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名人名家 >> 书画鉴赏与收藏 >> 浏览郑州

熔古铸今 邃密精深——评《杜甫全集校注》

2014/12/15 8:55:28 点击数: 【字体:


    杜甫是我国古典诗歌巅峰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关心国政民情,诗风沉郁顿挫,被尊为“诗圣”。自诗人去世之后,人们便开始了杜诗的整理注释工作,至宋代就有“千家注杜”之说,涌现了一批重要注杜学者。到清代前中期,杜诗的整理和研究再次进入高峰,钱谦益的《钱注杜诗》,仇兆鳌的《杜诗详注》,杨伦的《杜诗镜铨》,等等,可谓硕果累累。在此之后200余年,并未出现笺注杜甫全集之作。由已故著名学者萧涤非领衔主编,历经36年打磨的《杜甫全集校注》今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堪称杜集整理史上的集大成之作。其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校勘精密,辨伪审慎。文本校勘与辨伪是古籍整理的基础,宋人整理杜集的最大特点是以严格、精审、全面为后人读杜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次以明末毛晋抄补《宋本杜工部集》为底本,校以十三种宋元刻本和一种明抄本,又以宋刊《太平御览》《文苑英华》《乐府诗集》等类书、总集参校,充分利用宋代留存的文献,努力呈现杜甫作品的原貌。

  第二,体例完备,内容丰富。别集笺注发轫于宋代,杜集笺注在别集笺注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宋人编撰杜集著作仍较简略,有关笺注体例和内容的安排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清人也大多选择偏重某一方面,不以全备为目标,即使是仇兆鳌,虽以“详注”名书,却也自觉地放弃了“与杜为敌”的意见。可见全面汲取前人的成果并不容易。笺注体例看似简单,实在关乎著述宗旨和研究心得的呈现。汇聚历代注杜成果于一书,《杜甫全集校注》以此为目标,在体例上集合旧例,创设新目:题解、注释、集评、备考、校记、附录,尤其是集评、备考两项,集历代评议,备诸相左观点,纲举目张,几乎网罗了千年来人们有关杜甫作品的各种意见,解决了古来杜注中未能妥善处理的问题,基本达到了一编在手、纵览无遗的目标。

  第三,别择精审,考按合理。宋人说杜诗“无一字无来处”,自此而后,历代注家大多广征远引,务求博雅,有的甚至伪造笺注,如“伪王注”“伪苏注”,有的则附会史实,穿凿支离,纷挐不清。本书参阅杜集评注本130余种,却能删削得当,条理分明,如注释部分,力求“词语明而诗义彰”,遇到众说纷纭时,去芜存菁,然后以按语揭明己见,其存疑存异的内容则附入“集评”“备考”。

  第四,考订精确,论述平实。《校注》在全面汲取旧注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了新的研究成果,纠正旧注之讹,提升笺注水平。如辨杜甫最后漂泊湖南的诗,旧注将《入乔口》《铜官渚守风》《双枫浦》《发潭州》等置于《宿花石戍》《次晚洲》诸诗之后,其实是时间上前后颠倒了,于此,《校注》者根据实地踏勘的成果做了调整,澄清了千百年的沿袭之误。

  《杜甫全集校注》作为一部守正出新之作,其完备周到的体例、精深邃密的治学精神,对当今古籍整理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作者:李俊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人民日报(2014-12-05)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