绢艺作品讲究“传神”,要求赋绢纱以生命,施丝绸以神灵,一件成功的绢艺作品身上透射出的是艺术家的智慧与个性。
第一次听人介绍起秦竹林先生和他的绢艺作品,心里面打着个问号,没有见到秦竹林先生和他制作的工艺品之前,真不敢相信还有那么精湛的艺术品散落民间。以前也只是从《核舟记》中,了解到我国历史上曾有手工艺人技艺精湛,巧夺天工。不过那是很久远的事情了。直至见到他的绢艺作品,我被深深地折服了。 大缎子、平缎子、绉缎、绫子、纺绸、乔其纱、洋纺……这些再平常不过的绢,一般人也就是拿它们来做衣服穿。然而,在秦竹林先生父子及其孩子的手下,就会变成一只只栩栩如生的蝈蝈、一棵棵鲜嫩的大白菜、一个个妙龄的古代仕女……形成了堪称华夏一绝的“秦氏绢艺”。 秦氏绢艺,是秦氏祖传的技艺。秦氏绢艺作品有人物、有动物、有植物,有花草……,而《蝈蝈白菜》是秦氏绢艺中的代表作品。那绢白菜,如实物大小,白菜叶子蓬松张开,犹如千层牡丹猛一乍开,那么的灵动、隽秀。绢叶片嫩绿中透着黄头,嫩黄中泛着绿意,富有光泽、圆润。你忍不着用手去触摸但会猛地缩回来,担心糙手会拉破叶子;你又会觉得掐一下,说不定能渗出水来;你难免又会觉得那菜叶入口酥脆,无筋无渣,不觉咽口唾沫。见到这件作品,人们会突然觉得“词穷”。离土的白菜会焉,秦氏父子将娇嫩永驻;过季的蝈蝈会亡,秦氏父子将生命定格。难怪国家和省、市博物馆争相收藏他的作品。就连惜墨如金的启功先生在1986年见到了这些作品,也欣然命笔,当即挥毫写下赞美诗句:“蝈蝈鸣声闻千里,大地似锦百财聚。童叟喜取百年乐,咏唱祖国富强曲。” 转眼二十年过去了,2006年4月,花甲之年的秦竹林应邀参加首届中国民间艺术高层论坛大会,其带去的绢艺作品《蝈蝈白菜》一举获得首届中国民间艺术高层论坛金奖;
秦三杰先生用绢制的花鸟虫鱼和人物,木雕、牙雕、玉雕等雕刻类作品都制作得栩栩如生,形态各异。但在这所有的作品当中,秦三杰、秦竹林父子最喜欢的莫过于蝈蝈白菜了。他说,蝈蝈白菜是他们父子极其喜爱的草虫,蝈蝈象征着吉祥如意,历代名人都对它情有独钟,他也希望秦家制作的绢蝈蝈能够给人们带来愉悦。 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和中国民间文化品牌艺术家的秦竹林(图片3),1947年出生于河南滑县。秦竹林从父亲手中接过传承绢艺的大旗时,刚刚20岁。那时,秦竹林刚迈出中学大门,为求一个铁饭碗,应征进了安阳市卷烟厂,成为厂里的一名职工。当时,秦竹林的家庭状况很不好,又值国家经济整体困难时期,温饱难给,遑论艺术。然而秦竹林无法舍弃自己从小就挚爱的秦氏绢艺。秦氏绢艺一向遵从祖训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而他作为秦氏家族的长子,他明白自己肩上的重任。在吃一口白馒头都成为奢望的艰苦情况下,他仍然坚持白天上班,晚上专注于创作,经过数年的艰辛实践,他终于完成了前人无法突破的蝈蝈腿上那些细小倒刺的塑刻和蝈蝈头上软须制作的突破。 “绢艺”要的是细功夫,每一个过程都不可或缺,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精雕细琢。为了能更专注和将更多的时间放到艺术创作上,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秦竹林毅然辞去了烟厂的工作,独自做起了“戏曲头面”的生意。戏曲头面和绢艺是一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工艺,不仅能以此为生,还能够将制作戏曲头面的新技艺手法融会贯通到绢艺中去,互相渗透,取得提高和创新。转眼到了20世纪90年代,戏曲的没落导致秦竹林的戏曲头面生意迅速冷却下去,无以为继。 如果说命运是公平的,那么它给你多少磨难,同样也会给你多少机遇。此时,秦氏绢艺的影响日见扩大,绢艺的收入也已经能够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秦竹林便放弃了戏曲头面的制作,专注于秦氏绢艺的创作。在钻研绢艺技术的放大镜下,秦竹林常常伴着灯光熬到凌晨二三点,锲而不舍地追求着绢艺技术的更大进步。他深深地理解,成功的艺术是上天的馈赠,是生活的馈赠,更是勤劳和智慧的结果。 “高雅的艺术相通于平凡的生活,艺术家要持久地创作出合乎人民大众审美意识的艺术精品,就要积极主动地进行原料的采集积累。”秦老师说,从自己记事开始,他就在父亲的熏陶下学习绢艺。起初,严厉苛刻的父亲让其对绢艺产生过畏惧。而细心的母亲却偷偷将他送出去,师从民间艺人韩学州、陈锦堂学习绘画、雕刻等,这为他以后的绢艺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为了学好、学精绢刻这门艺术,他几乎达到了痴迷状态:坐立行走,手上总是不停事儿,就连晚上睡觉也在琢磨绢艺技巧。一次割草回来的路上,他拿着一只刚抓来的蝈蝈,背着草筐一边走一边观察它的形态、动作、神情,看着看着就入迷了,一不留神,掉进了池塘里,不一会儿,就失去了知觉。多亏在田间耕作的老伯及时发现,将其捞出,放在石碾、牛背上空了半天水,才算捡回了命。
