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名人名家 >> 名人与河南 >> 浏览洛阳

李贺降昌谷 天生诗人质

2012/5/14 10:45:03 点击数: 【字体:



    一千多年前,宜阳县昌谷降生了一个奇异诗人,他7岁能诗,挥笔立成;感受事物,敏感多情;渲染物象,色彩纷呈。此人长相怪异,天性骄傲,不屑与同龄儿童为伍,每日滞留于三乡驿馆,与往来东西二京的官员大谈诗歌,被人呼为神童—— 
  
    关于李贺的生平事迹,最早给我们提供资料的,是比李贺稍晚一些的诗人杜牧和李商隐。杜牧为李贺所遗二百多首诗歌作序,李商隐为未曾谋面的李贺写了小传。显而易见,在杜牧和李商隐的心中,李贺是个真正的诗人,他生时呕心沥血地作诗,死后被天帝召去写诗,生生死死,都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唐以来,研究、记述李贺的文人学者何止千万?即使在我市,研究李贺诗歌和生平的人也很多,但对于一般读者而言,那些考证文章读起来了无趣味,倒是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年轻作者,他们写活了李贺,讲活了李贺,其中宜阳籍学者王恺和宜阳籍作家司卫平,与读者走得最近,我在叙述李贺生平时,将不时引用他们的新观点,以便生动解读诗鬼的形象。

     李贺出生之时,东方天空发白

    王恺先生的家乡,离李贺故里只有一公里之遥。在谈起李贺的生存环境时,他说,宜阳汉山上的光武庙、子陵殿以及汩汩流动的连昌河、洛河水,还有片片竹园、潺潺溪涧、巍巍山峦,都为诗人成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与他后来诗境中的旖旎意象的形成不无关系。

    司卫平在《诗鬼李贺》中也描述了李贺的出生地——在距东都120里处的福昌县(宜阳县)昌谷,连昌河自西北劈汉山出长峦谷口,汇入洛河。在这两河交汇形成的一片不大的冲积地上,水木旺盛,鸟语花香,片片瓦屋茅舍掩映在碧绿的竹林当中,深宅院落,寻常巷陌,无不是青竹织墙,翠叶拱顶。有许多的官宦在此安家落户。

    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一个清风荡漾的春夜,已是二更时分,家居昌谷长峦谷口的李姓宅院里,依旧灯火通明。堂屋侧室的窗棂间,有女子正待分娩。

    看了以上描述,我们已经知道——李贺就要诞生了!

    查阅史料可知,李贺的母亲姓郑,比李贺的父亲李晋肃年龄小了许多,只因原配夫人早死,李晋肃又娶了郑氏。这次生产,本是头胎,自然比较费劲儿,捱到鸡叫三遍,才有婴孩呱呱诞生。一声婴啼之间,东方正好放亮——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诗人李贺来到人间。

    李家自然是欢天喜地,但孩子出生时,李晋肃却在陕县当县令,不能分享眼下的喜悦,郑夫人便令一位年轻的长工去报喜。陕县离此地有二百多里,长工骑上一头大青驴,匆匆奔上驿道,向西而去。

    且说陕县县令李晋肃,系唐高祖李渊的叔父郑王李亮之后。虽出身皇家宗室,但非嫡系,为官入仕数十年,先在西川,后到陕县,都是七品县令。如今年过半百,喜得贵子,正如老树开花,枯藤发芽,不免心花怒放,本应亲自回家安慰郑氏,看望娇儿,无奈公务繁忙,还须坚守岗位。只好耐住性子,写了一封书信,由长工带回。

    但他心情过于激动,写了许多字,感到不达意,写了揉,揉了扔,如此再三,费去大半天工夫,这边长工还要急着赶回去复命,都等急了。李晋肃索性只写了个“贺”字,落了款,叫长工打在包裹内,说:你带回去吧,夫人自知吾意!

