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开封 >> 走进开封 >> 印象开封 >> 浏览开封

“逐鹿”为何在中原(一)

2013/10/16 17:21:52 点击数: 【字体:

“逐鹿”为何在中原(一)

许昌灵井哺乳动物化石

“逐鹿”为何在中原(一)

开封玄(圃)池,即黑池

“逐鹿”为何在中原(一)

开封轩辕氏黄帝姬芒

“逐鹿”为何在中原(一)

封丘古黄池碑  

    关于“中原””一词,现代人有狭义与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中原”专指河南省;广义的“中原”是指以河南为中心,向其他临近部分地区渗透的一个广阔区域,包括河南、山西西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南部。始编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的《辞源》解释“中原”说:“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是河南省。”表明了中原与河南、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关系。“中原”在历史上还曾被称为“中国”、“中土”、“华夏”和“神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原河南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和发展起到最主要的决定性作用。但是,“中原”一词是如何产生的呢?

    一、春秋战国以来史料对“原”、“中原”的认识

    (一)“原”的不同解释。

    古代人对“原”和“中原”的理解与现在是有区别的。

    1、“原”同于“源”。古人认为:原,是个会意字。小篆“原”字,其形象泉水从山崖里涌出来。从厂(hǎn),象山崖石穴形。从泉。本义为水源,源泉,是“源”的古字。水源是水流起头的地方。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原,水泉本也。”俗字作“源”;战国的孟子在《孟子》中认为:“原泉混混。”西汉淮南王刘安在主编的《淮南子·原道》中认为:“原流、泉浡”。唐代韩愈在《原毁》中认为:“有本有原”。在这里,“原”的本意是“源”,“原泉”的本意为“源泉”;原流的本意为源流。

    在上古时期,还没有“源”字。一个“原”字既表示“水源”,又表示“平原”。到了后世,人们才在“原”字的左边加了个“三点水”,形成了左形(水)右声(原)的新形声字“源”,而本来的“原”字只代表“平原”。这样就使“原”、“源”有了明确分工。

    2、“原”延伸为“源本”。由于“原”的本意“源”,所以,它的含义又延伸为起源、根本、根由的意思。据战国至秦汉年间的《礼记·孔子闲居》中记载:“必达于礼乐之原。”汉代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也记载:“原小则鲜”。就是说民所衣食是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俗语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原”还可解释为原故(原因)、原凶(凶杀案的主犯)、原曲(原委和底细)等。

    3、“原”还延伸为“原野”。据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尔雅》记载:“广平曰原”。据春秋末期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记载:“拘诸原。”清代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也记载:“川原无际”。古人将“原”解释为原燎,即原野上大火延烧;原色,即原野的景色;原陵,即平原与丘陵。

    “原”,在中原古代中国又被当作地名。夏代王少康迁都于“原”,即“原城”、或“原国”,现址在河南济源西北四里的庙街遗址一带。

    可见,三“原”之意本相通。在上古时期,一个“原”字既表示“水源”,又表示“平原”,还表示地名“原国”。

    (二)春秋战国以来“原”、“中原”含义的演变

    中原地区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中原”一词由过去没有特殊意义的原野之意,转向了专指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地区。可是,究竟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一转变的呢?后人根据现存的史料分析,认为大致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于两汉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一词已经成为一个专有的地区名词。

    从相关的史书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原”一词自这一时间开始,出现了一个开始指“原野”,后来“原野”、“中原”兼称,再后来就专指河南地区的历史。

    1、“中原”词语在先秦古籍中是个非地域概念。据战国时期《诗经·小雅·吉日》记载:“瞻彼中原,其祁孔有。”这里的“中原”是指“原中”,“原中”也称“苑中”。战国时期的作者描述原野之中野兽的数量很多。《诗经·小雅·小宛》还记载:“中原有菽,庶民采之。”描写的是民众在原野中采摘豆子。

    到了春秋时期,“中原”一词仍有原野之意。据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越语上》记载:越王勾践在会稽(今浙江绍兴)之围解除后,向百姓谢罪时说:“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雠,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这里是说因战争使百姓死后尸骨暴露在原野。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以后,越国逐渐强大起来,在与吴国作战时,面对吴军一日五次挑战,越王准备答应时,范蠡进谏曰:“夫谋之廊庙,失之中原,其可乎?王姑勿许也。”这里的“中原”仍然有野外之意。

    据战国末年的儒家代表人物荀况《荀子·王制》记载:“兵革器械者,彼将日日暴露毁折之中原,我今将修饰之,拊循之,掩盖之於府库”之语。这里虽然是劝教统治者如何治国,但观作者之意,“中原”在这里显然也是原野之意。

    2、春秋时期“中原”始指河南。大约在春秋时期,“中原”一词开始有河南中原地区的意思出现。据春秋末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晋公子重耳流亡到了楚国,受到楚成王的厚待,当问及如何报答楚国时,重耳回答:“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这里的“中原”,就具有某一地区的含义在内。

