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的传奇故事
2013/2/22 10:58:34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汉高祖刘邦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众多第一:第一位由平民登上帝位的皇帝;第一位在短时间(七年)内统一天下的皇帝;第一位实行郡国并行制的皇帝;第一位善于利用宣传战打击政治对手的皇帝;第一位善于夺取政治制高点造成政治优势的皇帝;第一位创作楚声短歌的皇帝,其《大风歌》被誉为“千古人主第一词”。那么,刘邦到底是什么人呢?《大风歌———王立群讲高祖刘邦》全面展现了这个传奇皇帝的经历、个性和思想。
传奇不止一个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刘邦出世,大幕开启。这位后来的布衣天子拥有着五大传奇:一是出生传奇,二是喝酒传奇,三是婚姻传奇,四是面相传奇,五是经历传奇。
出生传奇:刘邦的出生十分奇特。在《史记•高祖本纪》《汉书•高帝纪》里都说,刘邦不是他父母的亲生骨肉,而是刘母(刘媪)当年在一个大湖旁休息时,不知不觉睡了过去,做起了春梦,梦里和一位神仙哥哥醉舞流云。当时天空雷电交加、天昏地暗,刘邦的父亲太公见刘媪还未归来,便前去寻找,竟看见一条蛟龙伏在刘媪身上盘桓。回家后,刘媪就怀上了孩子,这孩子便是刘邦。
刘邦出世之后,长得倒挺像条“蛟龙”:鼻梁高挺,颈项颀长,美须飘逸,左边大腿上还有七十二颗黑痣!
喝酒传奇:年轻时刘邦嗜酒,可总没钱买。没钱买不等于喝不到,刘邦有他自己的办法:赊!他向开酒馆的武负、王媪两位女老板赊酒。喝醉了,就躺在酒馆里呼呼大睡。武负、王媪常常看见熟睡的刘邦身上隐隐约约有一条龙在盘桓,异常惊讶。更令人不解的是,每次刘邦在她们两家赊了酒,这一天的生意往往都超好。到了年底,她们也不向刘邦要酒钱,还将之前的酒债一笔勾销了。
婚姻传奇:刘邦的结发之妻叫吕雉,她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吕后。她是刘邦下世之后,汉朝政坛上的女一号,和武则天、慈禧被合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女主。吕雉因何会嫁给刘邦?这事儿也充满了传奇。
刘邦在沛县泗水当亭长的时候,沛县县令的老友吕公举家移民而来。吕公本来是单父县(今山东单县)人,这次是为了躲避仇家而逃到沛县来的。县里的乡绅、官吏听说县令的好友来了,都赶来凑热闹喝酒。主持宴会的萧何宣布说,凡置备礼金不够一千钱的只能坐在堂下。刘邦是当亭长的,平日和县里这些官吏们自然混得忒熟,也来凑热闹。他进门后递了一张帖子,上面写着“贺钱万”三个大字,实际上他一个子儿也没掏。
吕公看了“贺钱万”的帖子,大吃一惊,赶紧起身到门口相迎。这位吕公善于看人面相,刘邦这一进屋,他立马被其非凡气宇所震撼,言语举止间格外敬重刘邦。
萧何知道刘邦一个子儿没拿,还是让他进了堂屋,但萧何心中有点担心刘邦惹出是非,于是赶紧进屋打了个圆场:刘邦好说大话,不能成事,大家别太在意。
酒过几巡,见众人都有点喝高了,吕公便用眼神示意刘邦散场后留下来。刘邦会意,耐心地候到散场。吕公对刘邦直说道,我这个人从年轻时就喜欢给人相面,被我相过面的人也不计其数,还从来没有哪个人有你面相这么好的,希望你多多珍重。我呢,有一个女儿,希望她能成为你的妻子,一辈子侍奉你。刘邦本来只想吃顿霸王餐外带混几口酒喝,这可好,白吃白喝一顿不说,还用三个字换回个老婆。天下竟有这等好事,刘邦自然是一口应下。
谁料吕公的夫人死活不同意这桩婚事,她抱怨吕公说,你常说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个“贵人”,沛县县令和你关系那么好,他来求婚你都不答应(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为什么这么轻易地就把女儿许给了刘季(刘邦无名,兄弟以伯、仲、季为名)?吕公只是说,这不是你这个妇道人家能明白的事情,最终还是执意将女儿嫁给了刘邦。
