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门骄子
荀彧(163-212年)出身官宦名门,世居颍川,乃荀子之后,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年少即以才华着称,南阳名士何颙称之为:“王佐才也。”(《三国志·魏书·荀彧传》)。公元189年,26岁的荀彧举孝廉,成为皇帝身边的近臣。
董卓入朝掌权后,荀彧预感到形势不妙,乃弃官还乡,并劝同乡们说:“颍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这番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荀彧只得迁宗族北上投奔袁绍。不久,董卓所部西凉兵虏略各地,颍川乡人多数死于战乱。
荀彧投奔袁绍后,尽管袁绍待之为上宾,但荀彧却认为袁绍“终不能成大事”(《三国志·魏书·荀彧传》),遂于公元191年弃袁绍投奔曹操,开始了他与曹操长达二十一年的准君臣生涯。
2、王佐之才
对于荀彧的到来,曹操大喜,称:“吾之子房也”(《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任之为司马,这一年荀彧二十九岁。此后,荀彧在曹操身边出谋划策,逐渐崭露头角。尽管荀彧很少随曹操出征,更多地“居中持重”,调度筹划军国大事。但其为曹操所做的三大决策(建立稳定的根据地,挟天子以令诸侯,官渡之战),实乃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建议。
其一,建立稳定的根据地。
公元194年,曹操东征徐州陶谦。张邈、陈宫乘机反曹,勾结吕布袭取了曹操的根据地兖州。危急时刻,荀彧单身前往说退豫州刺史郭贡的数万人马,并与程昱保住了兖州剩余的三座城池,为曹操保住了反攻的根基。
陶谦病死后,曹操又要进取徐州。在这个关键时刻,荀彧为曹操正确分析了形势:“今若取徐州,多留兵则不足用,少留兵则吕布乘虚寇之,是无兖州也。若徐州不得,明公安所归乎?今陶谦虽死,已有刘备守之。徐州之民,既已服备,必助备死战。明公弃兖州而取徐州,是弃大而就小,去本而求末,以安而易危也。”从这段话中,可见荀彧极具长远战略目光,对形势判断十分准确。曹操采纳荀彧的意见,放弃进攻徐州,积蓄实力,“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不久,曹操击败吕布,恢复兖州,终于建立起稳固的根据地。相比于刘备,曹操较早地建立起稳固的根据地,显然是其成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