在众多绢艺中,秦竹林尤对蝈蝈情有独钟。为了做好它们,秦家与不计其数的蝈蝈打过交道,数年下来,蝈蝈的一举一动,都印在了秦竹林的脑子里。 一只足可以假乱真的蝈蝈,从绢到绢蝈蝈的距离有多远?秦竹林先生说:“近20天的时间、118道工序,平面布料才能成为立体的艺术品。绢艺使用的绢非常讲究,不同的绢使用起来效果也绝对不同。一只绢蝈蝈通常由6种绢制成,须、头部、身体、翅膀、腿、鳞片材质各不相同。其制作工艺复杂自无法细说,单是须,便有40道工序。它抽自雪白的绢丝,最终却形成由粗渐细,带有绒毛的赭色硬须,且不同的蝈蝈其须各不相同,有觅食的、备战的、喝水的、休息的,须成为一只蝈蝈极好的状态写照。” 为了便于观察,秦竹林家的院子里常常挂着几百只蝈蝈,他从中挑选出形态最美的作为“模特”,再通过绢艺技术对蝈蝈的形象进行提炼和升华。他制作的绢蝈蝈,双眼圆睁,翅薄而透,后腿有力,腿上的倒刺清晰可见,细如发丝的长须骄傲地翘着,就连肚子上的鳞片也细致整齐。用手触摸,其后腿坚硬如铁,肚子虚软,倒抚双须可以感觉到上面的根根绒毛,真正达到了“似真非真”的艺术境界。一次,一位台湾商人郑先生见了秦老师的蝈蝈,就用手去抓,蝈蝈一点不动,疑惑地问:“它怎么不会动?是不是死了?”旁边的人告诉他:“那是只假的,是秦老师用绢制成的。”郑先生还是不相信,当他拿在手中仔细观看后,确信是只假的蝈蝈时竟然大声惊叹:“绝了,真是绝了!” 近年来,秦竹林将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融合,他采用现代仿真电烫工艺,增加了绢制大白菜卷叶加皱的稳固程度,达到了永不变形的完美效果。现代工艺的闪光缎加电烫技术,能够让绢制白菜的叶脉清晰似真,光泽细嫩可爱,色彩过渡相当自然。制作的《白菜蝈蝈》惟妙惟肖,有了一种呼之欲出的灵动,这让秦竹林深刻意识到,艺术,更需要与时代和技术同步,才不会被历史淘汰。 如何才能将秦氏绢艺推向更广阔的天地,一直是秦竹林最大的忧虑。祖训不可违,但事业却需要传承发展。在慎重考虑之后,秦竹林毅然选择了突破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古老传统,他不仅让自己的儿媳、女儿走上了绢艺制作的道路,还成立了秦氏绢艺文化研究所和滑县秦氏绢艺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收了很多来自四面八方的热衷于绢艺的人为弟子,打开了绢艺制作的大门。 “蟾宫折桂需勤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探索和打磨,秦竹林的绢艺制作水平日臻完美,逐步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制作的绢艺作品构思巧妙,结构严谨,讲究“气、韵、味、趣”,气正、韵高、味厚、趣雅,给人自然真实之感和美的享受。作品屡获国家大奖,被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农业博物馆等数十家博物馆永久收藏,行销到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韩国、香港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深受港台及海外收藏家们的喜爱。 为鼓励文化创新(图片4),推出更多的精品力作,2010年12月9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对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大奖中的河南省获得者进行表彰,共涉及文艺系统的文华奖,鲁迅文学奖,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书法兰亭奖,中国摄影金像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新闻出版系统的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等131个奖项。142位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大奖获得者受到省委、省政府隆重表彰,秦氏绢艺传承人秦竹林因其绢艺作品《蝈蝈白菜》曾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而被列入此次受表彰行列。