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秀姿兰韵 王者之品 —记豫剧大师王秀兰

2013/11/7 16:17:54 点击数: 【字体:

秀姿兰韵 王者之品 —记豫剧大师王秀兰

    去年5月13日,豫剧界的一代宗师、祥符调巨擘王秀兰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当时正在台湾排戏,直至7月自台返豫后才得知此噩耗,顿时禁不住潸然泪下,痛心不已,因为她和陈素真、常香玉、崔兰田是我一生最崇敬的4位艺术家。特别是王秀兰先生 ,我是从小看她戏长大的,她的艺术,对我以后的戏剧观和表、导演艺术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有着一分特殊的感情。

    先生一生淡泊致远、执朴守拙、 低调做人、不事张扬,虽怀兰质竹品,却因身居幽谷而致使她一生对豫剧事业所作的贡献及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鲜为人知。今逢先生逝世一周年祭日,撰此短文,略表对这位豫剧大师的哀悼、缅怀和纪念。

    豫剧“十二大名旦”之一

    先生 9岁在开封学艺,直至她于1982年为开封市少儿福利基金会义演的告别演出,她在舞台上活跃了半个多世纪,为豫剧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豫剧史学家冯纪汉先生在他的论著《豫剧源流初探》中,把她和陈素真、常香玉、司凤英、马双真、史彩云、崔兰田、马金凤、闫立品、姚淑芳、李景萼、桑振君列为豫剧 的12大名旦 ,享有很高的艺术声誉 。1982年陈素真在接受《郑州日报》文体部主任王芳采访时说:“河南豫剧的5大名旦应该算王秀兰一个!”

    先生学艺的阶段,正值是豫剧发展史上坤旦云起的兴盛时期,先后拜祥符调名家杨吉祥(艺名羊羔)、王兰亭为师,并问艺于马双枝。在其拜师学艺这方面可谓是名门望族,为其奠定下一个坚实的祥符调基础。加上当时许多名流大家云集开封,又使她受到了很好的艺术熏陶。像马双枝的《皮袄记》、《花打朝》,陈素真的《三上轿》,司凤英的《洛阳桥》,史彩云的《汾河湾》 ,著名乾旦张芳金(艺名“水上漂”)的《阴阳河》,金玉美的《抱琵琶》等,均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她(他)们的剧目,后来也都成了先生的代表作。

    在西安她和常香玉双挂头牌

    1939年夏,先生随义父王兰亭逃亡到西安 ,一出《反西唐》便蜚声古城,遂应邀加盟到常香玉挑班的豫秦剧院,与常香玉双挂头牌。在这期间,常与王合作非常默契,可谓珠联璧合。比如《桃花庵》中常饰窦氏,王饰陈妙善,常若不演,王便饰窦氏:在《秦雪梅》中,常饰秦雪梅,王饰二雪梅。《六部西厢》中,前几部常饰莺莺,王饰红娘,后几部中常饰红娘,王饰莺莺。岁末封箱,她们还唱反串戏,如在《黄鹤楼》中,常饰周瑜,王饰赵云,宋淑云饰刘备……到1945年王与常分手返汴,这6年间,两位大师互相影响、互相学习,遂都成为身兼东、西两大流派的歌唱能手 。

    在西安的6年,先生与崔兰田大师之间的过从亦甚密切,她和常香玉还经常被邀到崔兰田领班的兰光剧院“打炮”。先生还曾把自己与常香玉常演的拿手好戏《秦雪梅闹书馆》的剧本偷赠给崔兰田。在那个同行是冤家、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年代,这一举动是多么难能可贵,使崔很受感动,遂与先生义结 金兰 ,先生为长,崔大师为仲,从此二人情同手足。

    曾为中州菊坛的领军人物

    1945年秋,王秀兰离开豫秦剧院应邀来到开封和平戏院 。开封戏剧界欢迎先生莅汴的盛况非常:相国寺东、西角门都用柏枝架上彩门,剧院经理为招揽观众,一张大海报贴满了整个开封鼓楼的南山墙,夸张地书写着“亚赛陈素真,盖过常香玉,大名鼎鼎王秀兰”的广告词,“王秀兰”这3个字,每个字都有一人多高。先生亦不负众望,一出《六部西厢》,便打了个四面开花。豫剧大家吴碧波曾在去年的一篇纪念文章中写道:“当时,这出戏受观众欢迎的程度是空前的,剧场人满为患,加座、加票都满足不了观众的要求,直至连窗户上也挤满了观众。王秀兰老师一出场,台下鸦雀无声,在演出中观众叫好声不断。王秀兰老师那俊美的扮相、委婉的唱腔、大气洒脱的表演,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先生的《西厢记》早于1950年就被中国唱片公司灌制为黑胶木唱片。从此,60余年,先生一直居开封菊坛坛首的位置,直至辞世。

