馓子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南北皆同。因馓子可储存数日不腐,而深受人们喜爱。古时,寒食节禁火,往往用其代餐,故又名寒具。
东汉郑玄《周礼·笾人》作的注解中说:“朝事谓清朝,未食先进寒具,口实之笾。”周代把馓子称为寒具。《左传》载:春秋时,晋国有一名叫介子推的臣子,随晋文公流亡十九载,劳苦功高。晋文公返国后,遍赏随从他流亡的官员,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也不言辩,遂带母亲隐居绵山(今山西介休县南20公里处)。当其他人提醒晋文公时,晋文公后悔不已。清明前一天,带人到绵山请介子推返朝,搜山而不得,遂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来。火熄后,发现介子推和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的空洞里。晋文公哀痛万分,为表彰介子推的高风亮节,把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把“绵山”更改为“介山”。寒食节期间,全国不举烟火,户户插柳。这个习俗很快被其他诸侯所接受。清明节前一二日禁火,人们以预先贮存的馓子和其他食品代餐。从此,馓子流传至今。北宋大诗人苏轼曾作《寒具》诗:“纤手搓成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赞誉馓子的色、香、味。明朝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明珍把馓子作为药物收在《本草纲目》里,指出馓子有“利便、润肠、温中益气”的作用。这些记载说明历代人都非常喜爱馓子。
汝南的马蹄馓子系用清油细面炸制而成。成品条细色黄,味道纯正。产品特点:一是开关如马蹄,二是馓子条细如丝、色泽金黄。干吃焦酥,香而不腻;熬汤耐煮,柔而不泡。虽为油品,但易于消化。是老弱、小孩、产妇的补品,又是亲朋好友交往的礼品。
汝南的馓子形如马蹄来源于一则故事。光绪年间,汝宁府城内西大街口住着一户叫张玉柱的人家,世代靠卖馓子汤为生。当时,张家的馓子跟其他的馓子一样两端整齐中间拧成“8”字形。一年,汝宁府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府城的生意萧条,张玉柱一天也难卖上三五斤馓子。
一天傍晚,他看着没卖掉的馓子正在唉声叹气,忽听有人喊:“来一碗馓子汤。”玉柱抬头一看,是府衙的马班头骑马从乡下回城。玉柱急忙起身,接过缰绳,把马栓在门前的柳树上,而后盛一大碗馓子汤,恭恭敬敬地递给马班头。马班头吃了一口,就骂骂咧咧地说:“他娘的什么馓子汤?简直跟面糊子一样,一点味道也没有。”随手把碗猛地一推,起身就想走。
“马爷,吃把干的充充饥。”玉柱耐着性子,满面笑容地送来一把干馓子。马班头咬了一口,如同皮条一般,顿时火冒三丈。说:“他娘的,这玩意叫人咋吃?”吃着,把馓子扔出门外。只听“啪”的一声,正好砸在隔壁一家挂面铺的挂面架子上,一挂刚上架的龙须挂面撒落一地。挂面铺的掌柜看是马班头,只好忍气吞声地弯腰收拾残局。
改革开放后,馓子业有了大的发展。1980年春,汝南马蹄馓子参加了河南省风味小吃技术表演,得到了一致好评。各大宾馆、招待所纷纷请汝南师傅炸制馓子,或派人到汝南学习技术,使更多的人品尝到汝南馓子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