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秦始皇嬴政和汉高祖刘邦,曾经在同一天空下生活了四十七年。以自然年龄论,他们是同一世代的人;隔代的印象,应是时代区分割裂人物、历史观念影响历史时间的结果。
多年以来,我一直有一种印象上的错觉,汉高祖刘邦和秦始皇嬴政,仿佛是隔世的两代人。
考究起来,这种错觉的产生,在于我所阅读的书籍和所接受的教育。浏览教科书,翻阅文献论著,秦始皇建立秦帝国,汉高祖建立汉王朝;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天下,汉高祖灭亡秦国再封王侯,二人确是活跃于不同时代的不同历史人物。不过,当我自己著书教人,试着对这两位历史人物作认真的考察时,才发现事情并非如 此。秦始皇生于公元前259年,汉高祖生于公元前256年,他们之间只有三岁的年龄差。秦始皇死于公元前210年,享年五十岁,汉高祖死于公元前195 年,享年六十二岁,他们曾经在同一天空下生活了四十七年。以自然年龄论,嬴政和刘邦是同一世代的人;隔代的印象,应是时代区分割裂人物、历史观念影响历史时间的结果。
在刘邦与秦始皇共生的四十七年间,历史经历了战国和帝国两个时代,七国争雄的余绪延续三十余年而一统结束,秦帝国强暴专 横十余年又濒临崩溃。刘邦四十七岁起兵反秦时,人生已经过去了大半,他的前半生,都是在战国时代度过的;他的人格和思想,与他的同时代人一样,都是在战国末年,由当时的风土人情和时代精神抚育定型的。入秦以来,受帝国时代世风变化的影响,一代人的生活环境和精神风貌有所变迁。然而,秦末之乱爆发,保留在人 们头脑中的战国时代的历史记忆复活,刘邦与同时代的英雄豪杰们一道,恢复战国,复兴王政,承前启后,复旧革新,一同开创了后战国时代的历史局面。
这些年来,有关汉高祖刘邦的传记出了不少,林林总总,良莠不齐。也许是出于史料的限制,也许是受到历史时间割裂的影响,往往是叙述秦末不谈七雄,考察刘邦无视战国,对于深刻影响了刘邦这一代人的战国时代,似乎缺少应有的关注。我从刘邦开始,追述后战国时代的英雄豪杰,探寻他们的踪迹,回首到战国末年的人 情风土。
大凡人发了迹,周围都是利害,真心难见,性情的流露,往往显现在对往事的回忆和对应当中。刘邦对于微时的旧事,是一一记了账的,一顿饭的恩怨,他要报回来,当年难堪受的气,如今要还回去,倒是很有一点天真的人情。
汉帝国的创建者,汉高祖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他的出生地,是属于楚国的沛县丰邑中阳里,也就是现在的江苏省丰县一带。
刘邦本名刘季,出生于一个富裕的下层平民家庭。他的父亲被称为刘太公,母亲被称为刘媪。刘太公,就是刘大爷,刘媪,就是刘大妈,都不是名字,而是下层社 会的俗称。想来,当年都是随便起的名,一、二、三、四排行,鸡、狗、猪、羊别名,或许刘太公和刘媪本来另有不太雅驯的名字,到了儿子刘季发达做了皇帝,旧 名难免丢人现眼,上不得桌面,反不如刘大爷、刘大妈来得洒脱亲切,上上下下挑不出毛病,于是就如此沿袭下来,被写上了史书正史。
刘太公兼顾农商,长于理财置业,在丰邑乡镇上算得上是家境殷实、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为人豁达,睦邻乡里,对于沽酒卖饼、斗鸡蹴球的市井生活情有独钟,日子过得滋润有味,用当时社会的话来说,算是地方上父老一类的人物,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算是生活小康的平民。刘太公有四个儿子,大儿子叫刘伯,二儿子叫刘仲,刘季是老三,另有一位小儿子叫刘交,与三位哥哥不同母,家庭和文化背景有所不同。伯、仲、季,本是兄弟排行的通称,刘伯、刘仲、刘季,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 就是刘大、刘二、刘三,俗气是俗气一点,与刘大爷、刘大妈的家庭背景倒是协调一致。刘大妈去世得早,刘太公是一直活到高帝十年才去世的,沾儿子的光,加了 太上皇的封号,很享了些晚年的清福。