    天性带着文气,筋脉藏着诗魂

    那长工藏了信件,一路赶回宜阳,呈上书信,郑氏看了,满纸只有一个“贺”字,认为这是老爷为娇儿取的名字,返身对儿亲了一口说:“儿呀,你父亲给你取名李贺哩!”叫着亲着,十分欢喜。

    今天想来,李贺父亲写的这个字,当是回信的主题,也就是“ 祝贺生子” 的意思,不想李贺的母亲望文生义,这小子从此便叫李贺了。后来,老爸又为他取字“长吉”,诗人也便有名有字,只差后人送他一个“诗鬼”称号了。

    李贺满月这天,李晋肃回来了,当院摆起了酒席,招待亲朋好友。老来得子,脸上放光,李晋肃很是高兴。不料晚间仔细端详此儿,越看越觉得怪异——呀!这孩子怎么如此长相?两条眉毛很长,几乎连在一起,鼻子大得出奇,脸也长得出奇,手指尖尖,仿若葱管,再看这小身板儿,如此羸弱,一根细棍似的,似乎天生就有病!

    李晋肃确实没有看走眼,据李贺自己后来写的诗以及李商隐所撰的《李长吉小传》中所言,李贺的相貌特征为“细瘦”、“通眉’、“巨鼻”。“通眉”也叫“庞眉”,即两条眉毛连在一起,而鼻子很是肥大,以至于影响到五官比例。《李长吉小传》还说李贺“长指爪”,所以后人干脆称其为“长爪生”。有人说,这种奇特长相,使得李贺写的诗也很奇特,总是诡秘奇幻,具有诗鬼之潜质。

    却说李贺这棵弱苗,自打出了娘胎,虽然体质孱弱,却也见风就长,一晃数年过去,小相公别的地方不突出,就是脑瓜子特好使,聪颖绝伦,最爱读书,常常一个人躲在书房内,翻箱倒箧(qiè),翻捡出一堆书来,席地而坐,读得津津有味。郑氏看了,怕他得了孤闭症,总是撵他出门去玩。

    这一日,李贺被母亲撵出门来,半天没回,母亲心中高兴,说这孩子也该见见太阳,增强一下体质了,可是李贺玩了回来,却写了一个字给郑氏看。郑氏一看,是个“衢”字,这个字笔画很稠,小孩子一般不会写,但李贺偏偏关注最难写的字——原来,他跑出去啥也不干,专找坟地,去读墓碑;或到驿馆,浏览墙壁上的题诗。

    文人!天生的文人坯子!天性里带着文气,筋脉里藏着诗魂!天降此人,是让他来写诗的!母亲看着儿子,摇摇头,不知道说什么好。

    留恋三乡驿馆,结识来往官员

    这孩子果然很会写诗。

    宜阳这地方,位居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之间,一条驿路,东西铺陈,沿着洛河北岸迤逦而去。仅宜阳县境内,就有五六个驿站,驿站上官员往来,商旅不绝,成了交通的节点和文化的窗口。

    司卫平探微:李贺除了读书练字,还不时四处游走,把附近的驿站都转熟了。其中三乡驿馆的驿丞姓李,他发现李贺聪明伶俐,又兼同属李姓本家,所以每每见了李贺,必邀其进馆里闲坐,一边听李贺背诗诵词,一边给李贺讲些驿站上的新鲜事。驿丞还把李贺带到楼上,打开接待高官的客房,让李贺推窗赏景,看河上船只往来,察天空风云变幻。

    一日,吏部侍郎权德舆途经三乡驿,进驿馆小憩。见旁边坐着一个小人儿在背《诗经》,摇头晃脑,甚是得意。 就有意挑了几本不相干的书考他,小人儿竟也背得点滴不差。权侍郎感到很惊奇,又点了《离骚》,李贺见他没完没了,便有点不耐烦了,不再听命,一声不吭,不背书了。

    权侍郎当时穿着官袍,绯衣鲜鲜,仪态威严,驿丞毕恭毕敬,不敢怠慢,李贺看了,觉得至于这样么?并不畏惧,便以沉默来对抗。权侍郎见他颇有个性,教育道:“孺子虽可教矣,但少读了正经书,将来无成大器了。”谁知李贺竟顶撞起来:“先生差矣!殊不知古人云,痛饮读《离骚》,非痛饮不可读《离骚》,而读离骚正不得不痛饮耳!”

