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发展大会今日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参事、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首席专家牛文元指出,要着重提升中国的县域经济。他介绍截止到2008年,中国有县域经济体2070个,其中包括1643个县旗,50个财政收支和市政建设独立的建设单位等。中国县域的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90%以上,人口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三,GDP占全国总量的40%,地方财政占全国不到25%,但是要供应全国的粮食、蔬菜、水果、热类、蛋奶、茶等基本需求都是从县域经济出来的。县域经济是民营经济的摇篮,是劳务经济的源头,资源经济的支撑,民生经济的灵魂,也是全民富裕的标志。
以下是发言全文实录:
牛文元:上午三个小时,大家很辛苦,我稍微快一点。我们首先有三句话。第一句话,产业的方向、内涵和实力主导着国家发展的战略选择。根据产业本身的走势和趋向,国家的发展战略就有所依据。第二句话,产业的业态结构和布局决定着国家发展的整体质量。如果我们现在谈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空间结构布局,其实都是这一类。第三句话,产业的创新升级和竞争标志着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一个国家的产业发展,以及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各种磨难和喜悦都和国家整体的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此,国际上流传着一句口号,叫做产业发展的成功就是国家发展的成功。这句话不太准确,但是它体现了一个产业发展和实力提升的一个基本要求。当然,实力不光是硬实力,我们还有很多软实力,但是没有硬实力,软实力的表达就显得非常苍白,这就是我首先讲之前一点儿体会。
今天我主要讲的是区域发展和县域经济。所谓区域发展实际上就是刚才我所讲的,产业在发展过程当中,它的业态,它的结构,尤其是它的分布,也就是空间的充填,实际上对于整个国家的布局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家应当还记得在1960年,1970年左右,日本的首相田中角荣提出的日本列岛改造论,实际上他比较注重区域发展和空间布局。也就是我们的企业产业如何合理布局,才能产生更大的效应,这也是现在我们所提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内容。
转变发展方式,当然注重于结构调整,而结构调整当中大块的宏观的就是区域结构的调整,也就是空间结构的调整。这一条在中国60年发展历史上,应当说我们走的路并不是非常顺畅的,甚至有的时候我们把区域发展并没有看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现在我们终于发现了在结构调整方面除了我们三驾马车,除了我们三二三产业,除了收入分配,除了人才结构、能源结构以外,区域结构或者叫空间结构应当是产业发展或者产业集聚或者产业集群的又一个重大的选择。区域健康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经济版图的划分是空间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县域经济提升又是实现均衡发展的核心标志。我稍微概括一下,下面我会稍微快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