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许昌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许昌

襄城古城墙(上)著名关隘雄姿犹在

2013/12/24 16:11:02 点击数: 【字体:

 
    一座有历史、有记忆的城市,总会让人对它心生敬仰、梦生依恋。襄城县便是如此,这里,横卧着一座全长2297米、承载着2000多年厚重历史的古城墙。明代时,襄城古城墙被称为“中国百关”之一。保存完好的瓮城,在全国极为少见。1997年7月1日,襄城瓮城荣登“万里长城著名关隘纪念封”。

    □东方今报记者

    殷晓章/文图

    ●古城记忆

    上午,巴松龄拿着茶杯,带着孙子来到城墙西门外的杨树林里纳凉。

    这天,襄城县的最高气温达到36℃,而杨树林里,却是凉风习习。在炎热的三伏天,杨树林成了居民们避暑纳凉的一个好去处。

    对于这座蜿蜒于老城区西南侧的古城墙,巴松龄怀有特殊的感情。

    今年76岁的巴松龄,住在城墙根旁,他家的房子被坚实的城墙包裹。

    站在院子里,巴松龄可以触摸到古城墙的风雨,可以仰望城墙上一个接一个的城垛,可以看到瓮城里那一棵棵不甘寂寞、拼命挤长出来的榆树、桐树……

    而在城墙外,他又是一番心境。

    巴松龄的身旁是密集的杨树,枝干高耸,高于城墙。微风拂过,枝叶摇曳,树影婆娑。

    树荫下是丛生的野草,间或有裸露的砖石,这些砖石原本是古城墙母体的一部分,应该是后来修复城墙时遗留下来的。

    巴松龄眼中的古城墙,高大坚固,沉稳挺拔。一块块已经风化和斑驳的砖石,依稀可见岁月留下的印痕。

    西门附近一段城墙的墙基,是用襄城县独有的红褐色条石砌成,上边是青砖。而其他地段的城墙,几乎填满了红条石。墙顶外侧,一字排列着整齐的城堞。

    按说,用红褐色或藏青色砖石筑起的城墙,冷峻峭拔,但如今的古城墙在沉重之余,还有一些鲜活的东西。城墙外侧上端斜长着一些杂树、绿苔和藤蔓等植物,这是时光留给它的另一面。

    而此起彼伏的蝉鸣声,传入耳膜,沉入心底,一如城墙历史的回音。

    ●聚奎楼

    提起古城墙的历史,巴松龄耳熟能详。

    据《襄城县文献录》记载:26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襄城为郑国封地,名“汜”。公元前636年,东周的第六位太子周襄王避其弟太叔带攻占京都(今洛阳市)之难逃奔郑国,居住于汜。周襄王离开95年后,楚灵王始在汜之西北一里筑新城。因周襄王曾居于汜,故命名其城为“襄城”。其后历代屡加修扩。

    现存的城墙,是明代时修建的。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主簿樊叙重修,城墙成为周长六里八十九步、高两丈的方城。东西南北城门各覆一层,城门上分别悬有匾额:东门为“风传东鲁”,南门为“汝水通津、襟山带河”,北门为“展望亲阙”,西门为“眺嵩,西扼陕川”,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这次修建城墙时,因文庙在城墙西南,特地建了一座聚奎楼,原意是通汝河水道,以纳秀气。

    那时,风姿绰约的聚奎楼与古城墙浑然一体。

    聚奎楼高4米多、宽3米多,奎门用红石砌成拱形门洞,门洞直通城墙外侧。门顶为五脊四坡、飞檐挑角的木楼,四檐角分别悬挂叮当作响的铜铃。

    如今,奎门上的木楼早已荡然无存,仅存的奎门也残破不堪。

    解放后,因为河水上涨时顺着奎门灌进城内,人们就把奎门给填住了。

    奎门被堵死后,就慢慢地废弃了。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废弃多年的窑洞,周围长满荒草和杂树。

    ●瓮城

    如今,古城墙的四个城门,仅存西门。与西城门相连的,是一座保存完好的瓮城。

    明万历二十五年,知县李光先让人以砖筑县城南、西、北三面城墙,以防北汝河水患。后为防水防匪,增建了瓮城。

    东方今报记者面前的瓮城,近似半圆形,形状似瓮而得名。瓮城南北长58米,周长约200米,红石奠基,青砖覆面。

    以前,瓮城是守城士兵住的地方。瓮城设在侧面,从而增强了防御能力。如今,瓮城的门也被堵上,瓮城内密布着郁郁葱葱的树木。

    瓮城的城门朝向西南方向,据说是古人按堪舆学建造的。

    北汝河在城墙西边由北往南流去,然后绕了一个大弯自西南方迎面而来,这就是古人说的“得水之地为上等,藏风之地为次等”。

    现在的古城墙,以瓮城为中心向南北蛇蜒,这就是“内城外郭”的建造格局。另外,西城门的两道城门方向还不一致,第一道门朝南,第二道门朝西,墙外有墙,门外有门。

    古城墙南临北汝水,北依陕宛古道,是古代连接荆楚与陕洛的重要关隘。明代,瓮城被称为“中国百关”之一。

    1997年,国内外著名的古长城专家赵爱民等人来到襄城古城墙考察。

    专家们认为:襄城西部是绵延起伏的伏牛山,东部是辽阔无垠的黄淮大平原,从京洛到荆襄,取道襄城应是最平坦顺畅的路线,按照古代的驿道制度,襄城应有一个驿站。

    经过实地勘探和史料考证,他们确定,古瓮城处就是中国最早的古驿站之一,称为“襄城驿”。襄城古城墙的价值不低于郑韩古城,是楚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1997年7月1日庆祝香港回归活动中,襄城瓮城入选国家邮政总局发行的“万里长城著名关隘纪念封”。

    ●永远的标志

    在动荡的岁月里,古城墙下杀声四起,城内风声鹤唳。

    西晋末年,以羯族、羌族、匈奴、鲜卑为主的胡族大举进犯中原大地。胡族军队围攻襄城,襄城太守凭借宽阔的护城河和厚墙高城,苦守数月。后,襄城太守之女突围而出,搬回援军,大破敌兵,留下了一段佳话。

    可是再坚固的城墙,也抵挡不住肆无忌惮的攻打。

    项羽攻襄城,三日不下,既下,屠城三日。

    明崇祯年间,李自成破襄城后弃城东走,旋又回攻襄城,活捉陕西三边总兵汪乔年,就在西城墙外,当众处死了汪乔年。

    就这样,始建于春秋,成规模于汉代,魏、晋、唐、宋年间的古城墙,明清时期历经修葺,最后成了一座长5公里,高7米,宽5米,垛口1944个的宏伟壮观的城墙。

    解放后,随着城市改造,部分城墙被毁。现存的古城墙全长2297米,高6.5米,宽5米。

    近年来,襄城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城墙进行了开发性修复,城墙顶硬化成宽5米的水泥路面,恢复了城垛,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如今,古城墙成了襄城县的一个地理标志。

    到了襄城,不游览古城墙,将是一件憾事。

    它把襄城的历史碾压在厚厚的夯土层下,砖石上刻满了古城的沧桑。古城墙2000多米的距离,走到头只需半个小时,而它却承载了襄城2000多年的历史沧桑、商业繁华和城市变迁。

    而规划中的襄城县古城文化游览区,又将给古城墙带来新生。【原标题:襄城古城墙(上)著名关隘雄姿犹在】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东方今报 2013年08月09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