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记载了三个侠客的故事,其中最详细生动、跌宕起伏同时也最令人目瞪口呆、感慨系之的,是郭解的故事。从司马迁的态度和叙述语言看,他是把郭解推崇为汉朝第一大侠的。读过郭解的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司马迁所谓的侠是什么意思,可以了解汉朝侠客行侠的大致情况,此外,对于我们理解唐诗里“任侠”“游侠”之类词语,理解李白其人其诗,也大有助益——因为,唐朝人凡事喜欢以汉朝为楷模。
郭解,字翁伯,河内軹(今河南济源)人。郭解外祖父许负以善于看相闻名一时,父亲因为任侠,在孝文帝时被处死。郭解跟一般人心目中的大侠有所不同,他一点儿也不高大威猛,相反,他身材非常矮小,也不喝酒。郭解早在少年时代,内心就相当残忍,经常感慨不能快意恩仇,杀死过不少人。凭藉自己的身手和一条性命,结交朋友,替人报仇,亡命天涯,干过的坑蒙拐骗、抢劫杀人、制造假币、盗掘坟墓之类犯罪勾当,不可胜数。侥幸的是,他似乎有上天眷顾,危急关头,总能安全脱身,比如遇到大赦。等到长大成人,郭解来了个180度大转变,生活俭朴,以德报怨,到处做好事却不图回报。但是,与此同时,他喜欢行侠的本性,也更加张扬。救人性命之后,他并不挂在嘴上,洋洋得意,居功自傲。但是,他心里依然阴狠,一点儿小过节,还是会发作出来,睚眦必报。正因如此,有些少年,敬佩他的为人,常常暗中替他报仇,事后也不让他知道。郭解有个姐姐,她的儿子仗着舅舅的威名,一次跟人喝酒的时候,让人家干杯。那人不胜酒力,但是郭解外甥不管这一套,强迫那人喝光。最终,那人发怒,拔刀杀死了郭解的外甥。然后,逃之夭夭。郭解姐姐愤怒地说:“以翁伯在江湖上的侠义名声,有人杀了我的儿子,竟然都抓不到凶手。”于是,把她儿子的尸体弃置在道路旁,不给下葬。郭解暗中让人调查到凶手躲藏的地方。凶手因为害怕,就回到了家乡,把事情一五一十地都告诉了郭解。郭解听后,就对他说:“你杀得对,是我外甥有错在先。”于是放走了凶手,将外甥尸体埋葬了事。人们得知此事,都很欣赏郭解的义气,投靠他的人更多了。
郭解所到之处,人们都敬他三分。一天,有一个人竟然盘着双腿、斜视郭解,一副不屑的样子。郭解打听了这人的姓名。朋友中有人要杀掉这个傲慢的家伙,而郭解却说:“住在家乡得不到他人尊敬,是我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够好,他有什么过错!”于是暗地里跟官府衙役说,那人是他所关心的,嘱咐他们不要追究他的罪责。后来那个盘腿斜视的人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就光着膀子跑到郭解那里谢罪道歉。年轻人听说这事,更加崇拜郭解的为人。
洛阳有人结了怨仇,数十位本地名流大佬居间调停,都没能解开双方怨恨的结。有人找到了郭解。郭解于是夜间去会见两个仇家,仇家忍着委屈听从了郭解的劝解。事情解决了,郭解就说:“我听说,洛阳不少人居间调停,你们都不听。现在你们听了我郭解的规劝,我怎么能够跑到别的县剥夺本地名流大佬的权利呢?”说完,当夜就要回去,不让人知道他来过,临行吩咐道:“先假装没有和好,等我离开之后,让本地大佬调解一番,你们再和好。”
郭解为人低调,不敢乘车进入县衙门。到附近郡县,事情可以解决的,就解决了它,解决不了的,也尽量让人感到满意,然后才接受人家的酒食答谢。人们因此更加敬重他,争先恐后愿意为他效劳。本县少年和邻县名流大佬,深更半夜到他家拜访的,每天有十几辆车,都要求接郭解收留的亡命徒回家去款待。
朝廷下令迁徙豪强富户去茂陵(汉朝最著名的富人区)居住,郭解家穷,达不到迁徙的标准。官吏害怕,不敢不让他迁徙。卫将军出来说话:“郭解家穷,不在迁徙之列。”皇帝却说:“一个老百姓的权利,竟然要让将军发话,可见这户人家并不穷。”郭解家于是被允许迁徙去茂陵。为了送他去茂陵居住,人们送他的钱超过了千万。軹县人杨季子一个做县掾(类似今天县长秘书)举报了郭解迁徙一事,郭解哥哥的儿子就去砍下了这位县掾的脑袋。从此以后,郭、杨两家成为怨仇。
郭解入关之后,关中名流大佬,认识的不认识的,听到他的名声后,争相讨好郭解,跟他交往。身材矮小、不喝酒的郭解,每次出门,无马可骑。不久又杀了杨季主。杨季主家人上书朝廷,又有人在皇城根,将那上书的人杀死了。皇帝得知此事,龙颜大怒,下令官府捉拿郭解。郭解逃亡,把母亲家室安置在夏阳(今陕西韩城),自己跑到临晋(在今天山西运城)。临晋有个叫籍少公的人,从来不认识郭解,郭解冒昧造访,要求放他出关。郭解出关之后,到了太原。一路之上,郭解都把姓名告诉接待过自己的主人家。官吏追踪郭解,到籍少公那里,籍少公不愿告密,自杀身亡,郭解逃亡线索就断了。过了很久,官吏才抓住郭解。抓住之后,当然是一番刑讯逼供,让郭解说出全部犯罪事实。但是,因为郭解的杀人事件,全都发生在大赦之前,判不了刑。軹县有个儒生,一次在接待朝廷使者的场合,因为有人赞扬郭解,便义正词严地说:“郭解专门触犯朝廷法律,怎么能说他是贤人!”郭解有门客听到这话后,杀死儒生,并割掉了他的舌头。官吏以此责问郭解,其实郭解并不知道是谁杀的儒生。官府也一直没有查出杀人者是谁。最后,官吏上书,说郭解无罪。御史大夫公孙弘发表看法:“郭解以一个普通百姓任侠行使权利,睚眦之间杀人,他自己虽然不知情,但是,他的罪恶超过了亲手杀人,应当以大逆不道论处。”最后,朝廷下令,族灭郭解。一代大侠,悲惨收场。
讲完郭解的故事,司马迁最感慨的是,郭解身材矮小、相貌中等以下,说话又不精彩有趣,却俨然成为当时侠客的象征,名声赫赫。唐代司马贞在索引中有这样几句赞语:
游侠豪倨,藉藉有声。权行州里,力折公卿。……急人之难,免仇于更,伟哉翁伯,人貌荣名。
我认为,其中“权行州里,力折公卿”两句,揭示出了古代侠客的本质特征:以个人能力,充分体现、行使一个普通百姓的意志、权力。当然这是一种危险的权力游戏,很血腥,很残暴。不过,古代侠客的行侠,也不是全无约束的——其中规则,来自他们心中的道义。即所谓,盗亦有道。
韩非子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对儒、侠都进行了批判。但是,司马迁却这样为侠客辩护:“今游侠,其行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軶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
司马迁笔下的侠客,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侠客的正宗。金庸小说里所说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听起来,冠冕堂皇,但实际上,已经不是侠之正宗了。司马迁的游侠,大多是要被朝廷捕杀的;而金庸的“大侠”,是随时可以接受朝廷招安的。【原标题:汉朝游侠之首郭解为何被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