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走进洛阳 >> 印象洛阳 >> 浏览洛阳

洛阳牡丹文化大观(3)宋代洛阳的牡丹诗资源

2013/11/25 16:13:05 点击数: 【字体:

洛阳牡丹文化大观(3)宋代洛阳的牡丹诗资源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李玉明 绘
 
    宋代文化特别灿烂,特别注重发展牡丹文化,即使她在遭受金人南侵慌忙南渡时,也不忘返身抓一把牡丹花瓣。宋代的洛阳已经有了牡丹花会,西京留守钱惟演“以花为屏帐”使“满目皆花”,这直接促使了宋代牡丹诗的繁盛,也使得“洛阳牡丹甲天下”一语不胫而走。

  我们得感谢宋代。

  这个朝代的文化特别灿烂,特别注重发展牡丹文化,即使在她遭受金人南侵慌忙南渡时,也不忘返身抓一把牡丹花瓣。所以,当第26届洛阳牡丹花会到来之际,别人都去户外捡拾阳光和花朵,我却一头扎进书房,欣赏宋人的牡丹诗。我惊异地发现,早在900多年前的宋代已经有了万花会,欧阳修、苏东坡、司马光、邵雍等文人学士都在歌唱牡丹,而他们的余音,竟如牡丹花瓣一样,最后散落在南宋诗人陆游、杨万里的大歌唱里……

  一

  直到今天,我们在引用宋代牡丹诗的时候,都感到非常顺手,这是因为宋代的牡丹诗库特别丰富,而装在第一个抽屉里的是欧阳修的牡丹诗。

  唐代以来,牡丹之盛莫过于洛阳。而唐代以来,宣传牡丹最有效应的莫过于欧阳修。他在《洛阳牡丹记》中,把中国各地的牡丹加以对比,得出“洛阳者为天下第一”的结论。自此,“洛阳牡丹甲天下”便流传开来。

  洛阳人都记得他的名句“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当初,还以为是七绝中的两句诗,其实此诗共有40句,题为《洛阳牡丹图》,开头写:“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我昔所记数十种,于今十年半忘之。开图若见故人面,其间数种昔未窥。客言近岁花特异,往往变出呈新枝。洛人惊夸立名字,买种不复论家资。”

  欧阳修开篇说洛阳地脉最适宜牡丹生长,这与一般诗人的写法有所不同,这是学者的写法,这就从根本上肯定了洛阳是牡丹的故乡,牡丹在洛阳生长得好,花朵开得大,而一离开洛阳花朵就小了,为什么?欧阳修给了一个解释:与洛阳的地脉有关系。

  地脉是什么?就是一个地方的水土,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必定惯养一种花。而欧阳修强调的“地脉”,绝不单指洛阳土质中含的磷、钾多,还指洛阳的地气和王气特别好,使牡丹沾上了富贵气。他的这两句诗写得特别好,等于说洛阳牡丹是天下牡丹的基因库。

  且莫以为欧阳修是诗人,写出来的东西就很夸张。实际上他是严谨的学者,他对牡丹的研究很权威,除了专著《洛阳牡丹记》之外,还写了11首牡丹诗。

  这首《洛阳牡丹图》,传达的信息很多。请看:“当时绝品可数者,魏红窈窕姚黄肥。寿安细叶开尚少,朱砂玉版人未知。”这说明,当时的姚黄魏紫已很出名,而朱砂红、玉版白则是刚开发出来的品种,不大为人所知。这是为什么呢?他写道:“客言近岁花特异,往往变出呈新枝。”原来,当时也搞牡丹科研,而且进展很快,往往变出新品种,这与今天不断推出牡丹新品种是多么相似——所以牡丹诗资源的重要性正在于此,它能形象地反映牡丹的发展史。

