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记者来到洛阳老城区一个小胡同深处,看到一个300多平方米的普通小院,院门口挂着“培智学校”的牌。这所学校里有10名教师、50多名智障学生,刘文婷已是其中的“元老”。
【19年坚守】17岁小丫头变成学生的“妈妈”
“19年过去了,我一个小丫头,也成了学校的老教师了。”刘文婷调侃说,真不敢想,19年一晃而过,她已从孩子嘴里的“姐姐”变成了“妈妈”。
1990年,17岁的刘文婷从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毕业后,怀着对教师职业的憧憬,走进了老城区培智学校。迎接她的是一群智力障碍、目光呆滞的孩子,他们话都说不清,路也走不稳,每个音符、每个动作都要千百遍地教,有的孩子智力顶多相当于七八岁孩子的水平,年龄却比刘文婷还要大一两岁,学生们不喊她老师,就喊“姐姐”。
上班第一年,刘文婷拿了洛阳市特教音乐优质课一等奖。一些普通学校认为她能力突出,想调她过去,刘文婷没有答应。她从未放弃对智障教学的探索与追求,也觉得孩子们需要她。
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成名成才,桃李满天下,可是作为一名特教工作者,也许一辈子与这种成就感无缘。“婷婷,长年累月和这些智障的孩子在一起,你急不急?”朋友时常问起这个问题。刘文婷每次都回一句:“不急,跟孩子们在一起,我感到时间过得很快,日子很充实。”
【收获感动】学东西再难孩子们没放弃
“老师,我想学唱歌。”2000年,刘文婷在一节音乐课上,突然发现窗户外有个小女孩在偷偷学唱歌。女孩的双手冻得通红,被发现后睁着大眼睛恳求她。“孩子那句话,说得很认真,那种认真让我没法放弃。”刘文婷回忆说,小女孩只有6岁,因为智障,说话都很困难,但就喜欢唱歌,听到音乐声,她还会很快乐地跳舞。
那天后,刘文婷的音乐课上,就有了最小的学生。女孩叫笑笑,因为有残疾,每首歌都要学15遍以上,才能勉强记住音调。但就这样,笑笑一直坚持着,每次学会一句,她都高兴地给自个儿鼓掌。笑笑没父母,从小跟着爷爷。一次偶然机会,笑笑告诉她“笑笑唱歌,爷爷会笑”。“孩子们的想法很单纯,也想证明自己,给身边的人带去快乐。”刘文婷说,正常孩子几分钟能弄懂的问题,他们却要花上几个小时甚至几天。但孩子们用他们特有的坚持告诉人们:他们行。
2000年学校的一次文艺演出,笑笑终于能登台表演了。那天,笑笑一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掌声。“可孩子……”刘文婷说,2001年笑笑因为肾病住进了医院。每天孩子为了不让爷爷担心,都会高兴地给爷爷唱歌,直到她离开人世。“19年来,很多人不理解我的工作,但我一直坚持。因为是这群孩子教给我‘坚持是什么’。”刘文婷哽咽着说。
【甘当“妈妈”】 不忍见家长丢包袱一样扔下孩子
“你好棒!”在教室里,一个19岁的孩子练习打乒乓球时,鞋带开了。刘文婷俯下身子,解开自己的鞋带,细心地重复着系鞋带的动作,见样学样,孩子终于艰难地系好了鞋带,她激动地拍了拍孩子肩膀以示鼓励。
在培智学校内,80%的孩子生活难自理。因为有智力障碍,相当部分的孩子,父母不管,由爷爷奶奶抚养。许多孩子是单亲家庭,还有的是养父母拾来的孩子。太多东西需要刘文婷手把手地教。她教孩子发音、说话,教孩子握笔、写字,教孩子上下楼梯,教孩子唱歌、跳舞,教孩子洗衣、叠被、系鞋带,为孩子换洗尿湿的衣裤、床单,帮孩子修指甲、理发、擦鼻涕。孩子的妈妈做的,刘文婷做了;孩子妈妈没有做的,她也做了。
刘文婷说,在上课时,有的孩子会突然冲上讲台,或者无意识地大叫大闹,其实他们是想引起大人注意,想证明自个能引起别人的关注。思博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刘文婷每次都不批评,尽量地安抚他。上游戏课,让小思博当主角,在大家面前多表现,然后再和他讲道理。“可这个社会上,很少有人能去理解这些孩子。”刘文婷说,让她特别伤心的是,有的家长像丢包袱一样,开学时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再也不管不问。“她是妈妈。”在培智学校内,孩子们都叫刘文婷妈妈。孩子们用这个特殊的方式,表达着感激。
【非常骄傲】每个孩子都有梦也都会追梦
“每个孩子都有梦,哪怕他们是智障孩子。”8月7日,在培智学校校园里,说起这群学生,刘文婷哭了,她说,孩子们的梦,她会搀扶着孩子们去追,但她的梦就是社会多给这些孩子理解和帮助。
有个学生叫杨博,虽然年满19岁,个头比刘文婷还高好多,可智力只有七八岁的水平。他非常喜爱电子琴。为了便于练习,刘文婷把每一个练习曲都写成简谱,再在每一个琴键上都标上音名,然后一个音符、一个小节,手把手地教。尽管这样,进程依然缓慢。最难办的是他最多只能坚持半个小时,一会儿为弹对的几个音符手舞足蹈,一会儿因烦躁而一拳砸向琴键。面对这样的学生,刘文婷说得最多的就是:“坚持下来,你能行!你真棒!”
经过几年的训练,杨博终于在全省第四届残疾人文艺汇演中获得器乐演奏二等奖,2007年7月又赴北京参加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艺术风采展示大赛,获得残障组演奏金奖。
1997年学校决定建立一支军鼓队,刘文婷去别的学校借军鼓。这些学校的老师就说:“正常的孩子还敲不好呢,你还借什么呀?”刘文婷坚持自己的想法,难的不行,她就教一些简单的。
1997年5月,刘文婷带6名智障学生代表内地赴香港参加心连心妙舞星辉迎九七弱智人士舞蹈大赛,捧回季军奖杯。孩子们欣喜若狂:“老师,我还想跳舞。”“那一刻,我看到了孩子们真正的快乐。”刘文婷说,那次孩子们的演出绝不是最好的,却绝对是最感人的。因为孩子们证明了:每个人都能有梦,也都能努力去实现。
■刘文婷的美丽心愿想给孩子们买个投影仪
“想给孩子们买个投影仪。”8月7日,在培智学校宿舍内,刘文婷说,新学期快开学了,这个学期她想用自己省下来的钱,给孩子们买个投影仪,建个多媒体教室。“因为这些孩子对声音和影像接受得快点,理解得也透彻点。”刘文婷说,她在洛阳去其他普通学校,发现现在学校都有多媒体教室,孩子们每星期可以到多媒体教室里看一些幻灯片。她也想让自己的孩子们上这样的课,可是联系了几家普通学校,人家都不愿意把多媒体教室借给她用。“我现在把每个月的工资省下来点,我算了算,今年年底买个便宜点的投影仪,能把多媒体教室建立起来。”刘文婷用个小本子,记着自己每月要省的钱和存下来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