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论荀彧(4)

2013/12/26 16:55:12 点击数: 【字体:

以为事关生死存亡,立即回信说:两军相峙,“先退者屈”,“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40]。后来的事态证明了荀彧此策的正确性。不久,曹操得许攸的情报,以奇兵袭乌巢,一举击溃袁绍。曹操后来坦言:“向使臣退军官渡,绍必鼓行而前,敌人怀利自百,臣众怯泪以丧气,有必败之形,无一捷之势。”[41]官渡战后,曹操又想退师,荀彧劝其坚持河南防线,以免袁绍死灰复燃,酿成后患。曹操从之,终于建安九年(204)攻克冀州全境。曹操后来说荀彧“建此三策,以亡为存,以祸为福,谋殊功异”。他又称荀彧自入幕以来功勋卓著,“天下之定,彧之功也”[42]。直到东晋初,王导还说:“昔魏武,达政之主也;荀文若,功臣之最也。”[43]这说明荀彧的辅佐之功是世所公认的。

    余论:关于荀彧之死

    作为东汉末大姓名士的领袖,荀彧全力辅佐曹操,可谓尽忠尽责。但随着北方的渐归统一,曹操开始图谋甩掉汉献帝这个包袱,经营自己的天下。这对荀彧来说是极其残酷的,意味着他寄希望于曹操恢复东汉王朝之旧貌的愿望彻底破灭。建安十七年,董昭劝曹操进爵国公,加九锡,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表明曹操正在谋取东汉王权,故荀彧极力阻止曹操进爵,以为“不宜如此”,操“由是心不能平”。[44]荀、曹从此失和。荀彧是一个很理性的人,在有关士大夫名节的问题上绝不会让步。他不会像孔融、祢衡那人嘻笑怒骂,更不会像董昭那样与世浮沉。汉献帝的存在是他维护名节的最后的心理防线,他已无可退却,这便决定了他坚决反对曹操进位而不妥协。从曹操方面来说,其进位已是水到渠成,他后来虽说自己甘做周文王,但必须为其子孙代汉做准备。这便决定双方的冲突是不可调和的,以名节自持的荀彧与握有生杀权柄的曹操相抗,其结局必然以悲剧告终,就在这一年,荀彧在寿春仰药自尽。此后曹操又杀了杨修、崔琰等名士,迫使大姓名士让步。及至汉魏易代之际,王朗、华歆和陈群等名士只有随声附和,扮演劝进的二臣角色。

    俗谚云:“盖棺论定”。荀彧一生虽多有坎坷,但功绩卓著,以死守汉臣名节,似应早有一公允评价。但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三国志》本传裴松之注云:“世之论者,多讥彧协规魏氏,以倾汉祚;君臣易位,实彧之由。虽晚节立异,无救运移;功既违义,识亦疚焉。”据卢弼《三国志集解》卷10,袁宏、杜牧、王应麟等均持有类似看法。这实际上把曹魏代汉视为僭逆,其罪孽尽在荀彧辅佐曹操,显然有失偏颇。与此相反,范晔、司马光等通达的史学家则对荀彧称赏有加,肯定其历史业绩,与今天的历史主义态度多有切合处。确实,荀彧一生高自标榜,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一以贯之,“乃心王室”,这是他助曹平天下的原始动机,也是铸就他人生悲剧的症结所在。清代学者赵翼对此体悟颇深,可谓文若之知音,故将其评论照抄如下,以作本文之结:

    献帝遭董卓之乱后,四海鼎沸,强藩悍镇,四分五裂,彧计诸臣中,非操不能削群雄以臣汉室,则不得不归心于操而为之尽力,为操即所以为汉业。其劝操迎天子之论,可知彧欲藉操臣汉之本怀,且是时操亦遽未有觊觎神器之心。及权势已极,董昭等欲加以上公九锡,则非复人臣之事,彧亦明知操之已怀僭妄而终不肯附和,姑以名义折之,卒见忌操,而饮药以殉,其为刘之心亦可共其白于天下矣![45]

    细读此论,静心体味,荀文若之死非复无益矣!

    [1]《后汉书》卷62《荀淑传》。

    [2][8][9][12][15][19][36][40]《三国志》卷10《荀彧传》。

    [3]《三国志》卷2《魏文帝纪》注引《典论·自叙》。

    [4]参见拙文《汉末风尚与少年曹操》,载《南都学坛》1990年第4期。

    [5][7][37][41][44]《后汉书》卷70《荀彧传》。

    [6]《三国志》卷1《魏武帝纪》。

    [10]《曹袁之争与世家大族》,辑入《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1993年版。

    [11]《三国志》卷6《袁绍传》注引《魏氏春秋》。

    [13]《三国志》卷12《毛玠传》。

    [14][17]《资治通鉴》卷60胡三省注。

    [16][18]《读通鉴论》卷9。

    [20]见《三国志》卷11张范、凉茂、袁涣三人本传。

    [21]参见万绳楠《解开千年之谜〈短歌行·对酒当歌〉》一文的有关考证。该文载于《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2]《后汉书》卷80《文苑·祢衡传》。

    [23][32]唐长孺《东汉末期的大姓名士》,辑入《魏晋南北朝史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版。

    [24]见《三国志·袁绍传》注引《九州春秋》、《后汉书·郑玄传》、《三国志·魏武帝纪》注引《魏书》。

    [25][26][27]《三国志》卷8《公孙缵传》、注引《英雄记》、《公孙度传》。

    [28]见《三国志》卷8《陶谦传》、卷52《张昭传》。

    [29]《三国志》卷51《孙韶传》注引《会稽典录》。

    [30]《孙吴的建国道路》,辑入前揭《秦汉魏晋史探微》。

    [31]参见《三国志·魏武帝纪》、《后汉书·党锢·何颙传》。

    [33]《三国志》卷14《郭嘉传》。

    [34]参见胡宝国《汉晋间的汝颍名士》,载《历史研究》1991年第5期。

    [35][42]《三国志》卷10《荀彧传》注引《彧别传》。

    [38]《三国志》卷2《魏文帝纪》注引《魏略》。

    [39]《三国志》卷23《赵俨传》。

    [43]《晋书》卷65《王导传》。

    [45]《廿二史札记》卷6。(《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作者:王永平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文史网 2006-01-20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