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形容我国古代建筑经常用的词儿是“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古建筑的漂亮主要归功于从事彩绘工艺的画匠和工人。在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有这样一家人,他们家从事彩绘已经有五代了,而且一脉传承至今。他们家的彩绘被称为“中原朱氏彩绘”。
4月8日,记者在古建所见到了这家的女主人陈学兰。
陈学兰介绍说,她的丈夫姓朱,叫朱彦林。确山县朱家从事彩绘至少有100多年的历史,从清末至今辈辈有能人,前有朱世显、朱运洪,中有朱培修、朱彦林,现有朱长存,五代单传传承至今。
陈学兰说:她的丈夫朱彦林已经过世,朱彦林7岁学活儿,除了家传绝学,还广投名师,不但在彩绘上造诣深厚,而且在雕塑、壁画等寺庙施工工艺上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比如中岳庙的两位镇殿将军,按民间传统工艺精雕细刻,盔甲衣饰按“九吞十八扎”倒挂金钩、兔耳拆等手法,立体感很强,在全国都是有名的精美之作。陈学兰说:朱家多年来为湖北黄陂木兰山、登封中岳庙、汤阴岳飞庙、淮阳太昊陵、少林寺、白马寺、湖北武当山、郑州城隍庙、浚县大佛等多处风景名胜古建筑进行了彩绘、塑像、上彩等工作,受到了国内古建筑界的高度评价。朱氏彩绘是具有河南地方手法的彩绘艺术,工艺上有自己的一些不传之秘。我有次去武当山干活儿,山上的老道说当年我老公爹去画过彩,留着小辫,印象很深刻。在绘画上根据不同的建筑,彩绘不同的图案,比如说太昊陵主要画龙,女娲庙主要画凤,关帝庙主要画关公挑袍、岳飞庙主要画八大锤等,在绘画工艺上最独特的是“沥粉焊线”,使绘出的图案像浅浮雕一样富有立体感。我国著名古建专家祁英涛见后惊讶地问我在哪儿学的,民间多年不见这种手法了。
朱氏彩绘虽然是五代单传,但到了现代,技术已经不再保密。陈学兰说:不收徒弟怎么干活呀,我不怕教人,学会了也可以出去自己干,只要能保质保量,不砸朱氏彩绘的招牌就行。彩绘是个苦活、累活儿,我在郑州城隍庙画了一年半,眼睛都快看不清了。
河南省古建所设计部主任赵刚说,古建筑彩绘主要是起美化装饰、保护木构件以及划分等级的作用,朱氏彩绘是民间彩画,非常有特色,尤其是“沥粉焊线”手法,省内人能熟练掌握的不多。彩绘这门工艺现在愿意学习的人很少,挣钱比较少,又苦又累气味还很难闻。即便有几个干的,能学到底的也不多,彩绘工人流失很严重,确实需要保护抢救。
陈学兰尽管年事已高,但她近日将带领家人、弟子奔赴江油,从事我省援建的李白故里等古建筑的彩绘工作,她说:这是点名让我们家去的,恐怕别人拿不了这个活儿。□首席记者张体义文记者王建立图【原标题:朱氏彩绘“五代单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