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陕甘会馆有一戏楼,造型典雅,十分华美,我每次进入会馆总会在戏楼前流连忘返。其雕花贴金,粉墨画彩,雕梁画栋,令人满目生辉。上面的木雕采用透雕手法,花鸟图案,玲珑剔透、精致典雅,与会馆整体雕刻十分协调。我一直暗想,这座戏楼当年曾有多少生旦净末丑登上过,在丝竹管弦中演绎几多人间戏剧。
这座戏楼面朝北方,因为北面就是关羽的大殿。清代时,每至关帝圣君的忌日,即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接武财神)、五月十三(关帝生辰)、九月十三(祭关帝日)都会在此演关公戏。在《歧路灯》里,主人公谭绍闻就是山陕庙的常客。该书第四十九回里就有详尽描述:谭绍闻听见锣鼓喧天是哪里唱戏?表弟王隆吉说山陕庙。是油房曹相公还愿哩。而且是苏州来的班子。到了庙门。谭绍闻听的鼓板吹弹,便说道:“这牌子是《集贤宾》。”进了庙院,更比瘟神庙演戏热闹,院落也宽敞,戏台也高耸。不说男人看戏的多,只甬路东边女人,也抵住瘟神庙一院子人了……除了山陕商人请戏班子来唱戏外,地方乡绅祝寿、还愿等也在此“请戏”。
山陕甘会馆的戏楼随着会馆的创建就已经诞生,可惜的是山陕甘会馆原来的戏楼于l958年拆毁,现在的戏楼原是东火神庙戏楼,于1986年移迁于此。东火神庙位于曹门里,现为财政厅东街小学校址。原来里面戏楼曾是开封城内较早的戏剧演出场所。当年的戏楼坐南朝北,砖木结构、明清阁楼式建筑,歇山斗拱,飞檐翘角,面阔三间,台高约两米、深8米,上下两层,青砖铺地,步瓦盖顶。内设包厢、茶楼、池座及边座,戏后台两边有台阶,高约两米,后通化妆室。
开封戏剧十分繁盛。据《清稗类钞》记载:“开封地处中原,财丰物阜。同、光之际,歌咏升平。以论戏剧,本处优等地位……故就当时之统计,开封戏剧之盛,位置实为第三……时戏剧古风未泯、昆黄并重、凡籍隶梨园者,兼必亦通昆曲,此盖开封戏剧之极盛时代也。”东火神庙戏楼多演京剧,1911年孙菊仙曾在此演唱《九龙山》,1915年 12月4日汪笑侬应邀到开封东火神庙同义班演唱。梆子戏也不断在东火神庙演出。“贯台王” 王致安不顾家人反对,潜心学艺,3年出科后,到东火神庙戏楼演出《秦琼打擂》,一炮打响。1925年,东火神庙建立新型的永安舞台。义成班以此为阵地,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城市演出的管理制度。阎立品,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10 岁时到开封东火神庙入永安舞台师从杨金玉等人学艺,擅长旦角。马双枝,8岁开始学唱河南坠子,13岁便以她嘴巧字清、资聪体秀,使大相国寺的坠子迷们听得如痴如醉。1927年年初,马双枝拜义成班的杨金玉为师,改学豫剧,由于她功底好,仅14天就在东火神庙戏楼登台首演《皮袄记》(后改为《王金豆借粮》)。她演主角张爱姐,轰动古城,人们竞相观看坤角演出。每次演出,坐票站票抢购一空,给豫剧带来了极大的繁荣。
山陕甘会馆的老戏楼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现在的戏楼主要建筑构件采用了东火神庙戏楼拆下的建材,复原了当年山陕甘会馆戏楼的英姿。现在山陕甘会馆的戏楼坐南朝北,平面呈“凸”字形,共二层,分前后两部分,前侧为门楼,后侧为戏台。上层前侧为五架硬山式建筑,绿琉璃瓦覆顶,后侧为六架歇山卷棚式戏台,绿琉璃瓦覆顶,前后檐部用天沟相连。下层前侧面阔三间,明间与戏台下层相通,形成可供穿行的门洞。戏楼的空间处理具有空灵通透的特点,戏台前有宽阔的石铺庭院,东西两侧是带有长廊的厢房,观众可以从戏台三面观看表演。而戏楼及其周围的环境协调得当,从戏台到两侧的廊房,再到牌坊、大殿,四围高大,形成四合院似的空间,也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整体环绕立体声回音壁,保证了极佳的演出音响效果。
如今,山陕甘会馆内东西两跨院还各有一座小戏楼,是过去唱堂会用的。一个面积不大的会馆,却拥有三座戏楼,开封戏剧的繁盛程度令人遐想。这些遗存的戏楼见证了开封戏剧的辉煌,保留了汴梁梨园的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