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花甲的钧瓷艺术家杨志先生,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其代表作品有三件:吉祥尊、罗汉炉和荷叶小品《小蝌蚪找妈妈》。尊和炉是钧瓷的传统器形,万变不离其宗,这个荷叶小品是怎样的形状和色彩呢?一个周末,我踏上了探奇之路。
杨志的钧瓷作坊,位于古镇神 的小巷深处。说是作坊,因为在我看来,像钧瓷这样的艺术品,不能与工厂这样现代化、标准化的生产画等号,只有坊间制作并坚持手工艺品制作方法的才符合钧瓷的高贵身份。
杨志的作坊有两进院落。第一进有作品陈列室和大师的居室兼设计室。穿过月亮门进入后院,便是生产区了。这里有制坯间、晾晒间和一座窑、一座炉。窑是按传统工艺烧煤的老窑。炉是烧液化气的,做实验用,现代一点。
在陈列室,帮助杨志摘取大师桂冠的三件作品摆放在不太显眼的位置。但这三个“精灵”却具有超凡的视觉穿透力,使你不由自主地朝着它们走去。第一感觉是,三件器物都保留了钧瓷的传统色彩基调,静静地散发着钧瓷的本真,同时又有一种似有若无的超越色彩的灵性在激发你的联想。我脑海里顿时浮现出屈原《九歌》中描绘的夏启偷窥天女之舞的曼妙和绚丽。那件《小蝌蚪找妈妈》,原来是一个荷叶盘。荷叶本是绿色的,但盘上的绿色所占面积很小,却有一种通体都是绿色的错觉。深色的蝌蚪状的花纹自由地散落盘中,与荷叶融为一体,尽显自然。
过去的事情,杨志已淡然,他跟着我们走,很少开口说话。当走到那件叫做牡丹尊的作品前,大师来了神采,话匣子打开了,一发而不可收。
以牡丹花形入器,把浮雕技术融入钧瓷,都是大师的首创。大师说,现在国泰民安,钧瓷是国粹,应该把这段历史用象征富贵的牡丹表现在钧瓷作品上,让它流传后世。
传世作品,当用传统工艺制作。选料,配方,和泥,手工拉坯,手工雕刻,所有工序都由杨志一人亲自操刀。
烧窑的燃料用煤不用气。入窑到出窑,24个小时,杨志守候在窑门边观察温度变化。入窑前,按传统还放了鞭炮,摆了供果,祭祀了窑神。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那一窑牡丹尊出窑时,像牡丹花一样万紫千红,把人都看呆了。大师像接生一样,冒着窑炉的余热,亲自把器物一件件从窑中搬出,一件件审视,从头看到脚,从里看到外。一窑80多件,无瑕疵的不到10件。“十窑九不成”,这样的成绩已很不俗。杨志让两个儿子把成品搬到库房,把有瑕疵的搬到屋后,噼里啪啦,统统砸掉。飞溅的碎片,让我们看得惊心动魄。
离去的时候,我久久地回望神 。这里有传承历史的典型象征物,一种由瓷器浓缩的地域文化品格,而铸造和传承这种品格的,是一代代像杨志这样为CHINA(瓷器)辛劳并快乐着的人。□郑泰森文图【原标题:钧瓷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