    哎呀!三尺玩童,不卑不亢,竟出此言,惊得权侍郎怔在那里,转而醒悟——这小子是要喝酒呀!于是开怀大笑说:“如此这般,倒是本官小觑了你这垂髫小儿。甚好,甚好!”遂命从人道:“略备些酒菜来,童稚英才,不枉一见,也算是旅途一大趣事。”遂牵了李贺的手,饮酒论诗。

    驿丞介绍说:“小公子姓李名贺,是陕县县令晋肃公之子。”权侍郎听了,点了一下头。李贺嫌驿丞介绍得不够详细,便接着说:“我乃大唐宗室郑王之后,祖籍陇西,祖上是高祖从父李亮的……”自我推介,如数家珍,权侍郎更觉得惊奇。

    这李贺饮了酒,把持不住,把玩童的本性恣意地表现了出来。他索来纸笔,说要把自己写的一首诗写给权侍郎看,题目是《竹》。他写道:“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权侍郎看了,已知此人是奇才,便郑重地说:“我膝下也有个和你年龄相仿的儿子, 名叫权琚 ,随其母在东都洛阳家中,将来你们可以交往,相互学习。”临别,命人取出一方虢州砚,赠给李贺。

    驿站成了李贺扬名的平台,也成了别人认识他的窗口,他小小年纪,诗名是怎样传出去的,就是从这里传出去的,加上三乡驿驿丞为他做宣传,两京往来的官员和商贾都知“昌谷李贺”了。

    自古早慧儿童,多是天赋使然

    李贺不免骄傲起来,到底是六七岁的小孩儿,经不住别人抬举,从此出门闲逛,便装作大人模样,只到驿站来玩,不屑于与那些同龄儿童为伍。他父亲为官多年,未曾有多少浮名,倒是因了这个儿子,每每回来探亲,大家都夸他养了一个小神童,不免警觉起来。       

    这日见儿在家,父亲便进行一番说教,不料李贺不服,拦了父亲的话头说:“爹爹的话孩儿记下了,等我长大,要到西京长安考上一科,登龙门如探囊取物一般!”晋肃听了,严厉训斥起来:“你小小年纪,如此狂狷,难道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乎!”

    李贺昂首道:“非儿不知道理,实乃那些儿童玩劣!那日我在外游玩,东村王家宅院的公子王参元带了一群学童与我斗诗,我只一首,便把他们斗败,他们却不讲规矩,竟把孩儿的诗抢走了!”晋肃问:“确有其事?能否把那首诗背诵给爹爹听?”李贺便背诵起自己的《新夏歌》来:

    晓木千笼真蜡彩,洛蕊枯香数分在。

    阴枝拳芽卷缥茸,长风回气扶葱茏。

    野家麦畦上新垅,长畛徘徊桑柘重。

    刺香满地菖蒲草,雨梁燕语悲身老。

    三月摇杨入河道,天浓地浓柳梳扫。

    晋肃听了,闷声不语,心中却喜道:“真乃好诗!此儿天生诗人坯子也!”当下却不夸他,只是捻着胡须说:“你今后再把《杜少陵集》读读!”李贺见爹爹提到杜甫,肃然起敬,不敢再言。只听夜间爹爹与母亲商量“让他就近先入县学,学些儒家经典,不至于散漫乡野”云云。【原标题:李贺降昌谷 天生诗人质】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洛阳晚报
0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