    1948年9月,开封第二次解放,先生与张子林、李耀卿等在市总工会的领导下成立了 “工人剧团”,这是新中国成立前河南豫剧界的第一个国营剧团,先生任团长兼工会副主任,曾多次在省长吴芝圃的带领下,赴商丘慰问淮海战役的英雄、南下慰问解放军战士及睢、杞、太革命根据地。先生系开封艺员中参加革命工作最早者之一。1951年11月,中南局召开第一届文学艺术工作者会议,先生和常香玉是戏曲界仅有的两位代表。1952年8月,先生又和王若瑜(即陈素真)、王敬先、宋桂玲、唐喜成等组成河南代表团参加了中南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荣获了演员一等奖,这是她们在全国赛事中为豫剧艺术赢得的第一批金牌。同年10月,先生以副领队的身份率河南代表团一行十多人赴京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直到1954年秋,河南省会迁郑,河南戏曲文化的中心西移,在此前的10余年间,先生堪为中州菊坛上的一位领军人物。

    “汴京三王”之首

    1951年,随着著名刀马武旦王敬先加盟“工人剧团”和新俊王素君的声誉不断提高,先生开始了与她们二位在舞台上的艺术合作,联袂主演出许多好戏,如《西厢记》、《王金豆借粮》、 《天河配》、《孟姜女》、《信陵公子》、《卓文君》、《彩楼配》、《周仁献嫂》、《贩马记》、《杨乃武与小白菜》 、《空印盒》、 《陈妙常》、《搜书院》、《梁祝》、《孔雀东南飞》等。1956年河南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中,3人主演的《王金豆借粮》深受专家、评委和观众的交口称赞,同获一等奖,被誉为“汴京三王”,先生为“三王”中的佼佼者。《王金豆借粮》一剧还被中国晿片公司灌制成3张唱片,发行全国。1957年,毛泽东同志来河南视察黄河,省委领导专调“三王”演出了该剧,受到省委领导的赞赏。

    “三王”在台上不仅是好搭档,台下还亲如姐妹,这全仰仗先生的谦虚谨慎, 有长者之风。她生前曾开玩笑地对王敬先和王素君老师说:“人家都说一个槽上拴不住俩‘叫驴’,咱拴上仨中不中?” 1960年的3月至10月,受中央人民政府的委托,先生率开封市豫剧一团到祖国的西南边陲慰问演出,历时8个月,途经6省16个大、中城市,破天荒地将豫剧艺术介绍给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1962年又按中央文化部规划,赴上海、南京、徐州、青岛、合肥、烟台等地巡回演出。这两次巡演,几乎横跨大半个中国。先生的精湛技艺均受到当地观众的高度评价,西南人民夸她的艺术为“春城增添光彩”(详见《云南日报 》),上海观众誉她的演唱“具有中原特色”(详见《文汇报》),为豫剧艺术争得许多荣誉。

    豫剧艺术改革的先驱

    开封是豫剧“祥符调”产生的摇篮,也是豫剧改革的发祥地。樊粹庭、陈素真对豫剧改革的“豫声剧院”产生在这里,王镇南、常香玉对豫剧改革的“中州戏曲研究社”也产生在这里。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对豫剧改革的前哨战即是在这里打响的。王先生是参加这些战役的先驱之一,是最早上演时装戏的艺术家之一。

    早在1953年的6月,先生就主演了《小女婿》,同年9月又推出《小二黑结婚》,曾受到当时的省、市文化局领导的嘉奖和表彰。早在上世纪40年代中期,先生还首演了许多新编古装剧,如《扫穴犁庭》、《七夕泪》、《二部李秋红》、《陈胜王》等。在以后的艺术生涯中,先生还上演了许多有影响的现代戏,如《李双双》、《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野火春风斗古城》等,对豫剧的改革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特别是《李双双》这出戏,在上世纪60年代初,许多名家像常香玉、崔兰田、马金凤、高洁、马林等竞相争演,先生却能以其精纯的祥符调特色,与之争芳斗艳,自领风骚,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其中的许多唱段现仍在广大观众中传唱。

    开一代风范

    先生一生上演了近200部戏,为观众塑造出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艺术风格,以朴实无华、端庄素雅著称。她扮起戏来规规矩矩、深沉含蓄、宁缺毋滥、绝不哗众取宠;行起腔来本本分分、不蔓不枝、酣畅淋漓、从不刻意要“彩” ,实乃黄钟大吕、国色天香、王者之品。特别是先生的念白功力,纯正圆润,清晰真切;高低抑扬,错落有致 ;轻重徐疾,相间得体,使观众遐迩皆宜,极富音律感……先生的这种艺术特色,足具树帜立派之资,可开一代风范 。

    然而,先生绝技一身却虚怀若谷,加之素恶拉帮结派,好为人师,所以,一生只传艺,不收徒。原河南省豫剧二团台柱之一的张桂花,其嗓音、扮相均酷似先生,也曾多次向先生讲明要拜师的意图,却被她拒绝,反而让其拜在自己恩师王兰亭的足下。虽然如此,先生仍将自己的拿手好戏《六部西厢》、《秦雪梅》等倾囊相授于她。所以,张桂花见了先生总以 “师傅姐”相称,这早被梨园界传为佳话……

    所遗憾者,先生生前所留音像资料不多,王派艺术这份珍贵遗产濒于灭绝境地。殷切希望豫剧界的有志之士,特别是青年新俊们,能对这份珍贵遗产加以开掘、研究、传承,先生有知,当会含笑九泉。作者:石磊【原标题:秀姿兰韵 王者之品 —记豫剧大师王秀兰】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汴梁晚报 2011-05-1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