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由宗炳《画山水序》而来的“道”的联想

2013/11/6 15:56:12 点击数: 【字体:


    【摘 要】南朝画家宗炳《山水画序》是最早的山水画著作论述。宗炳在文中探讨了关于画和意境境,人生和道的关系。本人更多的从文学和哲学审美角度出发,认为其中包含的“道”既不同于孔子的“仁”,也不同于老子的“道”,而是建立在儒家“仁”的基础上的道家之道。

  【关键词】《山水画序》;老子;孔子;庄子;道;仁

    前言

  我是在农村山里长大的孩子。记得上小学的时候,班主任说要去远处的“阎王山”砍材,砍回来的木材用来当学费,一方面是为了学校供应材伙,一方面是必修课—-一次义务劳动。那时对山的感觉无外乎是长着花草树木的、有棱有角的东西,去山上玩的次数多了,渐渐的喜欢上了爬山,对山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至于水,那就更不用说了,我们是在溪水里泡大的,对水才叫情有独钟呢。最近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到南朝宗炳的《画山水序》,读来特别有味道,更加深了我对山水的喜爱。于是我试着体会这序文里包含的“道”理。这篇序文与其说是一篇文章,不如说是一篇山水画,写的优美,画的优美。但是,关于文中的“道”的象征,我就疑惑了,他笔下的“道”是什么意味?和孔子的“仁”,老庄的“道”是一回事吗?或者它的“道”和其他“道”的区别在哪?尽管早已有前辈用论文来论述本文的美学观点了,但我想更多的用文学的观点说出我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了我的论文。

    一、关于本文的方法论选择

  胡经之、王岳川主编的《文艺学美学方法论》【1】一文中提到过“文学研究方法的目的是向读者揭示文学的奥秘。最高的文学研究方法和文学批评是‘至法无法’”,不过任何一种方法总有它的局限性,从《山水画序》一文我们可以看出,如果用象征和现象研究方法,或许会比较合适。原因是《山水画序》的内容大多写山水的形和意,自然会提到象征的东西,另外山水本身也是一种本体,是一种图示化的东西。当然接受美学的方法也可以算进去,在用象征法时候,我也认识到几点:一是这篇讲的“道”强调整部作品的象征性,它追求的是从有限到无限的意念。而不是修辞的象征手法把象征作为服从作品的主题思想的意念。二是用现象研究的应注意的四个基本层次:字音层,意义单位,图示化方面,被再现的客体也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此外,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文学作品的那种形而上的品质,即我们在作品中感到的崇高、悲剧性、可饰性、静谧感、轻柔等。当然,这些不可能全部都囊括在论述的过程中。

    二、《山水画序》的“道”的体现

  《隋书·经籍志》录有宗炳的著作16卷,但现在仅存7篇。现在的这篇《山水画序》是他的代表作,是中国最早的山水画理论著述。我们不妨先看下原文:

  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像。

  至于山水,质有而灵趣。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焉。

  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不亦几乎?余眷恋庐、衡,契阔荆、巫,不知老之将至。愧不能凝气怡身,伤砧石门之流。于是画象布色,构兹云岭。

  夫理绝于中古之上者,可意求于千载之下。旨微于言,象之外者,可心取于书策之内。况乎身所盘桓,目所绸缭。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也。

  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绢素以远暎,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是以观画图者,徒患类之不巧。不以制小而累其似,此自然之势。如是,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矣。

  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虽复虚求幽岩,诚能妙写,亦诚尽矣。

  于是,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藂,独应无人之野;峰岫峣嶷,云林森眇。圣贤暎于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熟有先焉。

  先来看文中提到的三处“道”:“圣人含道暎物”、“圣人以神法道”、“山水以形媚道”。我以为这三处提到的“道”只是点睛之道,全文基本上都体现了“道”的意象。那么,本文出现的山水之“道”是什么呢,这很令人深思。
“道”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话题。《说文解字》有云:“道,徒皓切,所行道也。从辵从首。一达謂之道。”道的原本含义是什么?关于道,《老子》一书有精辟的论述。他在第一章就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开始,有名,万物之母,”此外《老子》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等指出道的起源是混沌的。另外《中国美学史大纲》【2】中关于老子的美学起源的论述也可以说明“道”,书中认为,从它的形状讲,“道”是原始混沌,“道”产生万物,“道”本身感觉不到;从它的状态看,“道”没有意志,没有目的,它自己运动,是“有”和“无”的统一。我很认同这种观点,所以看《老子》笔下的“道”好像就是宇宙的一切源头,是虚无的,囊括一切状态和形状,它无所不包,只要你能发挥想象。如第四章的“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它又好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为永恒。正像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国学网 2011-06-2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中国皮影艺术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