  这首诗的中间部分:“四十年间花百变,最后最好潜溪绯。今花虽新我未识,未信与旧谁妍媸。当时所见已云绝,岂有更好此可疑。古称天下无正色,似恐世好随时移。”意思是说:在我所经历的四十年牡丹花事中,牡丹品种和赏花观念变来变去,没有统一的标准,原认为“潜溪绯”最好最绝,但现在都说还有更好的呢!可见这种“世好”会应时而变,欣赏牡丹也有个与时俱进的问题。

  古人并不拘泥,思维往往是新潮的,他这样写,向后人提出了一个永恒命题:必须不断开发牡丹新品种!最让人惊讶和佩服的是他居然十分关心洛阳牡丹的前景,于是这样为全诗作结:“争新斗丽若不已,更后百载知何为。 但令新花日愈好,惟有我老年年衰。”他说:这样争奇斗艳的牡丹世界,百载以后会怎样呢?牡丹新品种会愈来愈好,而我将一年老似一年……

  现在想想,真该感谢欧阳修,仅仅一首诗,就让人看到了宋初洛阳牡丹的发展状况,他在洛阳做官时间不长,却能利用政务之余去搞牡丹科研,也真算对得起洛阳人民了。 他后来到湖北宜昌做官,也想着洛阳牡丹,在《戏答丁元珍》一诗中写道:“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意思是说:我疑心春风吹不到这边远的山城,都已经二月了,这个山城里还未见有花开。残雪压着枝条,树丫上尚留着经过冬天的橘子,冻雷惊起地下的竹笋,不久就要抽出嫩芽来;晚上听到雁的啼叫声,勾起了无尽的乡思。病中度过这新年,不免感叹时光流逝,景物变迁。我曾经在洛阳的名花丛中饱享过美丽的春光,山城的野花虽然开得晚些,也不必计较和叹息了。到了老年,他还写“年少曾为洛阳客,眼明重见魏家红”,常常为相伴过洛阳牡丹而感到自豪。 

  二

  苏轼的牡丹诗里,也有许多宋代牡丹的信息——

  一朵妖红翠欲流,春光回照雪霜羞。

  化工只欲呈新巧,不放闲花得少休。

  花开时节雨连风,却向霜余染烂红。

  漏泄春光私一物,此心未信出天工。

  这首诗,给我们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一朵“烂红”的牡丹,竟在雪里开放了!苏轼惊异在冬日季节里,怎会有如此烂漫的牡丹。

  查查此诗的写作背景,正是他遭受王安石打击,被贬到临安(杭州)做官之时,所以诗中有讽喻,“一朵妖红”指牡丹,也指王安石。当时王安石搞改革,大红大紫,鲜艳得犹如烂红的牡丹,这种不正常的政治物候,正好照应着冬日开放的牡丹,给人一种强烈的印象和刺激。

  虽是一首足以让王安石感冒发烧的政治诗,但促使苏轼写这首诗的“药引子”却是自然现象——牡丹在冬天开花了。有人说宋代已经可以催花,让牡丹冬日开花,我却不信,因为让牡丹反季节开花,并不那么容易,史书上也没有记载,从我市的情况看,单是让牡丹在春节开花,花师们至少连续忙碌了数十年,才最终大功告成。让牡丹在春节成批量开花,这在我市才有十几年的历史。

  但苏轼的这首诗,起码给了我们这样的信息:在宋代,牡丹确实有反季节开放的现象,这点信息也是弥足珍贵的。我猜想苏轼看到的牡丹,并非杭州土生土长,而是从洛阳带到杭州的盆栽牡丹,到了那里之后,由于当地天气暖和,竟然开放了。杭州知府陈述古看到牡丹冬日开花,写了几首牡丹诗,苏轼也就《和述古冬日牡丹》,写下了上面的诗句。

  顺藤摸瓜,我们还可以查到:尽管苏轼喜欢牡丹,却不喜欢大规模地举办万花会。史载钱惟演做西京(洛阳)留守时,设驿站,送牡丹,把洛阳牡丹驰送到东京(开封)宫廷里。路途遥遥,运输艰难,苏轼对这种劳民伤财的做法很反感,说:“洛花有识,鄙之。”——洛阳花(牡丹)若有知,应鄙视这种做法。

