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菜成为一种爱好
国庆节一过,家住金桥开发区的郭明霞就变得忙碌起来。在她家的车库里,记者看到3个一字排开的擦得油光锃亮的腌菜缸,用来压菜的石头也被从高处取了下来拆去了包装,每块石头被郭明霞洗刷得光洁照人。腌菜前的工作准备就绪,郭明霞指着一堆已经处理好的芥菜告诉记者:“现在正是腌芥菜的好时机,白菜得过几天才能腌,因为大批量的白菜还没有上市呢!”
郭明霞的老家在巴彦淖尔市,算她在内家中兄弟姐妹8个人。今年50多岁的她传承了父母腌菜的手艺,也为家里人腌了30多年的菜了。“腌菜的手艺是我看来的,而且我认为腌菜和做饭一样,除了讲究人与这些菜的缘分外,还有就是一种感觉。”郭明霞认为腌菜是一种感受和体会。
在她小的时候,每到腌菜的季节,郭明霞的父母就会张罗着腌酸菜、黄瓜、芥菜……他们想尽办法调剂餐桌上的美味,用食物凝聚家人、慰藉家人。
那时,心思细腻的郭明霞总是围绕在父母身边打下手,腌菜的步骤随着岁月流转刻入了她的脑海里。在她20岁的时候,她主动挑起了为全家腌菜的担子。而且,她第一次腌的菜得到了家人的点赞,当她把冒着热气的烩酸菜端到餐桌上时,看着父母和兄弟姐妹吃得津津有味,郭明霞心里的满足感几近爆棚。
后来,家里的兄弟姐妹有的到呼和浩特发展、有的还在老家发展。郭明霞也结婚有了自己的家,可是,她依旧担负着为家人腌菜的责任,每到10月份,她先帮助婆婆家把菜腌好,然后再把自家的凉房内的四五个腌菜缸装满:300斤大白菜、200斤黄瓜、100斤芥菜,还有一些现腌现吃的烂腌菜。等到菜腌好了,她还要把这些菜给兄弟姐妹们打包好,给他们送去或者让他们来自己的家中取。有时,她还在自家做好烩酸菜、酸菜焖面,把爸妈和兄弟姐妹们叫到家中吃团圆饭,在美味中感受亲情的可贵。
变迁
腌菜成为一种爱好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现在人们的储菜观念也逐渐发生着转变,秋天储藏蔬菜不再是为了提防冬天吃不上蔬菜,而是成为了越冬的一种习惯,现在腌菜也成了一种爱好,是为了享受舌尖上的诱人香气。
老人陈素英买冬储菜的习惯已经坚持了好多年,虽然现在小区改造,一些小凉房都拆了,放置缸坛瓦罐的地方少了。但是到了冬天,她还是喜欢腌制一些咸菜和酸菜。她说:“虽然现在市场上卖现成酸菜和咸菜的很多,我觉得还是自己腌制的卫生、放心、可口。”
市民王海霞已经腌好了几坛咸菜,这些天,她家的餐桌上就多了一道美味。过些天,她还要腌上酸菜,做酸菜炖粉条、酸菜饺子。“各式各样的咸菜香得很,吃早点,下馒头,都是美味。”王海霞回味着。
支招
“专家”教你腌菜
冬储菜的习惯久了就形成了一种氛围,也造就了一些存储蔬菜和腌制小菜的学问,这些习惯融入了市民的生活和文化。记者走进许多老人们中间,听到了各式各样腌菜的方法,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但都是各自所爱的。
市民张秀萍的腌制方法比较简单易学。张秀萍说,今年冬天她准备腌酸菜、芥菜,圆菜。这些菜略作清理后,清洗干净放入瓦罐,撒上盐,再压上一块大石头,后密封住,这样腌制1个月左后就能吃。
老人杨志英积累了各种各样做腌菜的方法,都是从左邻右舍的老太太手里学过来的,她腌酸菜的方法稍微复杂一些。她将白菜切成四半,第一层白菜放入瓦罐后,将茴香、盐、花椒撒在白菜上,再放入下一层白菜,再撒上这些调料,白菜全部放满后,再烧一锅水,水中放入生姜和几片白菜叶子,水开晾凉后灌入瓦罐中,用石头压住再密封,她说,这样腌制出来的白菜味道更可口一些。她还做过一道混合腌菜,方法最为复杂、繁琐,也最好吃。她不厌其烦地讲道,先将茄子、豇豆、生姜晒蔫,将笋子、黄瓜、胡萝卜切成四半撒上盐晒蔫,红辣椒切两半晒蔫,全部晒好后,将水烧开晾凉,把菜洗净,水捏干,稍微晾晒后,再将油烧红撒上花椒,油晾凉后放入菜中,使劲揉搓,让油渗入菜内,再装入坛中,再将半斤醋、1斤酱油放入锅里熬,晾凉后倒入坛中,用石头压住,密封,这样就算成了。
记者走进市民中间,听到了各种各样腌菜的方法,许多年轻人也从网络上学到了腌菜技巧,腌菜,也成了一门学问,一道美味。
记者手记
几天来,记者在对冬储菜的采访中体会最深的是,人们对冬储菜的感情来自于心底的一种味道,而这种味道不单指饮食味道,还包括人情味、家乡味、趣味,这种味道通过舌尖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