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成就了蔺相如
2012/5/3 11:09:16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蔺相如为我国古代战国时期赵国一良相,司马迁《史记》中对其有重重一笔描写。蔺原本是宦官令缪贤家一个门客,因在秦赵两国间以城换璧、渑池会等几个重大事件中,作为赵王的随从人员,凭借非凡的胆量与谋略,当场揭穿秦国阴谋,并当众斥责、羞辱不可一世,有着虎狼之心的秦王,维护了赵王的尊严和赵国利益。回国后被赵王拜为“上卿”,此官职大致相当于现今一个国家的副总理,职位比大将军廉颇还要高。
从一普通门客到上卿,其职务跨度相当之大,之所以能有这样的结局,笔者认为主要是有三个人物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首先,宦官令缪贤当立头功。当时的秦王,盯上了赵国传世之宝“和氏璧”,借口以十五座城交换,对此,赵王明知是巧取豪夺而又不敢惹恼对方,不会面洽谈,失礼,被秦国抓住了把柄,国家有可能因此而遭武力侵犯;而会谈的结果基本就是白白失去璧而不能得到一座城池。在进退两难、且满朝文武无一合适人选随赵王出使秦国情况下,缪贤及时把蔺相如举荐给了赵王。在这一事件中,缪贤展示给我们的,有两点最为可贵。一是其眼力。身为宦官令,缪要整天围着赵王转,对蔺相如这样一个家奴舍人了解得如此深透,表明缪对身边人的体察是相当细致的,家奴中有无人才,这些人才适合做什么,可以说是了如指掌。这样就使得他在蔺的选择上,显得准确、有根而富有眼力。二是其高尚的品德。推举蔺其实是担着相当大风险的。因为从名义上看蔺是赵王的随从,实际赵王在秦王面前,一点国君的气势也没有,任凭秦王摆布,倒是蔺相如据理力争,怒叱秦王,给赵王争了脸面。在那特殊的场合已不能指望赵王有什么作为,蔺实质是这场舌战的绝对主角,而一旦有闪失,缪贤作为举荐人肯定不好向朝廷交代,这一点缪贤应是很清楚的。再者说,朝廷上文武百官大多数职位都高于缪,如果缪稍微保守点,完全可以不挑这个头,不冒这个险。好一个缪贤,早已把自身利益置之度外,其无私无畏、一切为国家为君王着想的精神令人敬佩。
其次,赵惠文王功不可没。面对秦王的发难,赵王急需一位智勇双全的下属出面相助。当他满心接受了蔺相如的时候,不但自己、赵国一时走出了困境,也给蔺相如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机会。别小看赵王接纳蔺相如这件小事,对一位封建君王来说,做到是很不容易的。出身、官阶以及嫉妒等因素的制约,有时能把类似蔺相如这样的栋梁之材生生拒之门外,这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还是多有发生的。如果说赵惠文王在历史上的作为很一般的话,那么,因为他启用了一位明相,自然就大大提高了其历史地位。
再次,是蔺相如以个人的出色表现和高尚品德确立了自己的声誉。蔺的这次伴君出行比不得有些谋士军师,只在朝廷、在帝王身边出些谋略,而是直接上了一个比战场还要凶险的谈判场,大勇与大谋,两个缺少了哪一样,赵王一行后果必不堪设想。事实证明蔺相如做得非常好。胜利返回后,因立了大功,做了高官,此时的蔺相如,又一次显示出其良好的素质,面对居功自傲、企图借机羞辱自己的廉颇老将军,仍以国家的利益和大局为重,回避、躲闪、一再忍让,硬是感化了廉将军,引出了负荆请罪、廉蔺交欢的系列故事,展现了蔺相如如此宽广的胸襟。若言勇和谋是蔺的闪光点,之后在与廉将军的关系处理上表现出的大局意识,更令人肃然起敬。这样,蔺相如就以自己的实际作为,毫无争议地树立了一代良相近乎完美的形象。【原标题:谁成就了蔺相如】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天津网-数字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