有人会问,刘邦面相好,将来可能成大事,吕夫人应该也知道啊,干吗反对这桩婚事?《汉书•高祖本纪》中的“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两句,一直以来都有三种理解:一是沛县县令本人向吕公提亲;二是“沛令”为自己的儿子向吕公提亲;三是“沛令”为他人之子向吕公提亲。到底是哪一种其实并不重要。不过,从沛县县令求婚或者提亲一事看来,吕雉绝不是“剩女”,她的婚姻是正常的,吕雉此时的年龄应当不足二十岁。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他和吕雉所生的儿子刘盈出生于公元前211年,刘盈出生之时刘邦已经四十六岁。刘盈还有一位姐姐鲁元公主,鲁元公主如果与刘盈相差两三岁的话,吕雉生鲁元公主之时刘邦应该已有四十三四岁。那么可以推算一下,刘邦和吕雉结婚时应当是四十二三岁了,而吕雉应当不到二十岁。古代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即使门不当户不对,那男女双方年纪总得差不多吧?连岁数也差那么大,怪不得吕雉她娘不同意。一位已到不惑之年的小吏靠“贺钱万”三个字,白赚了一位妙龄少女为妻,不能不说是天下奇闻一件啊。
面相传奇:上面讲刘邦的传奇婚姻时已经涉及他与众不同的面相。刘邦当亭长时,常常得回家种田,因为那时候底层的“公务员”薪俸并不高。吕雉也得带着儿子、女儿下地一起干活。有一天,一位老人偶然经过,向正在地里干活的吕雉要水喝。吕雉让老人喝了水,还招待老人吃了饭。老人吃完喝完,看了看吕雉的面相说,“夫人天下贵人”。吕雉一听,赶紧让老人“相两子”。老人看了看吕雉的儿子刘盈说:“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又让老人为女儿相面,老人说,也是贵人。
老人刚走,刘邦回来了,吕雉就把老人的话告诉了他。刘邦一听,马上问,走多长时间了?吕雉说,时间不长。刘邦马上去追。追上老人后,便问起刚才听闻的话。老人回答说:“夫人、婴儿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刘邦一听,兴奋地对老人说:“诚如父言,不敢忘德。”后来,刘盈在刘邦下世后继位,史称“汉惠帝”,姐姐就是鼎鼎大名的鲁元公主。当年那位预言刘邦一家大福大贵的老人始终未再露面。
经历传奇:一年,亭长刘邦奉命押送一批犯人到骊山修秦始皇陵。当时,征发到骊山修秦始皇陵的刑徒被称为“骊山徒”。刘邦一行人出发没多久,就有“骊山徒”开始逃跑。走到丰邑西边的大湖“丰西泽”时,刘邦押送的“骊山徒”已逃亡过半。“丰西泽”仍属沛县境内,离骊山还远得很哪。刘邦心想,按这么个逃亡速度,到不了骊山,这些犯人就都跑光了,到时候自己这个亭长肯定是吃不了兜着走的!依照严苛的秦律,只有死路一条。与其到骊山去送死,不如自己也逃吧。就这样,刘邦一不做二不休,在“丰西泽”把剩下的“骊山徒”全放了,还对他们说,你们走吧,我也就此消失了。刘邦的纵徒之举得到了剩下的“骊山徒”们的盛赞,有十几位壮士反倒表示愿意跟着他干。就这样,刘邦带着这些人在芒砀山正式落草了。
关于刘邦“丰西泽”纵徒的确切时间,史料中尚无记载,史学界有人推测此事应该是发生在始皇三十五到三十七年间。总之,事发于秦始皇晚年就对了。
“丰西泽”纵徒之后,刘邦和随行之人一块儿喝了场酒,然后找落草之所。经过湖边时,刘邦让一人到前面探路,那人回来之后说,前面有条大蛇挡着路,过不去。刘邦醉醺醺地说:“壮士行,何畏?”然后走过去拔出佩剑,挥剑将大蛇斩为两段。又走了几里地,刘邦酒劲儿越发上头,便靠在路边睡了过去。后面的人赶上来,看见一个老太太在哭。问她哭什么,老太太只说:有人杀了我孩子。众人又问她:您儿子为什么被杀?老太太说:我儿子是白帝子,化为一条蛇,挡住了赤帝子的路,结果被赤帝子杀了,所以我哭。听老太太这么一说,大家都感到很奇怪,有人认为老太太在胡说八道,想打她,老太太竟突然消失了。刘邦醒来以后,大伙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刘邦一听,内“心独喜”,而那些跟随他的人也对他敬畏起来。
刘邦在芒砀山落草之后,吕雉和其他人常常来找他,神奇的是居然每次都能找得到。刘邦觉得奇怪,询问吕雉。吕雉说:你在的地方上空总有一团云气,只要循着这股云气找,就一定能找到你的。刘邦听后,心里一阵暗爽。此后,这件事渐渐传开来,沛县的年轻人听说了,便有很多人表示愿意跟随刘邦。
应该怎么看待
刘邦的传奇
我们现在看到的所有历史记载都是史学家们筛选整理后所记录的。刘媪与龙相合而生刘邦的故事在司马迁那个时代相当盛行,而且被西汉政府所认可。当然,这个美丽的传说只是自我神化以威慑天下的骗局,它和刘邦酒后睡着身上浮现龙形的谎言都在影射说他刘邦是真龙天子。
