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诸葛亮为何躬耕南阳(2)

2013/7/4 14:50:34 点击数: 【字体:

其政治观点可以不一样,甚至水火不融,但在诸葛亮的评价上没有争议,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我们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康乾盛世都有争议,但对诸葛亮这个人物的评价从古至今,口碑一致。时势造英雄,英雄又改变了时代。如果没有诸葛亮,就没有三国这段历史,也就没有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和南北经济、文化交流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代唐代。

  二月河(著名作家):南阳是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移民城市。秦设三十六郡,迁天下不轨之民于南阳。不轨之民就是指手工业者、小知识分子、破落贵族、不安分的自由民,实际上是一次早期的精英聚会。这次精英聚会造就了南阳的文化优势。南阳处在长江流域文化板块和黄河流域文化板块的中间,南北文化在此交汇,形成复杂的文化特色。文化厚重比不上洛阳、西安、开封,但文化的复杂性在全国首屈一指。先秦时期,南阳已是交通枢纽,两汉时又是科技重地、重工业基地(冶铁业)和政治文化中心。东汉时,南阳又成为刘秀的“老干部基地”,“王侯将相,第宅相望”,“驱车去弄马,游戏宛与洛”,足见南阳地位之高。因此,当时南阳在全国乃至在全世界都是顶尖的城市。南阳特殊的历史环境产生了张仲景、张衡等世界级名人,吸引诸葛亮来到这里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当时还没有科举制度,推荐与选拔相结合。如果没有南阳这种政治环境,没人推荐,没人选拔,怎么可能到中央做官。诸葛亮有志于安天下,有志于有所作为,必然选择南阳这样好的平台、好的环境。

  我们现在讨论诸葛亮躬耕地问题,要用唯物史观,从更高的层次看待这个问题。不能只为名,也不能只为利,要为中国历史文化作贡献。发展旅游业,树立文化品牌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提高全民文化修养,提高全民族对文化认知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讨论诸葛亮这样的历史名人与南阳的关系,要把南阳的地域文化特点结合起来,从更高层面理解诸葛亮“躬耕于南阳”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对南阳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诸葛亮为何躬耕南阳

  王震中(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从南阳历史沿革及南阳在历史上的地位上来分析一下诸葛亮选择在南阳定居的原因。南阳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人杰地灵,自然风光与文化交融在一起,留下许多文化资源,在全国都是独特的。

  南阳建郡始于战国后期,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初设南阳郡,郡治在宛,就是今天的南阳市,这点已非常明确。南阳为什么称为南阳,也很明确。古代命名地名的传统是水之北、山之南为阳。山指南山,即今天的伏牛山;水指汉水。南阳位于伏牛山之南,汉水之北,因此称南阳。当时南阳郡与南郡划分时,是以汉水为界,汉水之北称南阳郡,汉水之南称为南郡,在历史上很明确。因此,历史上南阳的地理沿革很清楚。

  秦汉时期南阳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史记·货殖列传》和《汉书·地理志》都说到南阳“宛,西通武关,东受江、淮,一都之会也”。南阳是天下名都,宛就是南阳郡治所在地,即现在的南阳市。战国、秦汉时,南阳的军事、政治地位非常突出。汉代南阳是兵家必争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又是光武帝的“帝乡”,地位仅次于洛阳,政治上具有特殊地位。春秋战国时,南阳就是楚国最著名的冶铁中心,《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秦代魏,迁孔氏于南阳,大鼓铸,连车骑,游诸侯,因通商贾之利。”战国至秦汉时,宛是冶铁和手工业重要基地,《盐铁论》说宛是“富冠海内”、“天下名都”之一,有全国最大的冶铁遗址。因此,从春秋战国到西汉,南阳的经济实力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文化上,南阳汉画像石是全国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规模最大。汉画反映出南阳当时的经济发达和贵族云集的程度,更加证明了南阳汉文化的灿烂和独特。由于南阳有这样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位,才产生出范蠡、张仲景、张衡等历史名人,才吸引诸葛亮到南阳躬耕。

  诸葛亮一生,辉煌光彩的地方很多,南阳作为他的起步地,决定了他的政治走向,是他实现抱负和理想的起点,是他人生最浓重的一笔。诸葛亮当年躬耕南阳,不是所谓的隐居,不是一般意义上在战乱时期像陶渊明一样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隐藏起来,而是他为后来大展宏图作充分准备。他定居南阳,是他看准了南阳是一个政治、军事信息的汇集地,能够掌握多方势力的发展走向,有利于他学习谋划和对整个国家形势的分析。因此,南阳决定了诸葛亮一生的事业,正像《草庐对》所说的那样,未出茅庐,已定天下三分。

  诸葛亮有着伟大的政治抱负。这种抱负不是在刘备三顾草庐时突然产生的。他的智慧,他的政治、军事才华是他在南阳搜集各种信息、情报和综合分析的结果,与他选择南阳密不可分。如果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光有智慧,没有可供分析的资料、信息,他就无法掌握全局,也就无用武之地。他的这种选择跟他当时的政治抱负和后来的成就都是一体的。

  诸葛亮的智慧和人格魅力在中国历史上备受尊重,在中国人心目中占有非常重的地位,被当作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在历史文化中,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代表,历朝历代,地不分南北,人不分党派,只要是中国人,对其推崇和敬仰都是一贯的。而南阳的另一个历史名人范蠡,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杰出的奇人、奇才,被称为“千年一陶朱”。范蠡的历史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兵战,范蠡协助勾践复国;二是商战,功成名就后,激流勇退,隐姓埋名,下海经商,成为商业巨人。

  诸葛亮和范蠡有一定的可比性,如他们的智谋和南阳对他们政治生涯产生的影响。但有些地方是无法比的,如范蠡的辅佐勾践、忠心越国,就不能跟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境界比。

  南阳可供发掘的历史人物很多,每个人物都有他的独特性。把这些优秀的历史人物放在整个南阳的历史文化里面,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质和文化追求,形成更好的包含历史文化传统的南阳文化特色,助推南阳文化事业的发展。

  王子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中国秦汉史学会会长):我们从南阳的交通地理形势来看一下诸葛亮躬耕南阳的战略选择。春秋战国时期,以南阳为一端,联系关中平原和江汉平原的武关道已成为秦楚之间的交通要道。由百里奚“亡秦走宛”可推知当时经由南阳通往秦地和洛阳方向的道路都是畅通的。吴王阖闾和伍子胥伐楚也是通过武关道实现的。秦统一战争中,秦始皇以强大的军力控制了武关道,形成了对楚地的严重威胁。刘邦通过武关道先项羽入关,抢先控制了秦政权的重心地带。楚汉之争的最初发生,也是由于刘邦自武关而南阳的军事行动。

  《汉书·地理志下》写道:“宛,西通武关,东受江、淮,一都之会也。”可见,南阳的繁荣,是以优越的交通地理因素为重要条件的。除了控制武关道交通之外,“东受江、淮”所记述南阳与东方和东南方向地域的交通关系,也值得重视。“南阳好商贾”也是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2013年05月27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