    据大约战国时期的国别史《国语·晋语三》记载:在是否纳晋君问题上,有人主张杀之,公孙枝曰:“不可。耻大国之士于中原,又杀其君以重之,子思报父之仇,臣思报君之雠。虽微秦国,天下孰弗患?”这里的“中原”有中原诸侯国之意。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与晋、鲁、周在“黄池盟会”后,吴王取得了诸侯国的霸主地位,吴王令“王孙苟告劳于周”,其中有一句话说“昔者楚人为不道,不承共王事。以远我一二兄弟之国。吾先君阖庐不贳不忍,被甲带剑,挺铍搢铎,以与楚昭王毒逐于中原柏举。天舍其衷,楚师败绩,王去其国,遂至于郢”。“黄池盟会”之地,在中原开封北部约16公里的封丘黄池,吴王夫差与晋、鲁、周在追述先人事迹中所提到的“中原”,指的就是以开封北部“黄池”为中心的河南地区。

    3、汉代以后“中原”含义兼用,但多指河南地区。大约到汉代以后,“中原”一词开始较多指河南地区。据汉代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记载,汉景帝刘启时期发生了“七国之乱”。汉武帝时期的重要谋士主父偃评价此事时说:“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是因为“先帝之德泽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境外之助”。这里的“中原”,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据东汉班固撰《汉书﹒徐乐传》中记载,汉武帝的重要文学侍臣徐乐上书中,对“瓦解”一词作解释时也提到了中原,说:“何谓瓦解?吴、楚、齐、赵之兵是也。七国谋为大逆,号皆称万乘之君,带甲数十万,威足以严其境内,财足以劝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权轻于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当是之时先帝之德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竟外之助。此之谓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这里是说吴楚诸王在中原被擒的情景。

    汉代前后,“中原”一词仍然存在着泛指“原野”和专指河南两种含义并用的情况。

    据汉代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时,曾说:为了传土于子孙,名扬后世,“是以贤人君子,肝脑涂中原,膏液润野草而不辞也”。东汉班固撰《汉书﹒严助传》也记载,汉武帝在进攻南越之前,淮南王刘安上书谏曰:“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渍山谷,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晁不及夕,臣安窃为陛下重之。”南朝时期宋范晔所撰《后汉书﹒冯衍传》也记载,汉代新莽末年,王莽命令廉丹进攻山东的赤眉军,廉丹征求冯衍的意见时,冯衍要他静观时变,并劝说:“何与军覆于中原,身膏于草野,功败名丧,耻及先祖哉?”

    这都是对“中原”泛指“原野”的表述。此外,南朝时期《后汉书﹒马融传》、《后汉书﹒皇甫规传》等卷中所提到的“中原”也保留着“原野”的含义。

    4、三国时期河南为“中原”之意基本固定。据三国时期诸葛亮《出师表》记载:“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里中原就是指河南中原地区。

    到了晋朝,特别是东晋时期,中原地区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开始为人们广泛接受。据不完全统计,唐朝初年编撰的《晋书》中,“中原”一词在55卷内被提及,出现92次之多。尤其以东晋时期出现的频率最高,且多与晋朝君臣光复中原的志向有关,如“中原沦没”、“中原乱离”、“中原覆没”、“死亡漫于中原”、“中原丧乱”、“中原大乱”、“克复中原”、“中原向化”、“中原无所请命”等。这些词语既透露出东晋人心追中原的情结,也反映了东晋时期“中原”在河南已成为一个相对固定的地理概念。

    此后,偏居江南地区的宋、齐、梁、陈等王朝,都沿用了东晋以来关于“中原”在河南的地理概念,其中自然也包含着对中原的浓厚情结。

    上述论证表明,从东晋南北朝以来,中原地区已经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概念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后来每个朝代都沿用了中原在河南的地理定位。如宋代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作为千古流传的名句,就蕴含了南宋人对中原河南念念不忘的情结。

    中华书局影印1936年版的《辞海》解释“中原”名词说:“古称河南及其附近之地为中原,至东晋南宋亦有统指黄河下游为中原者。”这一解释,就是根据上述历史传承而得出的结论。

    5、中原主要指河南,已成国内学术界的共识。古人认为,中原是中国最大的风水宝地。风水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化,理想的风水宝地是,背依绵延的高山,这山是龙脉,也就是“玄武”;面临开阔的平原,称“明堂”,明堂前还有像屏风一样的“暗山”、“朝山”,这就是“朱雀”,河水蜿蜒曲折在前面穿流而过,两侧有重重山脉遮掩拱卫,这两侧的山就是“青龙”、“白虎”。

    其实,这也是古人五行中的理念。在五行中,黄帝居中原土地,青龙居东方木地,朱雀居南方火地,白虎居西方金地,玄武居北方水地。古代帝王的天下或都城的四门多以此划分或命名。由于古代帝王多在河南建立中都,所以河南之地也称“中土”,也逐渐被后人称作“中原”了

    到此为止,关于“原”、“中原”在河南的解释,似乎已经很富有历史传承性了,也似乎比较圆满了。但是,本人却不这样认为。

    经过对河南、开封人文历史的探讨和分析,本人认为:“原”的历史传承远远要比春秋战国时期早得多,“中原”的人文内涵也远远比上述内容幽深。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河南文物网(2011-10-0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