在中国古代典籍里,明确记载的感生说人物共有七例:其一是炎帝,其二是黄帝,其三是颛顼,其四是尧,其五是舜,其六是禹,其七是刘邦。这七位都不是一般人,在中华民族历史上都有着崇高的地位。特别是炎黄二帝,他们被称为华夏民族的共同始祖。尧、舜、禹则是古代的圣人,七人中就只有刘邦是个开国皇帝,这证明刘邦与始祖炎黄二帝、圣人尧、舜、禹一样,皆为非凡之人。司马迁的《史记•高祖本纪》便采用了这种说法。
话说回来,刘邦神化自己究竟源于何时呢?是起于称帝之后,为了威慑天下?还是起于隐匿芒砀之时,为后来的造反服务?我个人认为:关于出生传奇的故事产生于刘邦称帝之后的可能性比较大;面相奇异之说,《史记》是有些记载的,但是这些记载并不能证明刘邦命就那么好;吕公相面嫁女一事也值得斟酌,吕公如果真有那么高超的相面之术,他对两个女儿吕雉和吕媭婚姻的不同做法就令人费解了。
据《史记•樊哙传》记载,樊哙是一位“以屠狗为事”的卖狗肉的屠夫,他的妻子是吕公的二女儿吕媭。樊哙这么一个卖狗肉的屠户也娶到了吕公的女儿,而历史文献并没有记载樊哙的面相也属于贵不可言之类的。吕公总不能给大女儿找了个大福大贵之人,二女儿就马马虎虎嫁给个卖狗肉的屠夫吧?樊哙后来的确因追随刘邦而功封舞阳侯,但吕公当年嫁女之时,是绝对想不到这小子还能有这出息的。可见,吕公避难沛县的时候,其实只是想赶紧在沛县安顿下来,于是两个女儿一个嫁了刘邦,一个嫁了樊哙,均为当时的社会底层人物。没想到后来竟都成了气候,当皇帝的当皇帝,当大臣的当大臣,其实都是时势所造,哪是看面相能看出来的呢!所以,关于吕公相面嫁女的传说大可不必深究。
说到刘邦的面相,真会让吕公如此惊为天人吗?估计也不大可能。如果不是因为相面,那吕公凭什么就看中了刘邦呢?我认为:“吕公大惊,起,迎之门”的重要原因是刘邦“贺钱万”那三个字!谁能在这种场合拿出一万钱来喝个份子酒呢?不可能!吕公作为远逃异乡躲避仇家的人,看中的正是刘邦这种当面忽悠人还面不改色心不跳的从容与胆略。
刘邦靠一点小伎俩进了堂屋,坐了上座。入席之后,毫无羞怯之态,还一个劲儿地戏弄在座的其他客人。你想想,能够拿出一千钱以上的会是些什么人?肯定个个都是县里的大腕儿。刘邦能浑水摸鱼到这程度靠的是什么?胆略!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参加宴会的人对他都非常熟悉,知道这位泗水亭长不是个省油的灯。
至于要水喝的老人为刘邦、吕雉和两个孩子相面的故事,有两种可能:一是确有此事,二是富贵后的附会。假如真有此事,老人是出于感谢还是真会相面,这也很难说。老人从吕雉那儿得了水喝,还意外地得到一顿饭,自然要说点好话。这类好听话我们现代人也常说,其中有多大的可信度,我们也不言自明。不过这件事倒是给了刘邦极大的信心。如果是富贵后的附会,那就和龙种之说一样,既是炫耀,也是对他人的威慑。
赤帝子斩白帝子的故事显然太玄幻,斩蛇可能会有,但赤帝子斩白帝子简直是瞎掰。可这种玄幻故事对刘邦来说很实用:一是能搞得人人都怕他,二是让刘邦自命不凡。
那么,“丰西泽”纵徒又是个什么性质的事件呢?有人说是刘邦自觉反秦的开始。真是这样吗?《史记•高祖本纪》有一条明确记载:“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说的是,秦始皇认为东南有天子气,于是采用巡游的方式以压制这股气。刘邦觉得这可能是指自己,便“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这句话清清楚楚地表明,刘邦是“亡匿隐”在芒砀山中。所以我们可以确定,“丰西泽”纵徒事件纯属意外,使得刘邦偶然被迫走出了体制,也正因为如此,秦末首义者是陈胜,而不是刘邦。刘邦隐匿逃亡的唯一原因是犯了法,而且是死罪。至于秦始皇认为“东南有天子气”,“东游以厌之”,应该也是胡诌之词。如果刘邦在被卷入秦末大起义之前就有目的地对自己进行艺术包装,那也只是一种示威的手段,为自己撑撑腰壮壮胆而已,并不是意味着在为反秦大起义作什么准备。
我们看刘邦身上的各种传奇,都有哪些值得回味,其一,制造舆论争取认同;其二,自我暗示,强大内心。这时候的刘季,已经开始向刘邦“变形”。【原标题:汉高祖刘邦传奇】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时间:2011-3-23
责任编辑: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