煬讳锟梿ㄦ嶃佸瀮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关中大儒冯从吾的洛学情结(2)

2013/7/31 10:23:22 点击数: 【字体:

物各付物。门下所谓不容自己,无所为而为者是也,盖本体原不曾发也。周元公曰:‘中也者,和也,中节也。’此一贯之旨,虞廷以来之真传也。”(孟云浦《答冯少墟》)。云浦之教,使从吾先生大受启发,他将云浦先生比作二程再世,以为云浦“远接二程之传,近契文成之旨。伊洛源渊,藉以常存;万古人心,有所底止。”他感慨地说:云浦先生对《订士》篇的批教,“若披荆棘而示之以周行”,“不翅于程颐将张载的《订顽》更为《西铭》。” 《祭云浦孟先生文》)

  冯从吾十月罢归,林居凡二十六年,“以学行其道”。他仿云浦讲会,与王经轩、张舜典、萧茂才诸君子讲学于宝庆寺。“从游者日益众,一时缙绅学士多执经问难,而农工商贾环视窃听,有非宝庆禅寺所能容者,当道遂为辟今关中书院以聚众讲肄。”(冯从吾.冯恭定全书:卷十一)一时,“同志川至云集”,川、甘、豫、鄂等地学子纷纷负笈前来就读,盛况空前,从学者多达五千余人。冯从吾亦声名大震,被誉为“关西夫子”。为了提高讲学效果,他拟出《关中士夫会约》十三条,约定会期及聚会的具体规定;并将云浦先生撰写的《初学每日用功法》刻印出来,发给大家。冯从吾在《孟云浦教言跋》中写道:“先生讲学新安,而伊洛间庶几复睹者二程之化。观其示初学用功诸条,而先生之教之学,可窥一斑矣。顷者,先生寄示不佞,不佞受而读之,欣然有当于心也。爰付梓人,用代韦弦之佩,并与同志者共焉。”

  别后不到一年,云浦先生就辞世了。讣音一至,从吾泣涕横流。他说:“呜呼!痛哉!始余别先生于函关也,见其神王气充,窃意必享期颐之算,讵意握手之日,即为永诀之秋也!余所为先生悲者,在吾道之运厄而斯文之会否。同志者方有兴起之意,则今怅怅乎其无所倚,岂直从吾一人抱钟期之痛于无已也哉!”他在《与杨晋庵都谏》的信中慨叹道:“忆吾三人鼎足谈学,曾几何时,顿有离合存亡之感。叔龙乎,叔龙乎,九原不可作矣。”

  汝上张维新,与云浦交好,肩从齿序,气味相洽,历三十余祀如一日。万历二十五年,张维新匍匐哭木前,向从燕邸,促席请益,云浦往矣,言犹泠泠耳根也。检先生书簏,得其集。张维新以为“云浦上接孔门命脉,真得文成心印,假令后死表竖中外,道盛业隆,曷可涯涘,若藏舟于壑,惜哉!”于是以质关内冯从吾。冯孟夙称莫逆,致其书曰:“云浦平生苦心,尽是矣。盍传诸?”冯从吾乃约黄辉、逯中立、邹元标、杨东明、锺化民等昔时老友,及门人王以悟、崔儒秀、吕维祺、李缉敬、王铎、屠象美等人,一起收录和编纂了《孟云浦先生集》,因命副墨,用公同志。云浦著述其言详略浅深不同,直证本心,为力行根柢,悉从文成良知,冥会推衍到此,洵由精以进于一者。集中艺文并勒,虽其一斑,亦皆意寄神行。凡慕云浦者,不获睹其眉宇,傥手其遗编,以自淑艾,亦庶几哉不至沉芬埋影,如所谓人琴而亡者。(张维新《刻孟云浦先生集序》)

   云浦死后,冯从吾的洛学情怀并未少释,继续与云浦门人交往,相与论学。万历三十三年,云浦门人张抱初选授陇西知县。因不避权贵,遂被诬贬为陕西按察司检校官。他怡然赴任,与冯从吾联袂讲学关中书院,究身心性命之理,剖人禽善利、舜跖之分,折析如鑑,从吾遵其说,为图付梓。万历四十三年,云浦高弟吕维祺有乙卯之役,会从吾先生于关中书院。万历四十七年,张抱初辞官赋闲,“隐居东山,筑闇修堂,训迪多士,而秦晋汝颖间学者云集,乃创正学会所。环视门墙,弟子数千。先生犹以学而不讲为忧,西与王惺所(以悟)先生会讲于甘棠书院,东与吕豫石(维祺)先生联会于川上书院。侍御李缉敬请先生主韶阳会。”(据从吾门人、河南总兵郭光复《理学张抱初先生传》)冯从吾及其门人张太宇、孙绳祖等,先后多次过渑见张抱初,商学于正学会所。天启改元,冯从吾高弟张春、郭光复复与孟云浦之子孟一诫、弟子张抱初、吕维祺,在渑池结真率会,建景运堂,日课后学。冯从吾及其弟子与云浦门人联会讲学,对豫西讲会的复兴,对洛学的发展,推波助浪,功不可没。

