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庄园让人印象深刻的不是侯门深似海,而是各房门侧的对联,多由主人自己撰写,能够感觉到主人“浓厚的耕读气息”。
资料显示,庄园主人马丕瑶(公元1831年~公元1895年),安阳县西蒋村人,同治元年(1862年)进士,历任山西平陆知县、永济知县,解州、太原知府,山西按察使、布政使,贵州按察使、布政使,广西布政使,广西、广东巡抚兼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他为官30多年,勤政务实,恪尽职守,忠心爱民,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和朝廷信赖,百姓呼他为“马青天”,光绪帝则褒奖他“鞠躬尽瘁”、“百官楷模”。马丕瑶逝世后,诰封“光禄大夫”、“威武将军”。
不爱钱
不徇情
马氏庄园里有一副对联:“不爱钱,不徇情,我这里空空洞洞;凭国法,凭天理,你何须曲曲弯弯。”西蒋村一位村民说,这代表马丕瑶做官的原则,马丕瑶做知州时,张之洞请他出任山西清查局局长,只3天时间,就查出了布政使与地方官作弊所贪30万两银子的罪行,他不顾同僚大臣李鸿章的面子,一纸奏折呈给朝廷,后来还不罢休,最终把李翰章给查办了。 同治七年(1866年)春,马丕瑶任山西永济县知县。初到永济,有一役吏察知新任知县喜爱养花,趁他不在,送去一些花草。马丕瑶知道后,知其必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便立即派人查询。原来这人作恶多端,想投其所好,以求庇护。马丕瑶立即将此人捉拿正法。
赈灾民
减徭役
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山西灾荒严重,马丕瑶受命灾情较重的解州(今山西运城)知州。他赈济灾民,减免徭役,清丈土地,编制钱鳞册,按实有土地征收田赋。他还劝导人民植桑养蚕,使百姓谋生有望。
光绪十四年(1888年),马丕瑶任广西布政使,从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出发,慨然请求朝廷免除米谷厘捐。
建书局
办蚕桑
光绪十五年(1889年),马丕瑶任广西巡抚,向朝廷递呈了《筹设书局、机坊折》。在这封奏折中,他建议在广西创建官书局,兴办蚕桑,开设缫丝织绸机坊,均得到了朝廷的允准。他在广西设立了10个官书局,每个官书局均建书楼,楼上藏书,楼下阅览。马丕瑶又上疏朝廷,请求南方一些藏书较多的省份支援一部分书籍,也得到允准。此后,东南各省所送书籍便陆续运到。是年冬,开始筹办蚕桑、机坊。倡办之始,他四处寻访蚕桑之书,将所觅《蚕桑实济》、《蚕桑提要》等,刊印数千册,分发到广西各地。对于兴办蚕桑、开设机坊成绩显著的官吏,马丕瑶多次上疏,请予褒奖。他还两次上疏请求豁免广西所产丝绸的商税,后获准免除。经过几年的努力,广西桑蚕业有了大的发展。据光绪十七年(1891年)五月初的统计,广西栽植桑树己达2.76多亿株。到这年底,全省共出丝20.6万余斤,织绸2690余匹。
重边防
兴团练
丕瑶对边防建设也很重视。他曾和广西提督苏元春一同登山爬岭到边防各要地视察,查勘地形,布置防务。他在广西边防重地修筑新式炮台20座。甲午战争期间,马丕瑶任广东巡抚,对广东防务极为用心。他积极修复海防设施,任用有指挥才能的将领,加紧兴办团练,以补军旅之不足。他加强武器装备,既操习洋枪洋炮,又赶制土制枪支。
甲午战败,他上奏《力阻和议折》,对于割让台湾、辽东等地给日本,痛切陈述其严重后果。接下去他愤然写道:“此次电信到粤,粤人无不怒目裂眦,思食李鸿章、倭奴之肉,欲得而甘心焉。想天下之民情,固无不痛心疾首于此议也。伏愿我皇上大震天威,首以宗社为重,立将现议各款严行拒绝。”他建议“严整师旅”,准“各省民团义旅一律助战,收复失地”。
这年秋天,马丕瑶一病不起,九月初八日,他在最后的一封奏疏——《遗折》中,希望朝廷“励精图治”,“力求自强之道”。是日,马丕瑶病卒,终年65岁,死后葬于安阳县蒋村之南原。
马丕瑶的刚正最终赢得了光绪帝的赞赏,因而赐其“百官楷模”匾额,号召群臣向其学习。□徐振江【原标题:百官楷模马丕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