位仅次于总督、巡抚,经历一职主要掌管出纳文书)。

  此人丰裁峻整,器量渊涵,善书画,工笔扎,经史博通,对人多所包容。他的大哥魏龙光去世得早,留下孤儿寡母,他长年坚持照顾嫂嫂,还请旨为其建造了节孝牌坊,对侄辈,更是视若己子,殷勤抚育,直至教养其成人。有一年,当地发生了罕见的大灾荒,他打开自家的仓廪,多方调度,赈济饥民,一时间,四面八方的道路上都是前来讨粮的人流。全靠着魏之璜的救济,在其他地方饿殍遍野的情况下,安岭一带的百姓却全部得以存活。同时,他还积极捐献资财,助修县里、府里的文庙、试院,支持教育事业。为此,府、县的长官和四方群众曾给魏之璜赠送了数十块匾额,来表彰感谢他的功德。目前村中的“义重连枝”匾和“孝友睦姻”匾,就是其中得以保存下来的两块。

  段段历史,流传至今

  根据村中遗留碑刻记载,嵩县安岭魏氏在同治年间开始衰落。清朝末年,战乱频仍,匪患丛生,即使作为一个官宦富足之家,魏家也经常遭遇家破人亡的悲惨事件。

  在安岭村,我们看到了一通“旌表魏母张孺人节烈碑”,立碑时间虽是清朝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但记载的却是清朝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前后的事情。碑文中的“魏母张孺人”是安岭魏门第19代魏廷选的妻子,出自附近一户张姓书香门第,婚后刚生下一子,丈夫就去世了。她悲痛欲绝,准备随夫而去,可看到襁褓中的婴儿,就坚强地支撑下来。不料,随后儿子也夭折了,族人看其可怜,就把侄辈中的一个孩子过继给了她。同治元年,一股规模庞大的土匪来到了这一带,无恶不作。张氏回家探望父母,恰遇土匪,就随母爬上村旁高大的九皋山避难,可土匪紧追不舍,一直把她们逼到了一处悬崖边。看到一群狂荡的土匪围过来欲行非礼,张氏为了不受侮辱,绝望之下,对年迈的母亲喊了一声“我去死了”,就纵身跳下了高高的悬崖,粉身碎骨而逝。

  到了民国时期,洛阳南部地区更是匪乱严重。据村中老人回忆,大约在1930年前后的一天夜里,大匪首郭世法率领大批土匪突然来到安岭村,四处放火,烧杀抢掠。魏家那片规模宏大的“魏五宅”,绝大多数被点燃焚毁,居住在里面的人也有许多遇难。直到今天,这些宅院的旧址上还矗立着一堵堵残垣断壁,烟熏火燎过的黑色痕迹清晰可见,人们不愿也不敢将其平掉建房,连同村中的碑刻、匾额,当作对历史的纪念。

  专家评析:这三块匾是清代中晚期遗物,最晚的一块距今也有近170年的历史,在民间能够比较完好地保存至今,十分难得。从内容来看,他们均属功德声望匾,是当时人们对匾主人的美好品德进行颂扬之物,充分反映了当时的民风民俗。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洛阳晚报(2008-06-02)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