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的推销术
2014/12/3 11:58:51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高明的木匠不会为迁就笨拙的工人就废弃绳墨,神射手后羿也不会为照顾笨拙的射手而改变拉弓的正确标准。做君子就像教人射箭,做出拉弓的正确姿势,目的就是要别人效仿。
商鞅本来是卫国人,后来跑到魏国去寻求发展,可是魏惠王没有重用他,他听说秦孝公正在广揽人才,就又从魏国到了秦国“应聘”。
在秦国,商鞅通过贿赂秦孝公的宠臣景监得以见到了秦孝公。第一次见面,商鞅用“帝道”游说秦孝公,所谓“帝道”就是三皇五帝时期的治国之道,三皇五帝都是圣贤,可是秦孝公听着很没劲,直打瞌睡。见面之后还指责景监,说你怎么给我推荐一个胡说八道的人呢?这样的人怎么能用?商鞅得知后说,我用帝道游说大王,可他的心思不在这上面呀。过了五天,商鞅再次求见秦孝公,这次他给秦孝公说“王道”,王道是指夏禹、商汤、周文王等人治国的成功之道,虽比不上三皇五帝,但全都讲仁义。这次秦孝公没有打瞌睡,但依然不能接受商鞅的治国主张。秦孝公继续指责景监,景监也指责商鞅。商鞅说:“我用王道来游说大王,而他不接受,请您再想法让我见一次大王。”结果,第三次见面,商鞅就用霸道之术游说秦孝公,“霸道”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时使用的治国之道。结果,这次秦孝公听得非常有感觉,“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听得太入神,不知不觉间膝盖就向商鞅的跟前靠(当时的人是跪坐着的)。结果,这次谈话极其成功,之后,两人又“语数日不厌”,又连着谈了好几天。秦孝公觉得商鞅是一流的人才,遂委以变法大计。
为取得秦孝公的信任,商鞅预备了“帝道”、“王道”、“霸道”三套方案,从这里可以看出商鞅做事的心计,他是个很好的推销大师,为了能把自己推销出去,他一招不行再换一招。可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亦可看出,商鞅本人并不是一个求道者,他的推销术与孔子、孟子的推销术截然不同。孔子、孟子周游列国,目的是劝说诸侯国国君行仁政,他们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国君,所讲的都是一以贯之的“仁道”、“仁政”。只要国君不肯用仁政理念治国,孔子、孟子必定要离开这个国家,另寻下家。哪怕最后自己的思想主张推销不出去,那也绝不降格以求,更不会改变主张以换取个人的飞黄腾达。这是一种“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的求道态度。孟子曾经说过:“大匠不为拙工而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而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意思是,高明的木匠不会为迁就笨拙的工人就废弃绳墨,神射手后羿也不会为照顾笨拙的射手而改变拉弓的正确标准。做君子就像教人射箭,做出拉弓的正确姿势,目的就是要别人效仿。君子一定要走在正道之上,有能力的人自然会跟着去学。
但是商鞅不这样。他见秦孝公,使用的完全是推销员的思维,即我这里有“帝道”、“王道”、“霸道”三套方案供您选择,您选哪个都可以。甚或说,您选哪套方案都不重要,最重要是选用我。所以,商鞅游说秦孝公,推销的不是儒家所倡导的“帝道”、“王道”,甚至也不是法家的“霸道”主张,而是他自己—只要他自己能借着秦国这个平台“借壳上市”,那在他看来也就成功了。后人认为商鞅是法家人物,这是从他后来的变法措施上得出的结论,若当初秦孝公选中的是“帝道”或“王道”,那么,我觉得商鞅的人生轨迹可能会是另一番样子。
对于秦孝公选择的“霸道”方案,商鞅自己也知道这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他对景监说:“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数十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而君大说之耳。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意思说,我以帝道、王道劝说国君,想让秦国达到夏、商、周三代时的盛世,可国君说;“这见效太慢了,我不能等。而且,贤君要自己在世的时候就天下扬名,怎么能郁闷地等待几十年才让后人继承成果,成为好君王呢?”所以,我就以霸道的强国之术劝说国君,国君对此非常高兴。但是,这套治国方案终究比不了实行德政的效果好,也不能使秦国达到殷周时期的盛世。
历史的关键时刻,其实是有多样选择的。战国时期是一个乱世,乱世之中,儒、道、墨、法、纵横等各派思想家都提出了救世主张。可是,由于各诸侯国君普遍的功利心态和急躁情绪,他们纷纷选择了法家和纵横家。这并不意味着别的思想主张不好,而只能说明那时当政者的短视。在一个浮躁的时代,最吃香的东西往往不是最好的,而是最功利、最短视的。秦孝公对商鞅三套变法方案的选择就能充分说明这一点。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济南时报(2014-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