  所以苏轼后来到扬州做太守,了解到扬州的芍药很有名,前任扬州太守也仿照洛阳举办万花会,每年春季用花十多万枝搭建花棚,扬州民众不堪劳苦,意见很大,于是就坚决地取缔了万花会。 

  而就在苏轼取缔扬州万花会的时候,洛阳的三月却是万人空巷,争相赏花。“旦暮走营营,尽日绕丛行”,士庶竞相在花间遨游,甚至于古寺、废宅、池塘边张起幄帘,赏花赏美人,笙歌处处闻。连老百姓也认为“天下有九福,洛阳为花福”,不舍得错过赏花期。而且自钱惟演之后,万花会年年举行,形成宋代的牡丹花会,会期一般是从农历三月初十至三月二十六。

  三

  花会既有固定花期,必定有官府的支持,这是有组织的赏花活动。欧阳修曾写过这样一件事:宋仁宗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三月,他来西京洛阳担任留守推官,正遇上洛阳举行万花会,他去双桂楼面见钱惟演,见一小屏风立在钱长官的座位后,“细书字满其上”。他感到新奇,钱惟演对他说:“此是牡丹名,凡九十余种。”你想,有洛阳最高行政长官的重视,牡丹花事能不繁盛吗?他发现钱惟演爱花成癖,公署后面建有一个牡丹园,有十几亩大,种了许多牡丹。钱长官下帖请欧阳修、梅尧臣、司马光、邵雍等人前来观赏牡丹。

  每年万花会之时,洛阳城花团锦簇,三教九流都来凑热闹,笔墨纸砚卖得好,画家和诗人纷纷绘牡丹、写牡丹。妓院的生意也特别好,歌伎如花,弹唱吹拉,引得四方富商大把大把花银子。一班风流文士,纷纷携伎出城,踏春郊游,尽情流连。所以司马光写道:“洛阳春日最繁华, 红绿阴中十万家。谁道群花如锦绣, 人将锦绣学群花。”梅尧臣写道:“与公同是洛阳客,今日论年皆作翁。一见此花知有感,衰颜不似旧时红。”邵雍写道:“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其间更有王。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又写道:“造化从来不负人,万般红绿见天真。满城车马空缭乱,未必逢春便得春。” 

  邵雍的这首诗,是和张子望的。张子望是外地人,写过不少牡丹诗,曾写:“平生自是爱花人,到处寻芳不遇真。只道人间无正色,今朝初见洛阳春。”而邵雍又在《洛阳春吟》中写道:“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桃李花开人不窥,花时须是牡丹时。牡丹花发酒增价,夜半游人犹未归。” 

  你看这些牡丹诗,活生生画出了当时的赏花盛况,还写出了洛阳人欣赏牡丹的心理原因:洛阳牡丹太好了!洛阳人只把牡丹当花,其他的桃花呀、李花呀,在洛阳人眼里——那也叫花?哼!根本不往眼里拾!而外地人张子望,到处寻找都没有遇到好花,今日看到了洛阳牡丹,才知道这是人间正色,是国色,是绝色!连牡丹花开的时候,酒都跟着涨价。  

  这种牡丹情愫,一直延续到南宋诗人的诗里,喜乐哀愁,诸般情感,都可由牡丹而来——陈与义的《牡丹》诗:“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杨万里诗:“人间何曾识姚魏,相公新移洛阳裔。呼酒先招野客看,不醉花前为谁醉!”——这真是洛阳牡丹一醉千年,洛阳的文化资源里,还活跃着牡丹诗资源。至于有人说洛阳抢了长安的牡丹诗资源,那是不对的,因为唐代实行两京制,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都是京城,何谈洛阳抢了长安的牡丹诗资源。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洛阳晚报(2008-02-1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