大哥刘伯是老实本分的人,勤劳耕作而家境不乏,很得刘太公的喜爱和厚望。刘伯死得早,留下了大嫂 和儿子刘信单独生活。青年时代的刘季,游荡厮混,不务正业,常常带领一帮狐朋狗友到大嫂家混饭寄食。事多人杂,次数多了,难免惹得大嫂讨厌心烦。于是某 天,当刘季一帮人又吆三喝四地跨进大嫂家院门时,只听得一阵洗锅声传出来,宾客朋友们纷纷散去。刘季扫兴,进屋一看,锅中尚有饭菜,知道是大嫂使的坏,从 此怨恨大嫂,不再往来。刘季发迹做了皇帝以后,对于其他兄弟亲戚都有王侯的封赏,唯独对大哥家没有表示。
后来,刘太公直接向刘邦提及此事,刘邦怏怏说道:“并不是我忘记了,实在是大嫂当年不地道。”经太公一再说情,刘邦终于碍不过一荣俱荣的亲情,追封大哥刘伯为武哀侯,以刘伯的儿子刘信继封为侯,不过,侯名很特别,叫作羹颉侯。羹者,锅中饭菜也;颉者,用勺刮锅也。羹颉侯,就是饭菜刷锅侯,光亮亮的行头,偏要给你撕个露丑的口子,安了 心忽悠人。大凡人发了迹,周围都是利害,真心难见,性情的流露,往往显现在对往事的回忆和对应当中。刘邦对于微时的旧事,是一一记了账的,一顿饭的恩怨, 他要报回来,当年难堪受的气,如今要还回去,倒是很有一点天真的人情。
二哥刘仲同大哥刘伯是同一类型的人,也是勤苦耕耘,小康殷实。 刘伯死后,太公将刘家的希望,自己未来的依托,寄望在了刘仲身上。刘季起兵后,刘仲没有跟随出去,一直留在老家侍候供养刘太公,大概后来也同太公、吕后等 一同被项羽扣押于军中做了人质,很是受了些苦,直到高帝五年,楚汉和谈成功才被释放。刘邦做了皇帝后,刘仲改名刘喜,被封作代王,酬谢他看家养老的功劳。
刘喜生产持家是个本分人,实在不是做国王的料。代国在现在的山西省北部,邻近匈奴。刘喜做了代王不到一年,匈奴兵打来,他就弃国逃到首都洛阳。虽说没有 被深究定罪,做国王是不合适了,经过赦免,降级封为郃阳侯,衣食租税,安安稳稳地在领地上过日子。刘喜于惠帝二年死去,比刘邦多活了两年。刘喜碌碌一生, 没有什么值得多说的事,他的儿子刘濞,就是景帝时期掀动七国叛乱的吴王,在历史上却是声名昭著,这已经是后话了,我们将来再来细谈。
幼弟刘交,有字称游。刘交与刘伯、刘仲、刘季不同母。他的母亲,大概是刘媪死后太公续娶的妻子,比刘大妈有文化,人也年轻得多。或许是母方的因素使然,刘交名字不俗,也有字号,他在务农置产上没有可以称道的事情,却是好书法,多才艺,兴趣和才能都在文化艺术上。
刘交年轻的时候,广泛交游,与后来成为著名学者的穆生、白生、申公等人一同在大学者浮丘伯的门下学习,直到秦始皇焚书时方才散去。浮丘伯,是战国末年大 名鼎鼎的学者荀子的门人,学识广博,尤其精于《诗经》之学,在学术史上也是有地位的人物。刘交比刘邦要年少得多,他死于汉文帝元年,已经在刘邦死后十六 年,他大概要比刘邦小十岁以上。
四兄弟中,刘交与刘季习性相近。刘季起兵后,刘交一直跟随在身边,在三哥身边进进出出,充当联络内外的机要秘书,最为亲密。刘邦做了皇帝后,刘交被封为楚王,延续青年时代的喜好,以礼贤下士、奖励学术著称,这已是后话。
刘邦出生的神话,应该是司马迁在当地采访时听来的民间传说。在表面荒唐的传说后面,是否也隐含着未知的历史真实,留待后来的历史学家去解读?
刘季的母亲刘媪去世得早,有人说是死于刘季起兵反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