  天启元年(1621)秋,冯从吾始应召赴京,擢左佥都御史,两个月后任左副都御史。冯从吾到京后,与云浦挚友邹元标、钟文陆、高攀龙及门人李缉敬、曹真予数先生约会讲学于城隍庙,“缙绅士庶环听者,至庙院不能容。”天启二年(1622)秋,又建首善书院于京城宣武门外。首善书院的讲学活动再次轰动京师,前往聆听者云集,兴起者众,足称一时之盛。云浦高徒李缉敬将首善书院的讲学语,汇辑成《都门语录》。从吾先生在讲学中,鼓励士人以道自任,“一切事境不为挠屈”,挺起骨头,在“内圣之学”中追求内在的超越。首善书院的轰动效应和冯从吾的疾恶如仇使阉党集团如芒刺背,惶惶不安。阉党兵部给事中朱童蒙上疏弹劾邹元标与冯从吾,诬其清议朝政,“培植党羽”。天启二年(1622)九月,冯从吾上疏力辩,他在《疏》中说:“臣壮岁登朝,即与杨起元、孟化鲤、陶望龄辈立讲学会,自臣告归乃废。京师讲学,昔已有之,何至今日遂为诟厉?”(冯从吾.冯恭定全书:续集卷四)十月,冯从吾连上五疏,以夙病突发,日渐危急,不能供职为由,请告归里。十一月,冯从吾由京归陕,途经伊洛之间,见云浦学会复兴,王惺所讲于陕州、吕维祺讲于新安、张抱初讲于渑池,心里非常高兴,“过其地,俱赴会大讲。”(冯从吾.冯恭定全书:续集卷三)。

  据《吕明德先生年谱》记载,天启二年,时任验封司郎中的吕维祺先生在新安休闲。时值朝野排挤正学,先生乃毅然以倡明斯道为己任,创七贤书院,祀“伊洛七贤”,同时,修复云浦讲会,与云浦众弟子大会于川上书院,与李缉敬、吴鹿友建“伊洛大社”,观者达万人以上。十二月,冯从吾途经新安,与吕维祺相晤,会讲于云浦川上书院,吕维祺将此次会讲的语录辑为《川上会纪》。是日,微风披拂,天寒欲雪。与会者除冯从吾、吕维祺外,还有从吾先生之门人孙绳祖、杨道兴及其子冯嘉年、其孙冯湛若,吕维祺舍弟吕吉孺、吕维袺同诸生数十余人在会。冯从吾曰:“人多言不踰矩,是我每如此便了,惟圣人则从心所欲。此言不是離却从心所欲,便用检点,便有不到处,便有踰时。”吕维祺先生曰:“我每亦是从心所欲不踰矩,只欠纯耳。若不从心即皮肤上不踰,便假了。”吉孺、维袺问:“不遷怒,不貮过,便是学,抑其先有学乎?”冯少墟曰:“即此是学。”吕维祺曰:“‘‘二不’字,正是好学,離此安得另有学问?”会上还就“性相近习相远”章及“致中和”等问题,作了深入探讨。方夜篝灯团坐,诸生固问不已,问答数端,从吾先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洛阳网 2013-07-30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缃戠珯棣栭〉鍏充簬鎴戜滑鑱旂郴鎴戜滑瀹㈡埛鏈嶅姟鏈嶅姟鏉℃浜烘墠鎷涜仒浼氬憳娉ㄥ唽绔欏唴鍏憡鍏嶈矗澹版槑鎰忚鍙嶉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鍦板潃锛� 娌冲崡鐪侀儜宸炲競閲戞按璺�305鍙� 閭紪锛�450008
鐢佃瘽锛�0371-86663763 浼犵湡锛�0371-86663763 鐢靛瓙閭欢锛歽xhenan163@163.com
璞獻CP澶�11032303鍙�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