面对政府的奖励,秦竹林高兴地说:“省委、省政府的奖励,是对秦氏绢艺这项民间艺术的认可,我要把5万元奖金全部用于对秦氏绢艺工艺的研发,将秦氏绢艺不断发扬光大。” 2011年11月23日,由中华慈善总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物学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四届明天会更好慈善爱心书画艺术交流展暨秦氏绢艺捐赠展”在北京皇城艺术馆开幕。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何鲁丽、张思卿,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中国文联副主席罗扬,老将军王定烈、武宏,廖静文、邹佩珠等领导和社会各界名人出席了开幕式。 在第四届展出期间,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安阳滑县“秦氏绢艺”被邀请作专题展出,这也是秦氏绢艺这一民间艺术瑰宝首次走进国家级的艺术交流展现场。 “第四届明天会更好慈善爱心书画艺术交流展”由中华慈善总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物学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共展出书画作品200余幅,包括王琦、廖静文、谢云、邹佩珠等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的书画作品。活动以慈善为目的,筹集的善款将用于捐建慈善小学。秦氏绢艺十二代传人,安阳市政协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秦竹林在开幕式上向中华慈善总会捐赠了曾荣获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的“蝈蝈白菜”,该作品,受到与会领导的和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誉。 秦竹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出了肺腑之言:“传统民间艺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民间艺术,熟悉、热爱民俗文化,让这份传统瑰宝带着爱心传递下去。” 绢艺制作是秦竹林先生的毕生追求,他抱着“搞艺术要是老想着名和利,肯定出不了精品和杰作”的理念,不计名利,执著地进行着绢艺创作。现在,年逾花甲的他,艺术创作又进入了一个新的辉煌时期。 在名声鼎沸的今天,秦竹林先生并不满足自己目前的成果,他说:“艺无止境,追求为高。秦氏绢艺已经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我想在有生之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尽最大力量让绢艺创新、发展,以更精湛的艺术挑战更高的要求,把这一民间工艺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苏宪权,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乡土文学委员会理事,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安阳市作家协会理事,滑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先后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新闻》、《河南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报告文学》、《中国散文家》、《春风》、《岁月》、《精短小说》等60多家报刊发表论文、新闻和文学作品三百多万字,作品有30多篇分别被收入《中国精短小说名家经典》、《中华当代散文大观》、《中国散文精粹》、《2009年度散文精选》、《中原文化大观》、《安阳史话》、《滑县志》等十多种书籍中。出版有《半树槐香的抚摩》等专著,获得国家、省、市奖三十多次。作者:苏宪权【原标题:秦竹林:韶华倾负蝈蝈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