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工艺 >> 浏览相关信息

秦三杰的“绢刻”人生

2013/7/11 11:16:22 点击数: 【字体:


    “做一只蝈蝈大概需要20天时间,经过118道工序。单是一个触须,就得40道工序,须上有很多小刺,拿放大镜才能看清。”昨天上午,在滑县四间房乡三寨村秦三杰老师家里,秦老师拿着他用绢制作的蝈蝈向记者介绍。

  秦老师的绢制品种类主要有蝈蝈、侍女、白菜等十余种,但最拿手的是做蝈蝈,他做的蝈蝈曾在1984年春季广交会上获得金奖。秦老师打开几个盒子,将两只绢制的轻巧的蝈蝈摆在一棵绢制大白菜上时(如图),在场的人不禁眼睛一亮: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这些蝈蝈都是绢制品的话,仅从肉眼观看,无论是其形状、神态、动作、色彩,你绝不会怀疑是假的。

  今年已年过古稀的秦老师说,他的这手“绝活”是祖上传下来的,到他这一辈已是第十一代传人。他于6岁开始学绢刻制作。多年来,他总是左口袋装着剪刀等工具,右口袋装着绢和布料,一有空就做一会儿。后来他有幸到西双版纳体验了4年生活,在原始森林等各处见到的动物植物,回去都画下来做素材。离开西双版纳后他又到了广东潮州凤溪镇的陶瓷美术厂,跟吴维鸿、林鸿喜等大师学陶瓷、雕刻及绘画。1972年他来到上海,在工艺美术公司继续他的绢刻制作,现在上了年纪又回到了家乡,继续制作他的蝈蝈等绢制作品。

  “绢制过程非常繁琐,主要工序有上浆、着色、剪贴、彩绘等。制作时要闭着气,特别要耐性。”秦老师说,绢刻小仙女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每天至少要做5个小时。仙女身上的装饰品,从上到下都是他亲手做的。除了蝈蝈、小仙女外,秦老师还有很多称绝的作品。当他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夹出来几个黄豆大小的红色瓢虫时,其逼真度再次令人叹为观止。

  秦老师说:“在我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最让我引以为荣的是人民艺术家常香玉老师很喜欢我做的‘头面’,硬是要我多做了几个给她。”

  秦老师说,他做的这些绢刻制品并不轻易送人,更不出售,单纯是个人爱好。他所做的作品主要用于收藏,前些年中央工艺美术部还收藏了他的部分作品,不久前他还收到了省博物馆收藏其1000多个绢刻制品的订单。【原标题:秦三杰的“绢刻”人生】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河南工人日报 2013年05月17日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秦竹林:韶华倾负蝈蝈鸣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