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贬琼一月始末
2013/8/20 15:56:29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讲谭专家简介 清秋子,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作协会员。代表作:《明朝出了个张居正》、《魏忠贤:八千女鬼乱明朝》、《武则天:从尼姑到女皇的政治博弈》、《我是北京地老鼠》(曾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奖)。
话题缘起
今年,是著名的海南旅游景区———海口“五公祠”兴建120周年。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雷琼道的道台珠采,发起修建了“海南第一楼”,以纪念唐宋两代被朝廷贬来海南的五位历史名臣,这就是五公祠的最初来历。
在五公祠的庭院里,“五公”雕像栩栩如生,其中的四位皆文官打扮。惟有宋代宰相李纲像,俨然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李纲曾在靖康元年(1127年)成功组织过汴京保卫战,大败金军,建立了奇功。
著名作家清秋子对李纲在海南的,贬谪经历素有研究,他认为在被贬海南的“五公”之中,要数李纲在海南的时间最短,但也最富于传奇性。
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七月,金帝完颜晟下诏伐宋,明令金军要穷追正在扬州的大宋皇帝赵构,企图灭亡整个南宋。
对金国侵略一味退让的宋高宗赵构,这时已全无章法,打算撤离扬州,渡江跑去杭州躲避。金军南下后,南宋已组织不起像样的抵抗,州县官员弃城而逃的甚多。
最令人寒心的是,为了给金人消气,换取苟且的和平,这年的十月宋高宗又下令,将已被贬到鄂州(今湖北武昌)的抗金名臣、原宰相李纲再次贬官,令其移居澧州(今湖南澧县)以示惩罚。11月,金军进攻更急,高宗对李纲的处罚又再次加重,改授单州团练使、移至万安军安置。
这一年,李纲四十六岁,陪伴他踏上漫漫长路的,惟有次子李宗之。
抵达琼州三日忽蒙“天恩”赦免
万安军,在海南岛的东南端,即今天的万宁市,就在碧波连天的南海之滨。
在当时,海南岛被人称为“海外”。宋代贬臣,处罚得较厉害的,一般是安置岭南(今广东)。被贬至“海外”,可算极致,仅比赐死好一点,毕竟留了一条命。
贬谪万安军的消息传来,李纲不等公文到达,便携次子提前上路。入粤以后,沿西江上溯。行至雷州,听说海南岛上“地方不靖”,有兵乱,就在雷州滞留了约一年。
这一年的滞留,李纲并没有荒废光阴,他先后写了《论语详说》十卷、《易传内篇》十卷、《外篇》十二卷。
建炎3年11月25日,李纲和儿子渡海抵达琼州(今海口)。父子俩向人打听去万安军如何走,当地人告之:万安离此地还有五百里,是罕有的敝陋之地,那里根本找不到生活用品,走山路还会遭劫。热心人建议:还是从文昌搭海船去为妥,若顺风三天可达。
李纲不禁愕然!他虽然当过宰相,但还是没想到自己的国家竟有如此遥远的国土。于是在琼州暂且找个了地方住下,准备择日上路。
他命运中最具戏剧性的一幕,就在此时发生了!在琼州呆了才三天,大陆方面来人通报:李纲被皇上赦免,准予放还,居住在何处自便。
这次突如其来的赦免,与高宗的某些思想转变有关。就在这年初,金军大将马五等率骑兵五千,奔袭扬州,一心要活捉高宗。高宗完全乱了阵脚,于二月初一下令官民自行逃避。又将皇子与六宫送至杭州。到初三日,金军已离扬州百里,高宗惊得魂飞魄散,带领数人,身着甲胄飞马出逃,渡江跑到了镇江。
金兵如果再追,大宋很可能就会有第三个俘虏皇帝了。多亏宝应县(今属江苏)的官绅发动当地百姓起兵抗金,使占领扬州的金军深感不可久留,迅即回撤。高宗这才躲过了一劫。
高宗还朝后,也许是痛定思痛,想起了李纲当宰相时的好处。于是良心发现,觉得把李纲贬到海外,是太过分了一点儿,便下诏赦免。
这个迟来的赦免,使李纲的这一路折腾,更像是遭受了一次恶作剧式的惩罚。这真是喜不得、悲不得,惟有慨叹而已!李纲父子俩听到赦免消息后,并没有马上返回,而是在海南逗留了一个多月。
月夜渡海途中遥想“伏波”伟业
在海南的这一月余,李纲去了哪些地方,见到了哪些风物?在他的诗作里有少许的记载。
据笔者检索,在李纲的诗歌总集《梁溪集》中,共收录有建炎三年冬至之后,与渡海及海南有关的诗九首,可从中约略知道李纲在海南的行迹。
当年11月,李纲父子来到广东雷州半岛最南端的海康县,准备乘舟过海峡。但是不巧,海南的黎族人民因不堪压迫,起而造反,占据了临高县城,并波及附近的地区。为此,李纲在海康小留了数日。
11月15日,“闻官军破贼”,李纲父子便于20日沐浴焚香,准备出行,设案遥祭了伏波庙。伏波庙是纪念西汉路博德及东汉马援两位平南有功的伏波将军而建的,
李纲父子定下了渡海的日期———11月25日,顺便就占了一卦。结果,一卜即吉。于是在25日半夜乘着潮起,解舟下海。
船很大,行驶极平稳。李纲立于船头,见星月灿烂、风平波静,不由追古抚今,浩气填胸!到得天明,一轮红日跃出海面时,便到了琼州地面。
这一次的夜航,给李纲留下了极神奇的印象。在“满天星月光芒碎,匝海波涛气象雄”的天地间,李纲思绪如涌。遥想当年两位伏波将军“马革裹尸”的雄心,顿觉青史英风如在眼前。自己虽然是贬臣,与伏波将军“幽显虽殊”,但今古相通、志趣相同!
他自然也想到了本朝的先贤苏东坡,不由得吟出一句“老坡去后何人继?奇绝斯游只我同”来!
船近琼岛时,展现在李纲眼前的,是千百年来从海路入琼的人们都看得到的一幅奇景:“雷、化迷天际,琼、儋入望中。地遥横一线,山露点群鸿。”
喜见黎人风俗亦嚼槟榔入醉
上得岸来,李纲惊喜地发现:这海南的“江山风物,与海北不殊”。风气民俗与他已经熟悉了的粤西,基本是一样的。市面上处处有鱼虾出售,人烟也很繁盛;岛上遍布槟榔、薄荷、竹子,一团团绿色,葱笼如洗。
他所歇息的客舍———琼山远华馆,房舍规模倒也堪称雄伟,与内地无异。而一般民居,却都是掩映在槟榔树下的,别具一番风格。
这“南极”之地,气候最为可嘉,虽冬犹暖,使人忘却了季节。唯一遗憾的是,海岛离中原太远,常年音信不通。
让李纲感到新鲜的,是“黎人出市交易,蛮衣椎髻,语音兜离,不可晓也。”当地人告诉他,琼州以外的县,都是“黎母”聚居之地,而他要去的万安,是一个最“穷愁”的地方。那是海边的一座孤城,居民仅二百余家,全都住在草屋里。
那个地方,飓风来时,厉害得能摧人肝胆;林中疬气弥漫,有害健康。那地方百姓,生活也苦到极点,岛北有船去,他们才能买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海南日报 2009年02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