黝黑的脸庞,高大的嗓门,走哪儿都带一把唢呐,这就是韩铁宾给人的第一印象。今年40岁的韩铁宾出生于唢呐世家,在杞县提起他的名字,人们都会伸出大拇指称赞:他唢呐吹得好,是我们这里的“唢呐大王”。
韩铁宾家住杞县傅集镇新庄村,这个村子里有300多位居民,却有近200人吹奏唢呐,是远近闻名的“喇叭村”。韩铁宾出生于唢呐世家,他的祖先在清末时就是当地颇有名气的唢呐吹走里手。到了他父亲这一代,更是杞县南部唢呐行里的吹奏高手。韩铁宾从小随父学艺,早得真传,为他以后的唢呐演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1年11月,韩铁宾光荣入伍。在部队举办的元旦晚会上,一曲《咱当兵的人》吹奏未完,便赢得了全军首长和官兵的阵阵掌声。1992年,部队送韩铁宾到厦门集美师专艺术系深造,并专门定员为文工团的唢呐演奏员。
转业后,韩铁宾为了服务群众,在县城东关办起一个集歌舞、戏曲、小品、唢呐为一体的艺术团,并为经济有困难的学员包吃包住。他经常带领艺术团到傅集镇敬老院为老人慰问演出,主动为汶川、玉树地震灾区捐款捐物,并到汶川灾区为灾民义演。10多年来,韩铁宾在省市和军队举办的音乐大赛中获各类奖16次,被誉为军地优秀唢呐演奏家和“唢呐王”。
韩铁宾的唢呐音域宽广、高亢,演奏娴熟,声情并茂,且演奏音色纯正,婉转而甜美,给人以悦耳的感觉,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我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复员多年来,韩铁宾多次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种文艺活动。面对多种荣誉,韩铁宾没有骄傲,他说:“我出生在唢呐世家,要大力弘扬民间文化,把唢呐这门艺术发扬光大,对得起群众送给我的‘唢呐大王’这个称号。”本报记者 安娟娟【原标题:“喇叭村”里的“唢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